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筆者覺得廣州最值得推薦的景點其實不是這些,而是“沙面”。可能大部分外國游客對“沙面”并不熟悉,更不知道這個“不為人知”的地方是5A級景區。甚至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具歐洲風格的地方。沙面其實是一個島,原名石翠洲,是珠江沖積島,位于廣州西南。一百多年前,這座小島曾是法租界和英租界,十幾個國家在島上設立了領事館。現在沙面是廣州最休閑的景點之一。
5、沙面公園有什么景點沙面公園景點:廣州沙面白天鵝池清朝時是英法租界。解放后,它被用作許多國家的僑務辦公室、海關和領事館的所在地。像廣州這樣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中的一個小島,彰顯著它的與眾不同,寧靜祥和。廣州荔灣區沙面島環繞珠江的白天鵝池,是珠江三段的交匯處。它接收西北兩江之水,但潮汐平緩,淤積不烈,江面遼闊,煙波蕩漾,景色秀麗宜人。
花船極為華麗,一字排開,道路用木板、鐵釘連接,全部鋪外國錦氈,疑似陸上。船上海鮮美食,音樂劇團,歌舞,各種風情。每當明月升起,晚潮升起,公子哥兒們就在這里流連忘返,徹夜歌唱。花船失火后,被燒光,昔日風光不再重現。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后,沙面成為英法租界,白天鵝池成為帝國主義軍艦炫耀的場所。在南碼頭上,修建了一座名為“青瓦亭”的方形亭子,供外國人上下船。
6、去廣州沙面,有什么特色景點值得參觀的?沙面有著與廣州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圍和生活節奏。因為島上實行交通管制,所以不存在交通擁堵、廢氣污染等問題。像歐洲的一些小鎮,路邊有很多咖啡館、餐廳、酒吧,人行道上擺滿了雅致的小桌椅。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式建筑,其中新巴洛克風格、仿哥特式風格、券廊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中西結合風格的特色建筑42座,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式建筑。
2.沙面街54號樓:原為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文藝復興建筑風格,高四層,二樓外墻用柱砌至三樓,西南樓建圓頂屋頂的亭子。3.沙面街48號的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建筑,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周圍的走廊都是拱形的,外墻刷著水洗石米。4.沙面街14號路德會天主教圣母教堂:規模雖小,結構簡單,但總比入口建筑模仿哥特式要好。
7、廣州沙面附近有哪些景點?廣州沙面島是廣州的標志性建筑,歐洲建筑師可以在這里打卡。這里有繁華的街區,很多游客會在這里購物,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沙面有什么好玩的?讓我們來看看!沙面是一個歷史悠久,充滿異國情調,風景優美,適合散步的地方。以前的廣州租界,有很多西式建筑,都是租界建筑。相比上海外灘的英倫厚度,這里的建筑要小很多,門面也不是很高。有西班牙小鎮的感覺,融合了廣州的元素,感覺很親民。
可在廣州火車站乘坐823路公交車(坐11站),在市中醫院下車,步行約110米到沙面島。2.從廣州站打車:共5.9公里,費用18元(費用僅供參考,不含過路費和過橋費)。3.乘坐地鐵1號線到黃沙站D出口對面立交橋下,出站后步行10分鐘左右。沙面島歷史上曾是英法的租界,鴉片戰爭后割讓給英法列強。所以這里很多建筑都有明顯的歐式風格,是一個適合閑逛拍照的文藝之地。
8、廣州沙面旅游景點怎么樣沙面,曾叫石翠洲,因是珠江沖積的沙洲而得名沙面。沙面是廣州重要的商埠。歷經百年,已有十幾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資銀行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開業,廣東海關會館和廣州會館在沙面成立。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留下了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總理等偉人的足跡。沙面成為中國近代史和租界史的縮影,沙面島上的歐式建筑形成了獨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館”。
沙面主要景點:1。天主教的路德圣母院是法租界的一座建筑,原名沙面天主教堂,因園南圣母山原建筑而得名。它是由過著宗教生活的法國駐廣州領事館的信徒建立的,2.廣東外事博物館廣東外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地方外事博物館。它位于廣州沙面南街20號,這是一座建于1890年的巴洛克式建筑。原為民國時期法國駐廣州領事館,是沙面建筑群中的A級文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