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缺苗的地方,及時催芽點水補種,確保全苗。花生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2~15℃,大花生從播種到出苗,要求日平均5cm地溫在15℃以上,小花生也需在12℃以上,低于這一界限,就不能正常發芽,最好穩定超過18℃,選用優質品種,合理密植播種前5~6天蓋膜,起壟蓋膜,用聚乙烯透明膜或黑色除草膜,幅面寬以85~95㎝,厚度為0.006~0.008mm,春播花生要考慮三個因素,①當地終霜期,②從播種到出苗的天數,③花生種發芽需要的最低溫度。
1、花生播種時地溫15度,是指平均地溫嗎?種植的時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
花生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2~15℃,大花生從播種到出苗,要求日平均5cm地溫在15℃以上,小花生也需在12℃以上,低于這一界限,就不能正常發芽,最好穩定超過18℃。種植花生要想奪得高產,增加效益,必須要采取地膜覆蓋法,〈一〉地膜覆蓋的優點采用地膜覆蓋,春花生可增產20%以上,夏花生增產30%。全生育期5㎝土層積溫,比露地增加180.5℃,平均每天高1.32℃,在干旱情況下,0~30㎝土層濕度比露地高1.86%,而雨后或多雨天氣卻比露地低1.59%,覆蓋后地面,土壤不會板結和龜裂,雨后能保持團粒結構,土壤孔隙度高,通氣性好,花生主根下扎和根群合理分布,提高肥效,防止養分隨雨水流失,成熟期提早7~10天,
〈二〉播種前的準備精耕細作,每667㎡施優質腐熟圈肥5000kg以上,復合肥100kg,起壟蓋模前一次施入,防治地下害蟲種子可用種衣劑包衣。選用優質品種,合理密植播種前5~6天蓋膜,起壟蓋膜,用聚乙烯透明膜或黑色除草膜,幅面寬以85~95㎝,厚度為0.006~0.008mm,春播花生要考慮三個因素,①當地終霜期,②從播種到出苗的天數,③花生種發芽需要的最低溫度,
地膜覆蓋應比露地提前10~15天播種,膜內5Cm地溫穩定在12~15℃,即可。夏播花生力爭能早就早,搶時間播種,〈三〉播種與管理在膜幅85~95㎝的條件下,春播大粒種每667㎡8000~8500穴,中粒品種9000~9500穴,每穴2粒。夏播中早熟品種9000~9500穴,中粒播種10000穴,每穴2粒覆膜前噴施除草劑,每667㎡用乙草胺100g對水40~50L,均勻噴于臺面,或用施田補,
特別注意施用方法與用量,以免因用量過多而造成死苗減產。覆膜方式有兩種①先覆膜后播種的開膜孔直徑3~4㎝為宜,播后穴上蓋一把土,厚約2cm,花生播種后6~7天,幼苗頂土快要出苗時,將膜孔上的土輕輕扒開,助苗出土,防止窩苗,使子葉露出膜外,同時用土將膜孔壓嚴,②先播種后覆膜的,出苗時要及時開孔曬苗,防止苗在膜內烤傷,開孔后周圍孔邊撒土壓膜。
發現缺苗的地方,及時催芽點水補種,確保全苗,〈四〉看苗化控花生開花后期如果植株生長過旺(春花生主莖高45㎝,夏花生主莖40㎝)即要噴多效唑溶液控制,每667㎡30~40g,對水50L或用比久50g對水75L葉面噴霧,噴后2~3天見效,生長減慢,節間變短。〈五〉收獲地膜覆蓋的花生比露地提早7~10天,花生植株上部葉片和莖桿變黃,下部逐漸脫落,大多數夾果網紋清晰,果仁飽滿,呈原品種固有光澤,即可收獲,
〈六〉病蟲害防治莖腐病地膜花生莖腐病較重,可選用抗病品種,搞好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kg,對水250L,稀釋灌根,葉斑病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半月噴一次,連噴2~3次蟲害地下害蟲在播種時除種子包衣還可在播種前撒毒餌花生出苗到開花下針期,發現蚜蟲,紅蜘蛛為害時,每667㎡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35kg,均勻噴灑在葉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