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河南人包括河南裔保守估計也有一兩百萬。眾所周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河南發生大災害,大批河南人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從居住區逃難到陜西各地,留在西安的人不少,主要集中在西安市的東北角,火車站周邊,自強路、二馬路、解放路、西閘口一帶(就是現在正在修整的火車站北廣場)。
1、在西安的河南人多,還是在鄭州的陜西人多?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在西安的河南人包括河南裔保守估計也有一兩百萬。在鄭州的陜西人你恐怕想湊夠一二十萬都難,鄭州本身就是一個千萬級人口大市。更是一個近億人口的省份首府,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生存壓力巨大。本省人想融入鄭州都極為艱難更何況你個外地人,再說了除了做生意和有正式工作的西安人會去鄭州外。普通西安人誰是腦子壞了嗎?跑到鄭州去謀生?同樣是外出謀生去哪不比鄭州強,
2、古代陜西人,是不是河南人搬過去的?
《國語·晉語》中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今陜西關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陜西關中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炎黃起源于黃河上游渭水流域。事實上,華夏原始部落就是從渭水流域由西向東起源、遷移和發展的,故陜西是炎帝和黃帝的故里,
3、為什么現在西安還有好多祖籍是河南的?
我認為原因如下:一、歷史原因:眾所周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河南發生大災害,大批河南人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從居住區逃難到陜西各地,留在西安的人不少,主要集中在西安市的東北角,火車站周邊,自強路、二馬路、解放路、西閘口一帶(就是現在正在修整的火車站北廣場)。二、繁衍生息,開枝散葉:大批河南人進入西安,在城墻下面挖洞棲身,也在鐵道邊搭建茅草棚子居住,
西安當時是大后方,沒有戰火之苦,生活相對穩定。牛大1942年孤身一人從河南許昌逃荒到西安,在小東門城墻根居住,平時做點小生意,買瓜子、糖人。混了幾年覺得西安不錯,環境也熟悉了,于是回老家娶了媳婦,帶來西安,還將自家弟弟牛二、牛三帶到西安。解放后牛大回河南給牛二、牛三分別領來媳婦,牛大來西安起早貪黑,掙了一點錢,買了一個小房子,媳婦來了,幫忙做飯,有了一兒一女。
沒過幾年媳婦死了,牛大又回河南娶回第二房媳婦,二房媳婦又給牛大生了六個兒子一個女兒,加起來,牛大就有七個兒子,兩個女兒,牛大一直沒有正式工作,啥掙錢就干啥,將七男兩女養大成人,都在西安成家立業,妥妥的西安市戶口。牛二來西安后借老大的錢,加上自己掙的錢買了一個汽車(嘎斯車),跑運輸,后來公私合營進入一家企業,干到退休,
牛二的河南媳婦,身體不好,生了兩兒一女,都是西安市民。牛三來西安當了幾年兵,退伍進了一家運輸公司當司機,運輸公司搬到漢中,后來又搬到銅川,牛三一家在銅川安家,牛三有三男三女,牛大以一己之力,帶來了整個家族。最早孤身一人,到兄弟三人,然后從老家娶媳婦,添人進口,繁衍生息,一代一代,牛一代兄弟三人加媳婦六人,牛二代十八人加媳婦、女婿三十六人,牛三代人數眾多,牛四代數量也龐大。
4、河南鄭州,陜西西安,浙江嘉興,哪個地方的戶口含金量最高?
生活在嘉興的海寧市有七年了,感覺這個地方蠻不錯的,首先說說這里的環境,這里的人素質挺高的,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基本上見不到隨手扔垃圾的現象,都是扔垃圾桶,街道上干干凈凈,每條馬路都有人打掃;其次說說文化,有很多文人墨客,著名的金庸,王國維等等,文化氛圍很好,熏陶的每一個角落;再說說經濟,有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嘉興,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第四地理位置,是連接上海和杭州的必經之路,是蘇州南下寧波的咽喉之地,交通很便利,高鐵和高速網四通八達,離上海/杭州/蘇州/寧波都在一小時路程范圍之內,坐公交直接用支付寶刷二維碼;第五福利也很好,只要你工作在嘉興達到了規定的年限,按照當地的政策,孩子讀書等都不是問題,不說別的,去醫院掛號看病都比在老家便利,咨詢臺的護士有禮貌,親身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