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你只有轉了公務員副科,才有了當領導的味道,才能進入領導視線,干事創業的成就與你在事業單位截然不同。不信請看下面武漢在職公務員爆料的工資待遇吧,武漢人現身說吧,第三年后帶公積金是絕對有的,今年第四年,去年的時候我的全部收入(工資 年終 補助)≈13w,公積金合32400.加起來16w .就來打雜的普通科員。
1、武漢公務員難考嗎,待遇怎么樣?
說實話,很難考!現在各地的公務員招考相對正規,也很嚴格,競爭很激烈。但武漢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很香啊!不信請看下面武漢在職公務員爆料的工資待遇吧!1.坐標武漢,2016研究生畢業入職基層街道辦,工作四年副科實職,正在走正科程序,月工資到賬4100元,年底有文明創建績效之類的獎金,根據每個單位的考核結果是優秀還是立功來定所發額度,
(圖)2.武漢基層公務員一般到手年薪(算各類補貼,獎金)大概是9-15萬之間,不同級別的部門,不同職能的部門有差異。大體上非公檢法主城區都在十一二萬,公檢法15萬左右,監獄系統18萬左右,遠城區自己看地區gdp,經濟好的區11萬左右,差的10萬左右,3.目前在武漢市直機關。入職的第四年每月的固定工資3200元左右,另外車補每個月550元,
每年綜治獎,文明獎,補貼獎金之類的雜七雜八的加起來8萬多。公積金每月3000左右,這就是全年陽光收入。4.武漢人現身說吧,第三年后帶公積金是絕對有的,這里坐標江夏鳥不拉屎的街道。今年第四年,去年的時候我的全部收入(工資 年終 補助)≈13w,公積金合32400.加起來16w .就來打雜的普通科員,連四級主任科員都不是。
我所知道的江岸區,武昌區和我一同進來的法檢單位的小伙伴去年最少拿了18(公積金我沒問,你可以推算),這些都是沒啥職級的小蝦米,看過自己科長的工資條,公積金5200.你自己想吧。法檢單位只高不低,5.2016年7月入職,2018年7月入職滿兩年,遠城區,2020年7月調整后公積金每月3538.56,畢業工作剛好四年,公積金累計11萬,這個月開始還房貸。
2、區直事業單位,公積金差不多800,管理九級,有必要做下去嗎?
事業單位,區直機構(是省級嗎,你是廣西的,自治區和城區可不一樣),工作地方在農村,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我猜你是水庫移民局系統的在職人員,現在統一改水庫和扶貧異地安置中心,級別副廳,下設分支事業機構,實行雙重管理,主要職責是進行庫區管理,宣傳水庫和移民安置政策,剛畢業能進入省直事業單位,實話實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這從你的公積金扣繳比例就知道了,你個人扣800,按12%的比例計算,你應發工資已經超過6000,加上養老、職業年金、醫保等五險兩金的扣繳額,按最高的30%計算,你到手工資也有4200,管理九級能夠拿到4200,已經超過了全國80%的同行業人員,工資待遇不低了,更何況,這還不包括下鄉補貼、值班補助等,你這種崗位工作在農村,要下鄉,應該也要輪班值守,可以按規矩拿補貼,也是一筆收入。
我的建議是你先做下去,你的單位是廳級機構,平臺不低,工資待遇也很不錯,工作應該也很輕松,唯一的不足是在鄉下,工作性質有點單調,要耐得住寂寞,這對年輕人來說是挑戰。反過來看,其實也是好事,磨一下自己的性子,利用空閑時間多看點書,學點東西,或者培養一門興趣和技能,完全沒有問題,這樣的話,進可以利用工作平臺,干出成績爭取進入領導視線,盡快提拔改變現狀,退可以備考公務員或者其他更好的事業單位,工作、選擇兩不誤,豈不是更好?。
3、是留在區直事業單位干副科好還是去鄉鎮轉公務員好?
39歲,城區事業單位副科,兩年后有機會去鄉鎮轉公務員,去不去?我的意見是:去,理由有三:第一,去了可以轉身份,工資待遇和職業空間都會大大拓展。在城區事業單位任副科,雖然是領導,可因為不是公務員,沒有車補,也沒有鄉鎮補貼,年終績效也不如公務員,幾項收入加起來,一年滿打滿算要少兩三萬塊錢,而且,轉了公務員提拔空間相對更大,進可提正科實職,回城區機關或繼續在鄉鎮都可,退有職級并行,照樣可以拿到正科甚至副處的待遇,這些你在事業單位都不可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