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上海 > 虹口區 > 上海市動態心電質控標準,醫院的心電圖監護儀的各個數據各自的標準數據是多少

上海市動態心電質控標準,醫院的心電圖監護儀的各個數據各自的標準數據是多少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5-22 20:22:12 編輯:上海生活 手機版

1,醫院的心電圖監護儀的各個數據各自的標準數據是多少

一般心電監護儀會有4個參數。1、心率HR,正常60-100次/分鐘2、血氧飽和度SPO2,正常95%-100%3、呼吸頻率RR,正常16-20次/分鐘4、血壓BP,正常60-90/90-140mmHg各參數分別代表:ECG代表回心電圖,ECG處的數字答或者HR指的是心率;SPO2代表血氧飽和度;NIBP代表無創血壓(IBP就是有創);RR代表呼吸頻率;TEMP代表體溫擴展資料:心電監護儀能隨時隨地24小時連續監測和記錄心電數據,自動根據患者當前的心電基礎數據,跟蹤捕捉患者具有臨床價值的動態變化數據并自動存儲,無需醫生和患者人工設置,有效減輕醫院醫生工作負荷。監護儀與監護診斷儀器不同,它必須24小時連續監護病人的生理參數,檢出變化趨勢,指出臨危情況,供醫生應急處理和進行治療的依據,使并發癥減到最少達到緩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監護儀的用途除測量和監護生理參數外,還包括監視和處理用藥及手術前后的狀況。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心電監護儀

醫院的心電圖監護儀的各個數據各自的標準數據是多少

2,心電診斷標準僅供參考

V1胸骨右緣第4肋間(紅) V2胸骨左緣第4肋間(黃) V3在V2和V4之間(綠) V4左鎖骨中線與第5肋間相交處(棕) V5左腋前線V4水平處(黑 V6左腋中線V4水平處(紫 1.寬:室早 2.窄,特別不齊:房顫 3.窄,相對不齊:房早 4.慢,窄,齊:竇緩 5.不快不慢:正常 6.竇性心動過速:快.窄.齊,心率100-150次/分 7.室上性心動過速:快.窄.齊,心率150-250次/分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突發突止 8.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寬,慢(一個p也放不響)   以上是看QRS波 9.左室肥大:看V5.V6 R波高(高于5格),V1S波深 10.右室肥大:看V1R波高于S波,V5.V6 R波不及S波 快速目測判斷心電圖的經驗: 1,正常心電圖:不用說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幾個波和導聯都斬一段下來,每一個波給你3個周期,分成幾行給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縱的5格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縱的2格 4,心房顫動,所有的P--P,Q--Q,R--R,S--S,T--T都沒規律,也就是亂七八糟 5,竇性心動過緩:每個心動周期都大于5個格(是左右橫的格) 6,竇性心動過速:每個心動周期都小于3個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縮:前面幾個正常的波,接著一個波提前(注意:這個波的pQRSt形狀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罷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縮:前面幾個正常的波,接著一個波提前的寬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這時候R波變寬),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寬+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 常見心電圖 心電圖是最常用的心臟檢查方法,但識別心電圖是一件令人非常頭疼的事情! 