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主對奴隸擁有完全的所有權,包括生殺大權,可以讓奴隸做任何事情;農奴制的概念是隨著農奴制產生的,農奴從農奴主那里得到一塊土地,俄國農奴制改革廢除農奴制,農奴成為“自由人”,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農奴是封建制度下深受剝削和壓迫的農業生產者農奴制。
農奴和奴隸的區別在于,奴隸是奴隸社會的主要生產者。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自由和權利,被奴隸主視為“說話的工具”和私有財產。隨意買賣,屠殺。農奴是封建制度下深受剝削和壓迫的農業生產者農奴制。占有少量勞動工具,屬于農奴主。可以與土地一起買賣、抵押或轉讓。世世代代農奴主的土地強迫勞動。
奴隸,為奴隸主工作而沒有人身自由的人。奴隸主對奴隸擁有完全的所有權,包括生殺大權,可以讓奴隸做任何事情;農奴制的概念是隨著農奴制產生的。農奴制下封建領主或農奴主占有土地、山嶺、草原、河流等大部分生產資源,部分占有農奴。農奴從農奴主那里得到一塊土地。作為代價,他們必須無償耕種領主的土地,承擔各種勞動,交出大部分勞動產品。
1861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實質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對農民的雙重勒索和掠奪。俄國農奴制改革又稱俄國1861年改革,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社會改革。19世紀中葉的俄羅斯依然頑強地保存著野蠻落后農奴制。農民的人格和自尊被無情地摧毀。他們整天免費為地主干活,甚至被抵押為貨物。大量的勞動力被束縛在莊園里,資本主義工業發展所必需的勞動力缺乏來源。因此,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遠遠落后于西歐國家。俄國農奴制改革廢除農奴制,農奴成為“自由人”,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巨額的土地贖金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金錢。俄羅斯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1861年的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同時,1861年的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對俄國社會的后續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民主革命仍然是俄羅斯社會發展面臨的歷史性革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