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上海 > 嘉定區 > 小學數學大綱,小學數學總復習提綱

小學數學大綱,小學數學總復習提綱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6-05 05:59:51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小學數學總復習提綱

休息好,考場上正學發揮就可以了

小學數學總復習提綱

2,小學數學16年紀教學大綱越詳細越好

六年制小學 一 年 級 (每周4課時) 教學內容 (一)數與計算 (1)2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數數。數的組成、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加法和減法。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 (2)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數數。個位、十位。數的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 (二)量與計量 鐘面的認識(整時)。 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三)幾何初步知識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直觀認識。 (四)應用題 比較容易的加法、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五)實踐活動 選擇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例如根據本班男、女生人數,每組人數分布情況,想到哪些數學問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數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現在教課程標準
www.pep.com.cn
教學大綱?早成新課程標準了。實在不知道全國還有沒有沒實行的地方。
http://www.pep.com.cn/ 人教版的

小學數學16年紀教學大綱越詳細越好

3,急需要小學數學各年級的教學大綱

小學數學一年級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每周4課時) (一)數與計算 (1)2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數數。數的組成、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加法和減法。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 (2)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數數。個位、十位。數的順序、大小、讀法和寫弗激締刻郫灸惦熏定抹法。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 (二)量與計量 鐘面的認識(整時)。 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三)幾何初步知識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直觀認識。 (四)應用題 比較容易的加法、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五)實踐活動 選擇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例如根據本班男、女生人數,每組人數分布情況,想到哪些數學問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數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加法和減法的關系。熟練地口算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加減法兩步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認識鐘面,會看整時。認識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愛護人民幣。 6.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 7.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急需要小學數學各年級的教學大綱

4,小學數學復習提綱

小學總復習指導提綱: 一、總復習的內容和目標數的認識 ① 理解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能按要求寫數和讀數。 ② 會比較數的大小,能把幾個不同類的數按要求排列。 ③ 會改變計數單位進行數的改寫;會用四舍五入法取一個數的近似值。 ④ 理解小數、分數、百分數間的聯系和區別,會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 ⑤ 理解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移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⑥ 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會約分和通分。 二、數的計算 : ① 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的計算法則,能口算,會筆算。 ② 掌握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會靈活應用關系進行驗算。 ③ 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步驟和方法,會計算兩、三步計算的混算式題。 ④ 掌握運算定律和性質,能靈活應用定律或性質進行簡便計算。 ⑤ 會使用小括號和中括號,會列綜合算式解兩、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⑥ 掌握整除和除盡的關系,理解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區分質數、互質數、質因數,會分解質因數,會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兩、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三、比和比例 : ① 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寫出兩個數(量)的比,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② 掌握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能進行三者之間的相互轉換。 ③ 知道比例尺,會按比例分配,會解答有關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④ 理解比例的意義,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組比例、解比例。 ⑤ 掌握正、反比例的判定方法,能判斷兩個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會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 四、代數知識 : ① 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般數量關系。 ② 會用數字代替字母,然后求式子的值。 ③ 明確等式和方程的關系,會解簡易方程,會檢驗方程的解。 ④ 會用字母表示要求的數,列方程解已知含求的文字題和逆向思考的應用題。 祝你成功!

