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春聯的由來簡介,春聯簡介: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傳統春聯是用毛筆書寫,但亦有印制的春聯,春聯的由來和故事春聯的由來和故事是怎樣的,1、春聯源于中國的宋朝,其起源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桃符和春帖。
春聯簡介: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大紅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傳統春聯是用毛筆書寫,但亦有印制的春聯。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由來:“桃符”真正稱之為“春聯”,那是明代的事。據明代文人陳云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游,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挽聯、孝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2、春聯的由來和故事春聯的由來和故事是怎樣的1、春聯源于中國的宋朝,其起源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桃符和春帖。2、桃符是春聯的一個起源,桃符是民間于春節時用桃木板畫上神荼、郁櫑二神驅避鬼怪的物品,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主管萬鬼的神荼和郁櫑。遇作祟的鬼就會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后來人們在桃符上寫上一些吉祥語句,帶有吉祥寓意。3、春帖,是春聯的另一個起源,又名“春書”,在南北朝時已經出現,是人們祈求招祥納福的物品,是于立春日用色紙剪成“宜春”二字,張貼在門柱上,也有一些是寫成單句的其他吉祥話,貼于門楣上,4、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