作為醫生會經常碰到患者拿著心電圖報告單問東問西,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以為醫生是通曉內外科、無所不知! 當你回答不知道的時候,那就太遺憾了。這個時候這篇文章重要性可見一斑!今天我們就將常見心電圖一網打盡!讓你從此挺著腰桿走路! 我猜測,看文章的好多同志已經多少忘了一些了吧!或許只記得是張粉色的單子。 實際心電圖是由1mm×1mm的小方格組成,橫向代表時間,每小格代表0.04s,五個小格組成一個大格,代表0.2s;縱向代表電壓,每小格代表0.1mV,五個小格組成一個大格,代表0.5mV。 (圖,請牢牢記住我的模樣) 看完正常心電圖波形以后,只要有點差別,那就是重點研究對象了。 我總結了心電圖識別五步法!看完再也不怕心電圖!. 心電圖識別五步法 1、 觀察P波、判斷心律 正常成人P波時限為0.08-0.11s,若P波時限延長,常見于左心房肥大,高血壓等。 正常成人P波振幅小于0.25mv,若P波振幅增高,多見于右心房肥大,低血鉀等。 右心房肥大 二、PR間期:正常成人為0.12-0.2s PR間期延長可診斷為傳導阻滯。傳導阻滯分為:一度、二度、三度。 一度:PR間期逐漸延長,但QRS波群還在。 二度分為兩種: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 PR間期逐漸延長,QRS波群脫落。 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表現為PR間期恒定,會出現部分P波漏博。 三度:心率很慢,心房和心室的波形各種有規律但互不相關,傳導完全中斷。 文章之前提到觀察P波,判斷心律。這回P波沒了,心律還正常嗎? 當然!不! 三、無竇性P波 心電圖無竇性P波,提示沒有竇性心律,而是異位心律。 ①常見心房撲動、心房顫動(請認準F波、f波) 心房撲動:各導聯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鋸齒狀的F波 心房顫動: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纖細的f波 ②常見室撲、室顫 室撲:無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連續快速而相對規則的大振幅波動,頻率多在200—250次/分 室顫: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態不同、大小各異間距極不勻齊的顫動f波,頻率為250~500次/分鐘。 四、PP間期 ①常見于竇性心律失常,成人竇性心律>100次/分,竇性心動過速,常見于感染、缺氧、出血等現象。 成人竇性心律<60次/分,竇性心動過緩,常見于健康成年人、老年人的竇房結功能不全等。 竇性心律不齊,PP間期不規則 a箭頭表示PP間期明顯小于b所指的范圍 ②期前收縮(早搏):常見為房性期前收縮、室性期前收縮 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是指在下一個波形周期出現異常P波。 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是指提前出現寬大畸形的QRS波群,早搏的QRS波前通常沒有P波。 房性早搏 看到下面這個心電圖,大事不妙! 五、QRS-T段 ST段的幅值、形狀是診斷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據。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表現為病理性Q波、ST段弓背樣向上抬高、T波倒置這3種組合的現象。 心肌梗死 這些日常干貨!得趕緊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以下還有一首打油詩,方便各位同道加深記憶~ 參考文獻: [1]李春雨.心電圖分析五步法及應用[J].臨床新電學雜志,2012,21(3):223-226 [2]王玉婷.典型心電圖分類研究[D].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15 心電圖解讀的新規范 北大醫院 張海澄 朱曉曉心電資訊2016-04-02 心電圖檢測是20世紀建立起來并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和監測的重大技術成果之一。