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縣級事業單位,就不要談什么前途。其他絕大部分人在縣級事業單位都會面臨下面的窘境,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從縣級事業單位跳出來,走上更高平臺,工作幾十年,到手三兩千,這就是中西部地區縣級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現狀,我在市區事業編單位的工資待遇我去年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考入到中部某地級市事業單位,單位屬于市直事業單位。
1、小縣城的事業單位待遇怎么樣?
小縣城事業單位級別主要有:管理崗10級,管理崗9級,管理崗8級,管理崗7級。不同地方工資待遇不同,經濟發達的工資待遇高,經濟發展一般的工資待遇稍微低一些,以我們中部小縣城,珠三角、長三角為例,說說事業單位工資情況。數據不完全準確,僅供參考,①我們中部19縣小縣城。全年加上公積金、年終績效考核獎等,管理崗9級6.5萬,管理崗8級副科7.6萬,管理崗7級正科8.8萬,
相同級別的,事業編大概是公務員的0.88倍。②珠三角某直筒子發達市鄉鎮(相當于縣城),全年加上公積金、年終績效考核獎等,管理崗9級15萬,管理崗8級副科17.5萬,管理崗7級正科19萬。明顯比我們19線小縣城高很出太多,③長三角某發達市鄉縣城。全年加上公積金、年終績效考核獎等,管理崗9級17萬,管理崗8級副科19萬,管理崗7級正科21萬,
高于珠三角,主要是長三角發達縣城比較多,產業比較均衡。④東北、西北、西南這幾個地區與我們中部小縣城工資差不多,西北地區稍微低一些,東北地區稍微高一些,但相差不大。小縣城事業單位主要有:各類公辦學校、醫院、縣防疫檢疫站、縣道路運輸事務中心、縣公路事務管理中心、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規劃所、縣城市執法中隊、縣教育管理中心等單位,
2、大佬們,請問縣級事業單位有沒有前途?
選擇縣級事業單位,就不要談什么前途。談前途,傷心!縣級事業單位有沒有前途?不可否認,有!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從縣級事業單位跳出來,走上更高平臺,其他絕大部分人在縣級事業單位都會面臨下面的窘境:第一,工資低。工作幾十年,到手三兩千,這就是中西部地區縣級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現狀,東部發達地區相對會好點,但整體對比公務員,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當然,如果走專技崗評了中高級職稱會高點,但畢竟是少數,第二,提拔慢。縣級事業單位級別高點的最多正科,比如縣融媒體中心,多數是副科設置,一個單位就那么一兩個科級干部,其它的干一輩子也就是個科員(九級職員),談前途未免有點多余,可能有的人會說,不是還可以評職稱嗎?沒錯,是可以評職稱,問題是拿到職稱也不一定能聘上。
按照1:3:6的職稱崗位設置,縣級事業單位中高級職稱職數非常有限,一個十幾二十人的單位,最多也就六七個中高級職稱崗位,僧多粥少,根本不夠分配,走職稱路線,很多時候也行不通。縣一級機關事業單位,總體來說受層級影響,發展空間都比較有限,有心到這一層級單位工作,就不要考慮太多前途的問題,要放平形態,扎扎實實干,努力干出點成績,以后才可能有機會走上更高層次的崗位。
3、事業單位縣級工資為什么比市級少呢?
同級的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不論市縣還是省級部門,其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執行國家標準,也就是所謂的“國標工資”,工資待遇是一樣的,區別主要在津補貼、績效工資和年終獎勵等方面,而這一部分收入直接與地方財政收入掛鉤,不同經濟水平財政收入不一,自然存在收入差異。市級事業編普遍高于縣級是很正常的事,以本地為例,管理七級在市一級扣除五險兩金和30%績效后每月到手大概在3800元左右,扣除的30%績效每季度核發一次大概2300多元,平均到每月差不多800元,相當于每月實際拿4600元左右,一年是55000元。
另外年終參照公務員有一筆增量績效,金額23000-35000不等,管理七級大概可以拿到28000-30000元,意味著全年可以拿到8萬多元,算上雙邊公積金2萬出頭,一年全包收入10萬多元,同級正科級別,在本地多數縣區每月到手收入算上績效工資最多拿到4300元,年終增量績效一般在一到兩萬之間,意味著比市里一年要少拿一兩年,對于拿死工資的上班族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