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對于進攻天賦不足的山東男籃也是一個巨大的補充,賽爾登將會承擔起山東男籃大部分的進攻職責,擁有無限開火權的韋恩塞爾登將會成為山東男籃的大殺器。老將楊鳴將是山東男籃后衛線的極大的補充,也可以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下賽季,韋恩塞爾登的加盟會提升山東男籃的戰績嗎只要韋恩塞爾登正常發揮,山東男籃的戰績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1、在山東男籃是核心后衛,為何到了奧運會,高詩巖卻十分拉跨呢?
拉垮還談不上,今天對陣比利時的比賽中,高詩巖的表現還是可以的,一次突破上籃得分,命中一記三分球,還拼下了一次關鍵的籃板球。不過整體來說,高詩巖的表現的確不好,甚至是隊中最大的弱點,至于原因,我覺的有以下幾點:?新規則的適應性不佳雖然都是籃球運動,但是在規則和一些比賽細節上還有很大差距。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比賽用球不同,3V3籃球比賽用球為重量510-550g,圓周70-71cm的“6號球”,而標準籃球比賽的用球是重量600-650g,圓周75-76cm的“7號球”,
這對于常規籃球運動員來說是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的,而高詩巖參加3V3籃球集訓也不過只有1個多月的時間。除此之外,在計分方式、進攻時間、攻守轉換方式等一些細節上也有很多不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三人籃球的吹罰尺度要寬松很多,有一些在正式比賽的犯規動作,在三人籃球里也就是正常的對抗。?場地縱深小,不適合后衛型球員高詩巖是一名后衛球員,在CBA以頑強的斗志和兇悍的拼搶著稱,
除此之外,高詩巖的技術特點就是身為后衛的速度和突破。但是3人籃球的場地較小,根本沒有任何突破的縱深,而且高詩巖的啟動速度也算不上出色,而且即便比高詩巖快的后衛,也基本上沒什么突破的空間,因為在較小的空間內很難擺脫出突破空蕩。想要在外線持球殺到籃筐下面,那么就只能依靠隊友的掩護,或者利用身體硬抗了,?身高劣勢太明顯,對誰都是錯位防守這屆奧運會胡金秋是唯一一個身高過2.1米的球員,但是平均身高也都在2米左右。
高詩巖的身高只有1.86米,讓他去對位身高2米,且體格強壯的歐美球員,那簡直就是以卵擊石,打過“半場”籃球的朋友都知道,在水平差距不太大的情況下,高個子就是“半場”的“主宰”。這和打“全場”有很大的區別,小個子球員的靈活和速度根本沒有任何發揮空間,?結語大家對于高詩巖入選三人籃球奧運名單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他是摘桃子的,好有說他走后門的,我只能說你們心里太陰暗了。
2、身高不是中國男籃內線的標準!山東男籃2米18中鋒選擇背打,對手卻紋絲不動,尷尬么?
不尷尬,想必題主說的是山東隊的朱榮振頂李原宇沒頂動吧。這要是能頂動才尷尬了呢,李原宇何許人也?朱榮振啥身材。不用猜肯定是頂不動的,但是在比賽中朱榮振也送給了李原宇兩記大帽,砍下了14分6個籃板3個蓋帽其中兩記蓋帽都是送給李原宇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是論頂的話周琦恐怕連萬圣偉也頂不動。題主所說的這個鏡頭出現在剛剛結束的CBA常規賽山東隊對陣四川隊的比賽中,
當時山東隊的年輕中鋒朱榮振,在內線背身拿球。準運球往里鑿一下,頂了兩次對手紋絲未動,回頭一看原來是李原宇的防守。題主所說的尷尬,在我看來在正常不過,并不是什么尷尬的鏡頭。二人的身材本身就有差距,朱榮振的身高2米18,李原宇身高只有2米06.雖然朱榮振身高優勢不小,但是二人的體重差距也不小。李原宇本身就是力量型球員,
學生身材的朱榮振頂不動他太正常了。我們看球不能只看一個鏡頭,本場比賽朱榮振甚至可以說是山東隊取勝的關鍵點。他在出場僅僅22分鐘的時間里,就得到了14分6個籃板3次封蓋,不僅有內線的霸氣扣籃,還有外線的三分遠投。進攻手段是非常豐富的,他在第一節的防守中連續送給李原宇大帽。身高臂展的優勢盡顯,朱榮振是一名未來可期的球員,調教好了他要比陶漢林好用。
所以先不要看扁這名年輕人,關于選材的身高問題。個人感覺,打籃球選身高高的一點問題都沒有,籃球畢竟是一個向上的運動,身高和臂展到啥時候都是一個先天的優勢,我們選材的問題不在于身高,而是天賦和球商的重視程度不夠,再有就是基本功不扎實。大個子忽視練習基本功和球性球感才是很多球員看起來,不夠靈巧、笨拙呆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