這種檢測手段對心臟疾病的檢出對臨床診療功不可沒。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進展,心電圖應用的標準化也在不斷更新。基于此,美國心臟學會(AHA)聯合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ACCF)、美國心律學會(HRS)對心電圖標準化和解析進行了更新,其結果已被國際計算機心電圖協會認可,并于2007年至2009年陸續發表。本文將就其中部分核心內容進行簡要解讀。 心電圖技術與術語 2007年發表的“心電學及其技術”、“心電圖術語”兩部分,主要闡述了靜息心電圖及其技術之間的關系,討論心電圖的代表波形及其測量方法,特別強調了能夠自動測量、自動導出診斷報告的數字信號采集及計算機信號處理技術,并重申了導聯位置、記錄的方法及波形。 標準導聯排列順序 專家共識推薦選擇性使用Cabrera肢體導聯排列順序。Cabrera肢體導聯排列順序的應用已有25年的歷史了,這種排序不僅有助于心肌缺血或梗死的定位以及計算額面電軸,aVR的應用還可提高梗死相關動脈的判定、危險性評估等。200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ESC/ACC)指南也推薦其作為12導聯心電圖的通用排列方式。 軀干和肢體導聯位置的變化 專家共識指出,通過軀干電極記錄的心電圖不等同于標準心電圖;坐位和立位記錄的心電圖也不等同于標準臥位心電圖;特殊位置記錄的心電圖必須標記清楚。 減少導聯數量 人工合成12導聯心電圖一般適用于監護心律等,不能代替標準心電圖常規使用,而且使用時必需標記清楚。 增加導聯數量 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時推薦增加右胸導聯記錄;在ACS有ST段抬高證據依賴的治療中推薦增加使用后胸導聯記錄;由于ST段向量圖越來越用于提高AMI的診斷分類,在心電圖的自動報告中建議增加ST段額面電軸。 心電圖的自動報告 心電圖的計算機報告是心電工作者的輔助工具,所有基于計算機的心電圖報告必須經醫生審閱。 心電圖診斷術語 首要的診斷術語包括14個類別共117種診斷術語,大部分是非描述性且能獨立表達臨床意義的術語。 次要診斷術語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建議性術語,建議臨床醫生隨訪;另一部分為考慮性術語,至少不除外一種心電圖的異常。 首要診斷術語和次要診斷術語構成“核心術語”。專家共識還制定了單獨及聯合應用上述標準的規范,列出了常用的組合型術語。對于存有爭議的心肌梗死(MI)部位描述性術語,最新推出的專家共識認為目前尚無足夠證據來廢除已有的術語,因此,仍沿用傳統術語。 除了2007年所發表的內容外,2009年3月三組織還聯合發表了后面四部分:“室內傳導障礙”、“ST段,T波,U波和QT間期”、“心腔肥大”和“急性心肌缺血/梗死”。 室內傳導障礙 正常QRS波群時限 QRS波群時限延長定義為:<4歲,≥90 ms;4~16歲,≥100 ms;≥16歲,≥110 ms。 平均心電軸 專家共識對心電軸正常值也做了修訂,匯總如表1。 非特異性室內傳導障礙 對于QRS波群時限:成人>110 ms,8~16歲兒童>90 ms,8歲以下兒童>80 ms者,如達不到右束支阻滯或左束支阻滯的診斷標準,則稱為非特異性室內傳導障礙。 不建議自動報告使用的術語 (1)Mahaim預激:此型不能通過心電圖做出診斷; (2)不典型左束支阻滯,雙束支阻滯,雙分支阻滯,三分支阻滯:由于導致這些心電圖改變的解剖及病理異常變異較大,專家建議對每一種傳導阻滯的異常單獨描述,而不籠統地用雙分支阻滯、三分支阻滯、多分支阻滯表示; (3)Brugada波:指V1導聯的右束支阻滯(RBBB)伴ST段改變。由于有3種不同形態的ST段抬高,且此圖形并非Brugada綜合征患者所獨有,因此,專家組建議不再用于心電圖自動分析報告,而由醫生全面進行評價后慎重做出診斷; (4)左間隔支阻滯:缺乏可被廣泛接受的診斷標準。 ST段、T波、U波和QT間期 ST段異常 心電圖分析報告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對ST段異常改變進行定性描述。對ST段壓低超過0.1mV者,應加以標明。