5,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哪些可以教哪些不可以教

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小學階段課程計劃中規定的培養目標,《新大綱》對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做了適當的調整。  (一)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  《新大綱》在第三部分“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的開頭,明確提出了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概括地說可以分為三條:第一,符合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因為義務教育是每個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其基本任務是使兒童、少年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不能過多,教學要求不能過高,應使全國大多數學校絕大多數學生打好必要的數學基礎,而且負擔不重。第二,要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社會需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同時是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這里特別強調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趨勢很重要,因為義務教育是為培養21世紀人才打基礎的,其所選擇的教學內容就要保證是進一步學習現代科技所必需的,以不致落后于形勢的發展。例如,隨著現代計算工具的廣泛使用,就應該精簡大數目的計算和比較復雜的四則混合運算;隨著科技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應適當加強百分數的實際應用。第三,注意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新大綱》明確提出,“考慮到我國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和學校條件的不同,在確定必須教學的最基礎內容的同時,適當安排一些選學內容。”這是小學數學的一項重要改革,既便于使全國大多數小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又有利于充分發揮條件較好的學校或班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培養現代化建設人才打下更好的基礎。  此外,選擇教學內容時還注意了義務教育的整體性,使小學和初中既有分工又能很好地銜接。  (二)選擇和調整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  主要有以下幾點:  1.精簡大數目的計算和四則混合運算。如筆算加減法強調以三、四位數的為主,一般不超過五位數;筆算乘、除法以乘數、除數是兩位數的為主,一般不超過三位數乘三位數和相應的除法;珠算只學加減法,中、高年級適當加強口算。四則混合運算以二、三步的為主,一般不超過四步。降低筆算的要求,加強口算,以及在較高年級教學現代計算工具的使用,已成為世界各國小學數學教學的共同發展趨勢。《新大綱》在這方面的措施與國際改革的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2.刪去一些不十分必要的或者比較難的內容。例如,求三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用處不大,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能解決約分問題就可以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初中還要學習,小學可以不教;組合圖形的面積、體積較難,初中也只出現很簡單的,也可以不教;繁分數用處不大,計算比較復雜,而且中學已刪去繁分式,故也可刪掉。  3.有些內容適當降低要求,或只列知識點,不作基本要求。例如,循環小數實際用處不大,主要是為初中學習有理數做些準備,積的變化主要是為學習小數乘法做好準備。這些《新大綱》都只列知識點,不作基本要求,也不作考試內容。此外,在低年級教學一些簡單圖形的直觀認識,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激發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因為后面還要進一步學習,所以也只列知識點,沒列入教學要求。  4.簡化應用題,加強與實際的聯系。現行大綱和教材中教學的應用題比較復雜,步數也較多,教學用的時間也較多。為了使學生容易接受,適當減輕學生負擔,《新大綱》中規定,整數、小數應用題不超過三步,分數應用題以一、兩步計算的為主,最多三步(只限比較容易的)。其次,強調培養一般的解題能力,通過1—3步應用題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常見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題的分析、解答以及檢驗的方法。這樣,即使學生遇到未見過的不大復雜的問題也能解決。此外還強調,應用題應注意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5.適當安排選學內容。主要安排有以下幾項:  (1)乘除計算的簡單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廣泛的應用,有時還可以用來檢驗筆算和用工具算的結果,看大數目是否有錯誤。近年來許多國家的小學數學增加了估算的內容。  (2)三角形的內角和。  (3)組合圖形的面積(只限兩個圖形的組合)。  (4)比較容易的四步應用題。  (5)球和球的半徑、直徑的初步認識。球是生活中常見的形體,增加球的初步認識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也為學習其他學科(如初中自然地理中的認識地球)做一些準備。  (6)使用珠算較多的地區,也可以多學一些珠算。  《新大綱》中在選學內容的前面都標有“*”,并說明不作共同要求,也不作考試內容。對教學應注意的問題提得更明確,有針對性 現行大綱的第四部分對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已做了較有指導作用的說明。《新大綱》總結了近年來教改經驗,在現行大綱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充實,使之更加明確,有針對性。特別是注意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提出了要求和建議。
現在教課程標準

