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圖形記憶法
山東——大拇指
青海——玉兔
云南——孔雀、蝴蝶
臺灣——香蕉(茄子)
海南——菠蘿
廣西——虎頭
新疆——牛頭
四川——耗牛
河南——弓箭
黑龍江——天鵝
內蒙古——大鵬(雄鷹)
西藏、江西——靴子
遼寧——月亮、鉤子
山西——平行四邊形
甘肅——骨頭
臺灣——甘薯
浙江——六邊形
福建——長方形
以此類推
三,是詩歌記憶法
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那么,如何快速記憶他們呢?來,送你一個口訣!
三十四省記不難,黑吉遼蒙新甘、陜寧青藏云貴川、兩廣兩湖兩河山、港澳蘇浙閩皖贛、京津滬渝臺海南。
具體如下:
黑吉遼蒙新甘: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
陜寧青藏云貴川: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藏族自治區、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
兩廣兩湖兩河山: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
港澳蘇浙閩皖贛: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
京津滬渝臺海南: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臺灣省、海南省
8. 中國26個省地圖華北東北
中國地圖北部包括華北東北西北地區。
9. 中國26個省地圖圖片
中國地圖
第一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六分之一,當之無愧的老大。
第二名 西藏自治區 全區面積120.22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8。
第三名 內蒙古自治區 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全國總面積的12.3% 僅比西藏小一點。
第四名 青海省 省的老大是青海,面積為72.10萬平方公里
第五名 四川省 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公里,中國的天府之國
四川
第六名 黑龍江 全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
第七名 甘肅 省會蘭州,總面積42.59萬平方公里
第八名 云南 省會昆明 總面積39.41萬平方公里
第九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 首府南寧市 面 積 23.67萬平方公里
第十名 湖南省 省會長沙,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面積的2.2%
第十一名 陜西 省會西安 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
第十二名 河北省 省會石家莊 總面積18.88萬平方公里
河北
第十三名 吉林省 省會長春 面 積18.74萬平方公里
第十四名 湖北省 省會武漢 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
第十五名 廣東省 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
第十六名 貴州省 省會貴陽 總 面 積 17.6167萬平方公里
第十七名 河南省 省會鄭州 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
第十八名 江西省 省會南昌 面積共16.69萬平方公里
江西
第十九名 山東省 省會濟南 總面積 15.58萬平方公里
第二十名 山西省 省會太原 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
第二十一名 遼寧省 省會沈陽 總面積14.8萬平方公里
第二十二名 安徽省 省會合肥 總 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第二十三名 福建省 省會福州 面 積12.4萬平方千米
福建
第二十四名 浙江省 省會杭州 面積10.43萬平方千米
第二十五名 江蘇省 省會南京 總面積10.32萬平方千米
第二十六 名 重慶市 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第二十七名 寧夏回族自治區 省會銀川 總面積為6.64萬多平方千米
第二十八名 臺灣省 省會臺北 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
第二十九名 海南省 省會海口 陸地面積 3.54萬平方千米
海南
第三十名 北京市 總面積 1.641萬平方千米
第三十一名 天津市 總面積 1.1946萬平方千米
第三十二名 上海市 總面積6340平方千米
第三十三名 香港特別行政區 陸地面積1106.34平方千米
第三十四名 澳門特別行政區 面積32.8平方千米
所以面積指的都是陸地面積,不包含海洋面積。
10. 中國26個省地圖26個省簡稱
位置以圖為例: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陜西省 陜/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臺灣省 臺 臺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云南省 云/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擴展資料:
得名
山東:以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
(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
(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河南:以黃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首都居于北方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黃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內蒙古:以內札薩克蒙古得名。
(蒙古原分為內蒙和外蒙兩地,民國后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
(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陜西:以河南陜縣之西得名。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
(原為漢朝西域,清統一其地后,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云南:以在云嶺之南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西藏:以清政府官方正式定名得名。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
(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門:以“媽閣”的葡萄牙語而得名。
臺灣:以臺灣原住民族“臺窩灣”得名,清朝設臺灣府(臺灣府---現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