此外,還應結合患者其他心電圖的異常改變和臨床情況,提出可能引起ST-T異常改變的一種或多種原因。評價ST段抬高時,應依據基于大樣本人群觀察資料得出的參考值,根據年齡、性別、種族等進行分析,將其整合在心電圖機的自動分析系統中,盡量避免對心肌缺血損傷、心肌梗死和心肌炎做出錯誤診斷。 T波異常 (1)T波倒置:Ⅰ、Ⅱ、aVL、V2~V6導聯T波倒置,振幅-0.1~-0.5 mV;(2)T波深倒置:Ⅰ、Ⅱ、aVL、V2~V6導聯T波倒置,振幅-0.5~-1.0 mV;(3)巨大倒置T波:Ⅰ、Ⅱ、aVL、V2~V6導聯T波倒置,振幅>-1.0 mV;(4)T波低平:T波振幅低于同導聯R波振幅的1/10;(5)T波平坦:Ⅰ、Ⅱ、aVL、V2~V6導聯T波振幅在0.1~-0.1 mV,而Ⅰ、Ⅱ、aVL導聯R波振幅>0.3 mV。 U波異常 (1)V2、V3導聯U波最顯著,而肢體導聯不明顯,U波振幅約為0.33mV或T波振幅的11%; (2)U波具有頻率依賴性:心率>95 bpm時很少出現;而心動過緩時U波振幅增加,心率低于65 bpm者中約90%可出現U波; (3)V2~V5導聯U波倒置屬于異常; (4)專家建議,心電圖報告應描述U波倒置、U波與T波融合,或U波振幅大于T波振幅。 QT間期 (1)單導聯描記的心電圖,取最長的QT間期,通常出現在V2、V3導聯; (2)但如果V2、V3導聯比其他導聯長40 ms以上,可能測量有誤,應結合其他導聯確定QT間期值; (3)對心電圖自動分析系統測量的QT間期延長進行人工測量證實; (4)當TU波融合難以辨認時,通常選擇aVR和aVL導聯(U波不明顯)來測量QT間期,或沿T波降支最陡峭的部分做切線,將其與TP段的交點作為T波終點,測得的QT間期可能低于實際值; (5)建議多導聯同步描記心電圖,顯示一段排列和疊加的心電圖,有助于明確QT間期測量的起點和終點,以更準確地測量QT間期。鑒于QT間期延長的重要臨床意義,需要對自動分析計算的QT間期值進行人工測量校正。 QTc間期 (1)建議應用線性回歸函數法計算心率校正的QT間期(QT-rate correction),而不用Bazetts公式,而且在心電圖報告中應標明應用的計算公式。不建議在RR間期變異較大時(如心房顫動),或T波終點難以辨認時,計算心率校正的QT間期; (2)建議除心率校正以外,還要根據性別和年齡校正QT間期。QT間期延長的標準:女性≥460 ms,男性≥450 ms。QT間期縮短的標準:男性或女性≤390 ms; (3)建議在室內傳導障礙時,可應用QT和JT校正公式。必需在確認后,才能將上述值加入心電圖自動分析中,提供恰當的校正參數; (4)建議對不同條件下記錄的一系列心電圖進行對比分析時,應盡量采用統一的標準。記錄標準心電圖,測量QT間期盡可能由一位醫生負責一個患者或研究項目的全部分析過程。 QT間期離散度 建議常規心電圖報告中不應包括QT間期離散度,但鑒于心室復極不均一性對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有重要意義,鼓勵繼續研究能反映復極離散度增加的體表心電圖指標。 心腔肥厚相關的心電圖改變 左心室肥厚 (1)對左心室肥厚應僅使用證實有效的電壓計算標準,不推薦應用單一的電壓診斷標準;(2)自動報告應具體標明使用何種標準,并且哪些指標異常;有效的診斷標準應對已知的影響準確性的因素進行校正,包括性別,種族和體型等因素; (3)不推薦“勞損、壓力負荷、容量負荷”等術語用于與左心室肥厚相關的診斷描述中,并謹慎使用“可能、很可能的和邊緣性”等術語; (4)由于存在爭議,出現完全性左束支阻滯(CLBBB)時,診斷左心室肥厚宜慎重。 右心室肥厚 (1)在被證實有效的診斷標準中,不推薦應用單一的診斷標準。使用這些診斷標準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2)診斷標準應對年齡、性別、種族和體型進行校正; (3)對右心室肥厚的診斷應結合臨床診斷信息,如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或慢性肺病的病史等。應進一步開發臨床診斷信息與計算機算法相結合的新的診斷標準。 雙心室肥厚 (1)診斷雙心室肥厚必須同時滿足右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肥厚兩個診斷標準,但是應當了解其心電圖診斷的敏感性較低; (2)左心室肥厚時電軸右偏、多個導聯出現高大雙向R/S復合波均提示可能存在雙側心室肥厚。 