6,四年級數學復習提綱

四年級數學復習提綱(第二至第六單元)1. 1.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2. 2. 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經過n點,每3點不在一條直線上三角尺,可能畫n×(n-1)÷2條直線。3. 3. 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4. 4. 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可以組成一個角。(P17)5. 5.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6. 6.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圓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注: 1.寫角度時,不要忘記寫上角的度量單位“度”或“°”來表示。2.畫角時,要求標出度數。3.用三角尺畫角時,要留下作圖痕跡。4.熟記兩個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P19。5.角的分類(會畫直角、平角、周角)P221周角=2平角=4直角7. 7. 量角和畫角是要注意,中心對頂點三角尺 紅環,零線對一邊,再看另一邊。8. 8. 1小時,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度,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9. 9. 方位圖中有8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每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是45°。第三單元 混合運算1. 1. 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如果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應從左往右計算;如果含有加減法和乘除法應先算乘除法船用三角尺,再算加減法。2. 2. 在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里面的。第四單元 平行和相交1. 1. 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相交)2. 2. 畫平行線應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畫,二靠,三移,四畫)3. 3.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4. 4. 畫垂線應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5. 5. 點到直線之間垂直線段最短。從一點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6. 6. 兩條平行線之間所有的垂直線段的長度相等。第五單元 找規律1. 植樹問題其實就是間隔問題,它不僅僅局限于植樹,生活中的跨樓梯、鋸木頭、擺花、敲鐘等問題,都可以用植樹問題的思路去解答。2. 主要公式:⑴兩端都不植樹:棵數=段數-1四年級數學復習提綱(第二至第六單元)1. 1.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2. 2. 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經過n點,每3點不在一條直線上三角尺,可能畫n×(n-1)÷2條直線。3. 3. 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4. 4. 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可以組成一個角。(P17)5. 5.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6. 6.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圓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注: 1.寫角度時,不要忘記寫上角的度量單位“度”或“°”來表示。2.畫角時,要求標出度數。3.用三角尺畫角時,要留下作圖痕跡。4.熟記兩個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P19。5.角的分類(會畫直角、平角、周角)P221周角=2平角=4直角7. 7. 量角和畫角是要注意,中心對頂點三角尺 紅環,零線對一邊,再看另一邊。8. 8. 1小時,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度,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9. 9. 方位圖中有8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每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是45°。第三單元 混合運算1. 1. 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如果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應從左往右計算;如果含有加減法和乘除法應先算乘除法船用三角尺,再算加減法。2. 2. 在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里面的。第四單元 平行和相交1. 1. 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相交)2. 2. 畫平行線應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畫,二靠,三移,四畫)3. 3.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4. 4. 畫垂線應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5. 5. 點到直線之間垂直線段最短。從一點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6. 6. 兩條平行線之間所有的垂直線段的長度相等。第五單元 找規律1. 植樹問題其實就是間隔問題,它不僅僅局限于植樹,生活中的跨樓梯、鋸木頭、擺花、敲鐘等問題,都可以用植樹問題的思路去解答。2. 主要公式:⑴兩端都不植樹:棵數=段數-1⑵兩端都植樹: 棵數=段數+1⑶封閉路線: 棵數=段數1. 3. 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成一行,兩端物體的個數比中間物體的個數多1,排列成一圈,兩種物體的個數一樣多。2. 每個間隔的長度 × 幾個間隔 = 總長第六單元 觀察物體要求:⑴能夠根據實物圖畫出平面圖。(用直尺畫)⑵能夠數出摞在一起的正方體的個數。(注意隱藏的正方體)再算加減法。2. 2. 在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里面的。第四單元 平行和相交1. 1. 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相交)2. 2. 畫平行線應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畫,二靠,三移,四畫)3. 3.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4. 4. 畫垂線應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5. 5. 點到直線之間垂直線段最短。從一點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6. 6. 兩條平行線之間所有的垂直線段的長度相等。第五單元 找規律1. 植樹問題其實就是間隔問題,它不僅僅局限于植樹,生活中的跨樓梯、鋸木頭、擺花、敲鐘等問題,都可以用植樹問題的思路去解答。2. 主要公式:⑴兩端都不植樹:棵數=段數-1⑵兩端都植樹: 棵數=段數+1⑶封閉路線: 棵數=段數1. 3. 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成一行,兩端物體的個數比中間物體的個數多1,排列成一圈,兩種物體的個數一樣多。2. 每個間隔的長度 × 幾個間隔 = 總長第六單元 觀察物體要求:⑴能夠根據實物圖畫出平面圖。(用直尺畫)⑵能夠數出摞在一起的正方體的個數。