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吃到正宗的豬雜,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殺豬佬預訂好,早早就拿回去,立即處理,再弄些濕粉,想吃老友粉、三鮮粉,那就看個人意愿了。老友豬雜粉復記老友必點的老友豬雜粉,老友配料和新鮮的豬肉豬雜混合在一起,加上濃郁的湯底,嗦一口粉,再喝一口湯,很開胃。
到兩廣,肯定能吃到正宗的豬雜。特別是在農貿市場旁、醫院旁的粉攤,絕對少不了豬雜粥、粉,其實要想吃到正宗的豬雜,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殺豬佬預訂好,早早就拿回去,立即處理,再弄些濕粉,想吃老友粉、三鮮粉,那就看個人意愿了。豬雜一般是指粉腸、豬腰、豬肝、豬肚、梅肉等豬下水,還有也包括豬心、大腸等,粉腸以兩邊帶有一點白色肥油的為最佳,俗稱雙邊腸,這段小腸特別厚,剁碎刀,以五厘米一段為宜,煮熟后收縮成兩三厘米。
但基本無法完全嚼碎,腸子里有黃白色物質,一口嚼下去就噴薄而出,別有味道,洗粉腸不能洗太干凈,頂多就是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后一拉,絕對不能翻出內壁清洗,洗得太干凈就會變苦,沒有了黃白色物質就少了韻味了。豬腰清理必須把里面白色的物質割除,聽別人說這種白色東西臭腥,具體我也沒吃過,每次都把它切掉,豬腰切片改花刀。
豬肝有油肝和脆肝兩種,油肝比較粉,脆肝不怎么好吃,豬肝最差的部分就是緊貼豬膽的那一塊,豬肝洗干凈后切三至五毫米厚的片狀,再用清水清洗至無血水為止。豬肚是這么多下水中最貴的了,一般都是單獨爆炒或者做豬肚雞,在煮粉的世界里一般不會舍得放豬肚的了,豬肚特別難洗,要用面粉、生油等多次翻洗,最后根據菜品進行改刀。
豬心肉比較硬,切開后把心室里的血水完全清理干凈,切片即可,豬大腸最好部分就是大腸頭,腸壁厚,呈白色,長度大約就是一尺而已,其余大腸雖然也可以吃,但沒有大腸頭那么厚實有嚼勁。大腸必須用生油、面粉、或者稻草反復搓洗,并翻出內壁,清除上面的網油,大腸可以炒酸菜,可以鹵,也可以打邊爐,但不適合煮粉,而且煮豬大腸不要放姜酒,會有一股豬Si味,有人說要的就是這效果,要不怎么叫大腸?呵呵。
假如遇到母豬,還有一種豬下水,就是花腸,就是母豬的生殖器官,花腸特別厚實、脆,洗干凈后與粉腸一樣切段。還有一個部位就是梅肉,是豬的上肩肉,這部分的肉特別嫩,煮粉或爆炒特別爽滑、鮮嫩,豬下水準備好后,熗鍋,放適量花生油下鍋,待油溫達到七八成熱時,把豬下水放入,大火爆炒出汁,最后放入生抽蠔油,淀粉收汁勾芡,起鍋裝盤,趁熱吃,估計飯都會多吃兩碗。
說起“廣東人早餐一般吃什么?”這個問題,確實有點不太好回答,確實廣東早茶很有名沒錯,但是真不是廣東人都這樣吃的,今天我們來就我在廣東生活這段時間觀察到的來聊聊吧,因為廣東這邊尤其深圳和廣州是很多外來人口的城市,所以其實跟其他地方的人區別也不是特別大,對于一些上班族或者外來打拼的人們更是如此,基本上早餐的選擇就是大概以下幾種:路邊的早餐攤販,出售的早餐就琳瑯滿目了,不同的攤子賣的也都不一樣,比如包子、各種粥、油條、豆漿、燒麥、糯米雞、熱干面和腸粉等等,勝在價格便宜;還有一些便利店里的早餐,可能要比街邊攤販感覺干凈衛生一些,其實選擇也不多,就那么幾種糕點、包子、面、香腸、牛雜之類的東西;在很多小區樓下也有很多湯粉店,也是早餐的不錯選擇,比如豬雜湯粉、牛腩湯粉之類的,大多都是比較清淡的東西;還有一些比較高端一點的早餐店,基本上包子、餃子等各式面點、炒面、炒飯、各種粥、煎餅果子、卷餅、面包、沙拉之類的什么東西都有;而對于一些已經退休的,或者跟著兒女過來養老的老人家,以及一些休假時期的人們來說,去酒樓吃個早茶真的是很愜意的事情了。
廣式早茶可吃的東西就太多太多了,隨便挑幾樣都是很美味的,比如蝦餃、鳳爪、金錢肚、干蒸燒麥、布拉腸粉、艇仔粥、叉燒包等等,有機會來廣東這邊玩的話,真的要早起一次去嘗試下廣東酒樓里的早茶,除了體會下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之外,就單純的東西好吃都值得為此起個早。各位朋友一般都是怎么解決早餐問題的呢,歡迎評論里告訴我們哦!對于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