心房異常 (1)不正常的P波應稱為左、右心房異常,而不是心房擴大、負荷過重、勞損或肥厚; (2)診斷心房異常應該聯合應用多種心電圖診斷標準; (3)房內傳導延遲是心房異常的一種,尤其是P波增寬,而不伴左心房(P波后半部分)或右心房(P波前半部分)成份的振幅增高時。 急性心肌缺血與心肌梗死 ST段改變的閾值 (1)男性:V2及V3導聯J點抬高在≥40歲不應超過0.2 mV(其它導聯不超過0.1 mV);<40歲不應超過0.25 mV; (2)女性:V2及V3導聯J點抬高不應超過0.15 mV;其它導聯不應超過0.1 mV; (3)不論男性與女性,V3R與V4R導聯J點抬高不應超過0.05 mV,只有30歲以下男性V3R與V4R導聯J點抬高不應超過0.1 mV; (4)V7到V9導聯J點抬高不應超過0.05 mV; (5)所有人群,不論年齡大小,J點壓低在V2及V3導聯不應超過-0.05 mV,在其它導聯不應超過-0.1 mV。 ST段改變與閉塞血管及區域的相關性 (1)應提示閉塞相關的血管、血管閉塞的部位以及心肌受累的區域; (2)當Ⅰ、aVL導聯、V1~V4導聯(有時波及V6)ST段抬高,Ⅱ、Ⅲ、aVF導聯ST段壓低,應當提示左前降支(LAD)近端閉塞導致的廣泛前壁或者前基底部的心肌缺血或梗死; (3)當V3~V6導聯ST段抬高,Ⅱ、Ⅲ、aVF導聯無ST段壓低,應當提示LAD中段或遠段閉塞導致的前壁心肌缺血或梗死; (4)當Ⅱ、Ⅲ、aVF導聯ST段抬高>0.1 mV時,應及時描記V3R,V4R導聯; (5)靜息心電圖≥8個導聯ST段壓低0.1 mV以上,同時伴aVR和/或V1導聯ST段抬高,應當考慮缺血的原因為多支病變或左主干(LM)病變; (6)V2~V4導聯T波倒置及QT延長提示LAD近端嚴重狹窄(需除外近期腦出血); (7)與國際動態心電圖及無創心電學會的意見有所不同,目前建議繼續保留“后壁”這個名詞,用來描述V1、V2導聯ST段壓低及R波的寬大; (8)對于心室后壁命名的更改,還有待于包括不同年齡組、不同身體狀況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患者的大樣本臨床研究提供更確切的數據。 心肌缺血/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滯 (1)協調的ST段改變:QRS波群以正向波為主的導聯ST段抬高≥0.1 mV,以S波為主的導聯(V1~V3)ST段壓低≥0.1 mV。出現在V1~V3導聯ST段壓低的診斷特異性較高,但敏感性較差; (2)不協調的ST段改變:QRS波群以負向波為主的導聯,ST段抬高≥0.5 mV。但特異性及敏感性都較差。 根據QRS波群積分評估心肌梗死的范圍 (1)明尼蘇達編碼的目的是為了診斷陳舊性心梗而不是用來評估梗死的范圍,與解剖學測量的心肌梗死范圍的相關性較差; (2)Selvester評分包括10個導聯(Ⅰ,Ⅱ,aVL,aVF, V1~V6),54項標準。如為評估陳舊性心肌梗死,建議應用Selvester評分法。Selvester評分可發現和評估陳舊性心梗的解剖學大小,但僅對單一的梗死灶有效。 小結 盡管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方能得以明確,但AHA/ACCF/HRS 2009心電圖標準化與解析的出臺仍令人鼓舞,畢竟這是三十余年來心電學期盼已久的共識,對于心電圖的規范與標準化必將綱舉目張般起到重要作用。當然,這些標準主要來自于西方人群,是否真正適合國人仍有待于我國大樣本人群的研究證實。

心電診斷標準僅供參考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動態心電上海市動態心電質控標準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盐山县| 龙州县| 台中市| 泰兴市| 杂多县| 河西区| 赤峰市| 阿鲁科尔沁旗| 石狮市| 泰宁县| 武隆县| 漳平市| 阜康市| 临武县| 泊头市| 安丘市| 那曲县| 泗洪县| 商丘市| 土默特左旗| 汤原县| 永定县| 宜兴市| 镇江市| 朝阳市| 隆子县| 博湖县| 北宁市| 泰顺县| 蚌埠市| 阳春市| 桑植县| 冕宁县| 红河县| 江津市| 随州市| 东阳市| 若羌县| 龙井市|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