(注意隱藏的正方體)第二單元 角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同級運算無括號從左往右)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無括號先乘除再加減)3、算式里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4、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5、有關零的運算: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一個數乘以0得0,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0不能作除數。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1、畫平面圖的方法: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比例尺。2、位置是具有相對性的,方向相反,度數相同,距離相等。如:a在b的西偏南40°的方向上,那么b就在a的東偏北40°的方向上。3、繪制簡單線路圖的方法:先確定出發點,再定方向、定距離進行繪制;然后選定第2 個出發點為中心點,再定方向、定距離進行繪制……以此類推。(走到哪方向標擺在哪)4、畫平面圖的步驟:定方向、定距離、標名稱、標角度。5、一般來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第三單元: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一)加法運算定律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a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 a +( b+c)(二)乘法運算定律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a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 a×(b×c)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為:(a+b)×c= a×c+b×c乘法分配律還是用于兩個數的差與一個數相乘:(a-b)×c= a×c-b×c(三)簡便計算1、加法交換律與加法結合律,如63+56+37=63+37+56或56+(63+37)2、乘法交換律與乘法結合律,如15×7×2=15×2×7或7×(15×2)3、連減變減和(減法的性質)。用字母表示為:a-b-c=a-(b+c)4、減和變連減,如567-(167+254)=567-167-2545、連除變除以積(除法的性質)。用字母表示為a÷b÷c=a÷(b×c)6、25×4=100,所以見25就想4。(1)乘法交換律或乘法結合律,如25×17×4(2)乘法拆分法,如25×32=25×(4×8)=25×4×8(3)加法拆分法,如25×14=25×(10+4)=25×10+25×4(4)乘100除以4,如36×25=36×100÷4(5)除以100乘4,如3200÷25=3200÷100×47、125×8=1000,所以見125就想8。(1)乘法交換律或乘法結合律,如125×17×8=125×8×17或17×(125×8)(2)乘法拆分法,如125×32=25×(4×8)=125×8×4(3)加法拆分法,如125×18=125×(10+8)=125×10+125×8(4)乘1000除以8,如24×125=24×1000÷8(5)除以1000乘8,如32000÷125=32000÷1000×88、在乘加、乘減運算中,如果兩個乘法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數,可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 簡便計算。即:a×c+b×c = (a+b)×ca×c-b×c = (a-b)×c9、省略寫×1的形式,如34×99+34=34×99+34×1=34×(99+1)或34×101-34=34×101-34×1=34×(101-1)10、99與101等特例,(1)通過拆分變乘法分配律,如76×99=76×(100-1)或76×101=76×(100+1)(2)多加幾就減幾,如346+199=346+(200-1)=346+200-1(3)多減幾就加幾,如346-199=346-(200-1)=346-200+1(4)先減整再減尾數(減和變連減),如700-402=700-(400+2)=700-400-211、減差變一減一加,如先加后減法:967-(421-233)=967-421+233=967+233-421先減后加法:967-(567-235)=967-567+235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小數的計數單位為:0.1(或十分之一)、0.01(或百分之一)、0.001(或千分之一)……對應的數位分別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2、小數的讀法: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部分要按順序讀出每一位上的數。3、小數的寫法:整數部分按整數部分的寫法寫出,整數部分是0的就寫成0,小數部分依次寫出每個數字。4、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天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5、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的,就比較十分位;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較百分位;如果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較千分位……以此類推。6、移動小數點的方法:(1)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2)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十分之一;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百分之一;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千分之一。(3)移動小數點時應注意:小數點向左移動時,如果整數數位不夠則要在數的左邊用“0”補足并加上小數點。如:2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就是0.2;整百、整千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后,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如:350縮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3.5。7、名數的改寫步驟:(1)判斷哪個單位大,哪個單位小;(2)判斷是把大單位的數改寫成小單位的數,還是從小單位的數改寫成大單位的數;(3)確定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再確定是用乘法還是用除法(小單位化成大單位有除法,大單位化成小單位用乘法)。8、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我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1)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應看十分位上的數是幾;(2)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應看百分位上的數是幾;(3)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應看千分位上的數是幾;……以此類推。最后根據四舍五入法來確定是舍還是入。9、將一個非整“萬”或“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在“萬位”或“億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后面加上“萬”字或“億”字。注意:改寫后把末尾的“0”去掉。第五單元:三角形1、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它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具有穩定性。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三角形中最大的一個角就行了,最大角是銳角,就是銳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鈍角就是鈍角三角形。