開國少將劉永源(1913——1998),河北廊坊文安縣人。開國少將郭卓辛(1912——1984),河北廊坊安次人,開國少將李靜(1918——2001),原名李景澧,河北廊坊文安縣人,開國少將文擊,1918年生,河北廊坊霸縣人,原名劉樹堂,開國中將孫毅(1904——2003),河北廊坊大城縣人,畢業于河南陸軍軍官學校。
1、為什么廊坊的東北人那么多?
各種原因造成的,有東安市場賣門市房的時候鼓勵帶戶口,有木材市場賣木材的,有先鋒機械廠和3532等軍工廠搬遷過來的但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居住地的條件不太好,但他們和其他城市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太一樣,別的地方的人即使在外面工作或者做生意,大多數都是心里面惦記著自己的家鄉,有機會總想著還是回老家生活發展,可是大部分東北人確是不回去了。
2、廊坊的名將有哪些?
在廊坊的名將中,今天介紹5位共和國的開國將領,他們永遠是廊坊人民的驕傲,孫毅:開國中將孫毅(1904——2003),河北廊坊大城縣人,畢業于河南陸軍軍官學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粵贛軍區第22師參謀長,軍委教導師參謀長,政治保衛團參謀長,紅3軍團教導大隊大隊長,紅1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過贛州戰役,第四、五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戰時期,曾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冀中軍區參謀長,晉察冀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參加過晉察冀邊區1944年攻勢作戰。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晉察冀軍區第7縱隊司令員,河北省軍區司令員等職,參加過勝芳保衛戰,為解放北平開辟南部戰場,新中國成立后,曾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華北軍區副參謀長,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等職。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劉永源:開國少將劉永源(1913——1998),河北廊坊文安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1軍團第1師2團營長,紅29軍255團政委等職,參加過反“圍剿”和長征,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2團營長,警備4團團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松江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第4野戰軍44軍131師師長等職,
參加過遼沈、平津、渡江、海南島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第一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沈陽軍區副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郭卓辛:開國少將郭卓辛(1912——1984),河北廊坊安次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5軍團第13軍第38師政治部秘書,紅30軍第89師第267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等職,
參加過反“圍剿”和長征。抗戰時期,曾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營政治教導員,山東軍區獨立第1旅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魯中軍區第3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第2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徐州警備區政治部主任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華東軍區炮兵政治部主任,南京軍區炮兵政治委員,安徽省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靜:開國少將李靜(1918——2001),原名李景澧,河北廊坊文安縣人。抗戰時期,冀中軍區第4軍分區獨立2團營政治教導員,第9軍分區24團政治處主任,36區隊政治委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察冀軍區第2縱隊6旅政治部主任,第67軍200師副政治委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67軍副軍長,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海軍舟山基地司令員等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文擊:開國少將文擊,1918年生,河北廊坊霸縣人,原名劉樹堂。抗戰時期,曾任晉察冀軍區直屬獨立炮兵營政委,延安炮兵學校大隊政委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軍區炮兵縱隊第2團團長,東北軍區炮兵第1指揮所參謀長,東北炮兵司令部炮兵1師師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志愿軍炮兵司令部炮兵1師師長,志愿軍炮兵指揮所副參謀長,濟南軍區炮兵司令員,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