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不是固定的,有多有少,每個地方都有所不同,但是大概都是差不多了,結婚不能拿彩禮來說事,不能鋪張浪費,要以婚姻為主,不能拿錢把婚姻交換,意思意思就行了,如果婚姻建立在金錢上,可能會影響以后生活,幸福婚姻不是建立在彩禮上,要相親相愛才是一家人了,你要問開封當地彩禮多少,俺還真的說不準了,還是去找個開封姑娘問問吧,或者你取個開封姑娘看看吧。
1、在開封市區結婚,你覺得收多少彩禮合適?為什么?
感謝邀請!結婚索要彩禮,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事情!各地有各地的風俗,至于多少?根據情況而定,高點上百萬,低點根本不花什么錢,具體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這得看個人能力和自身條件而定,一般情況下,男方兄弟比較多一點的,面臨著要平分父母的財產,這時女方索要的彩禮相對性要高點,而對于獨生子女家庭,無形當中索要的彩禮肯定要低出許多。
對于身體殘疾的男方,在迎娶新人之先,肯定要付出一大筆的彩禮!因為絕大多數女性看中的只是他的錢財,而不是它的品相。你說不是嗎?當今的社會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沒有錢絕對不能,這也造就了人們在婚姻當中,將對方的財產和金錢放在首位,至于感情只能慢慢相處磨合,最終是否幸福!只能靠自己的命運。所以說禮金也就差了他們婚前的主要部分,
2、農村結婚辦酒席,普通的莊鄰,禮金多少錢合適?
說起來中國的酒席文化,那真是源遠流長。特別是紅白事,必須辦個酒席,要不然事情就不圓滿,說到酒席就不得不提份子錢,中國人比較尊崇“禮”,參加親戚鄰居的酒席總不能空著手去吧?怎么也要表示一下。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家的經濟水平、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物價也是突飛猛進的增長,像以前幾元、幾十元的份子錢已經成為歷史,
就拿我們本地來說,村旁鄰居最低標準也是200元,雖說講究的是禮尚往來,即便是以前別人來你家出的是100元,現在也自動把禮金增加到了200元,不知不覺的就認為最低份子錢就是200元。最主要是辦酒席成本也高,而且我們這還是吃3天,少了確實拿不出手,對于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也不用太過糾結,不管隨多少份子錢,都是出于自己的一份心意。
3、開封結婚彩禮有多少?與其他地區有什么不同?
彩禮不是固定的,有多有少,每個地方都有所不同,但是大概都是差不多了,結婚不能拿彩禮來說事,不能鋪張浪費,要以婚姻為主,不能拿錢把婚姻交換,意思意思就行了,如果婚姻建立在金錢上,可能會影響以后生活,幸福婚姻不是建立在彩禮上,要相親相愛才是一家人了,你要問開封當地彩禮多少,俺還真的說不準了,還是去找個開封姑娘問問吧,或者你取個開封姑娘看看吧?,
4、小舅子結婚,身為姐夫禮錢該拿多少呢?
這個得看自己的家庭情況和當地習俗吧,一般請客送禮金當地都有一個基本數目,不會太少,大多人也都能負擔,像我們娘家過生日,結婚,新屋落成,這些請客,一般的親戚都是送禮200,關系親近的就送的多點。我娘家姐妹4個,還有一個弟弟,二姐結婚的時候,大姐夫給了爸媽2000的禮金,后來我結婚的時候,大姐家正好生完孩子不久,經濟條件差點,大姐夫給禮金1000,二姐夫給禮金2000,以后我妹妹結婚,我準備的是給2000禮金,早就準備好了,以后再根據自己家里的經濟條件,如果好的話就加一些,不好的話就算是借錢也得給1000,因為再少真的就不用回娘家了(我自己不好意思),至于以后弟弟結果,情況也出不多,我們家雖然爸媽一定要生個兒子,但在對待男女上,爸媽還是不偏心的,我們家就是一般的農村家庭,
5、在農村,結婚能收20多萬份子錢的家庭能算得上大戶人家嗎?
份子錢,在農村是個普遍而現實的,日常生活中繞不開的話題,作為半個農村人我談談。份子錢,在我農村老家叫做“人情錢”,即所謂“人情來往”,你不來,我不往;我不去,你不來,一般都是親戚朋友鄰居之間互有往來,但是“人情錢”也叫“人情債”,你今天收了別人家的人情錢,明天或后天必須得還給人家;沒還的總是惦記著還,很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