按邊可以分為: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都相等,都等于60°。4、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不論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狀。5、最少用2個同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個長方形;最少用3個同樣的等邊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梯形;最少用2個同樣的等邊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1、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應注意:(1)小數點要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要對齊。(2)計算的時候從最右邊算起,加法時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減法時要注意哪一位不夠減要向前一位退一。(3)計算結果有“0”,一般要去掉。2、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跟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2)算式里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再算括號外面的算式。3、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連減的簡便計算,在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中同樣適用。第七單元:統計制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一描(點)二連(線段)三標(數據)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更清楚地反映數據的變化情況第八單元:數學廣角解決植樹問題時,一定要先分析植樹的路線:間隔數=全長÷株距1、 不封閉的路線兩頭都要栽樹時,間隔數=棵數-1已知全長與株距,則棵數=全長÷株距+1;已知株距與棵數,則全長=株距×(棵數-1)=株距×間隔數  已知全長與棵數,則株距=全長÷(棵數-1)=全長÷間隔數2、 不封閉的路線兩頭都不栽樹時,間隔數=棵數+1已知全長與株距,則棵數=全長÷株距-1=間隔數-1;已知棵數與株距,則全長=株距×間隔數=株距×(棵數+1)  已知全長與棵數,則株距=全長÷間隔數=株距×(棵數+1) 3、不封閉的路線一頭栽樹,另一頭不栽樹時,棵數=間隔數;4、在封閉的路線植樹的情況下,棵數=間隔數。
呵呵,自己做或者網上搜索
四年級數學復習提綱(第二至第六單元)1. 1.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2. 2. 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經過n點,每3點不在一條直線上三角尺,可能畫n×(n-1)÷2條直線。3. 3. 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4. 4. 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可以組成一個角。(P17)5. 5.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6. 6.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圓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注: 1.寫角度時,不要忘記寫上角的度量單位“度”或“°”來表示。2.畫角時,要求標出度數。3.用三角尺畫角時,要留下作圖痕跡。4.熟記兩個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P19。5.角的分類(會畫直角、平角、周角)P221周角=2平角=4直角7. 7. 量角和畫角是要注意,中心對頂點三角尺 紅環,零線對一邊,再看另一邊。8. 8. 1小時,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度,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9. 9. 方位圖中有8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每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是45°。第三單元 混合運算1. 1. 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如果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應從左往右計算;如果含有加減法和乘除法應先算乘除法船用三角尺,再算加減法。2. 2. 在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里面的。第四單元 平行和相交1. 1. 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相交)2. 2. 畫平行線應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畫,二靠,三移,四畫)3. 3.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4. 4. 畫垂線應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5. 5. 點到直線之間垂直線段最短。從一點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6. 6. 兩條平行線之間所有的垂直線段的長度相等。第五單元 找規律1. 植樹問題其實就是間隔問題,它不僅僅局限于植樹,生活中的跨樓梯、鋸木頭、擺花、敲鐘等問題,都可以用植樹問題的思路去解答。2. 主要公式:⑴兩端都不植樹:棵數=段數-1四年級數學復習提綱(第二至第六單元)1. 1.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2. 2. 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經過n點,每3點不在一條直線上三角尺,可能畫n×(n-1)÷2條直線。3. 3. 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4. 4. 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可以組成一個角。(P17)5. 5.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6. 6.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圓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注: 1.寫角度時,不要忘記寫上角的度量單位“度”或“°”來表示。2.畫角時,要求標出度數。3.用三角尺畫角時,要留下作圖痕跡。4.熟記兩個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P19。5.角的分類(會畫直角、平角、周角)P221周角=2平角=4直角7. 7. 量角和畫角是要注意,中心對頂點三角尺 紅環,零線對一邊,再看另一邊。8. 8. 1小時,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度,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9. 9. 方位圖中有8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每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是45°。第三單元 混合運算1. 1
文章TAG:小學小學數學數學大綱小學數學大綱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会东县| 东光县| 定边县| 南昌市| 梅州市| 枞阳县| 崇仁县| 铜陵市| 始兴县| 济南市| 尉犁县| 垫江县| 栾川县| 庆安县| 玛曲县| 惠来县| 诸暨市| 宣威市| 弋阳县| 丹巴县| 辽宁省| 仙居县| 德安县| 博爱县| 兖州市| 雷波县| 邵阳市| 伊宁市| 称多县| 宣威市| 衡阳市| 江都市| 广平县| 女性| 永德县| 延边| 江门市| 偏关县| 碌曲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