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是直接在東南或者華東沿海登陸,并且直插內陸,細心地朋友可以發現,這類臺風在登陸后一般向西北方向深入,很容易影響河南,而且這類臺風往往也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臺風。20年汛期需防臺風雨災害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臺風抵達河南時雖然強度通常不會太強,但是由于河南位于我國南北交界處,減弱后的臺風低氣壓容易和北方的冷空氣較勁,長時間滯留帶來連續的強降雨。
1、河南不是沿海省份,會受到臺風影響嗎?影響有多大?
河南不是沿海省份,會受到臺風影響嗎?影響有多大?河南雖然不是沿海省份,但是由于距離海岸線并不遠,臺風登陸后深入內陸容易影響河南。加上河南正好位于我國南北方交界處,臺風減弱后容易和北方的冷空氣聯手形成強降雨,導致洪澇災害,歷史上,河南就曾遭受過嚴重的臺風雨災害,地理位置決定河南容易遭受臺風雨威脅河南位于我國中原腹地,地理位置決定河南容易遭受臺風登陸后形成的強降雨影響。
下圖是影響我國臺風的三種路徑:第一種是在華南沿海向南向西偏轉,這類臺風往往影響華南地區,第二種是直接在東南或者華東沿海登陸,并且直插內陸,細心地朋友可以發現,這類臺風在登陸后一般向西北方向深入,很容易影響河南,而且這類臺風往往也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臺風。第三類臺風是在華東沿海向東北方向偏轉,奔著日本或者韓國而去,對我國的影響也相對有限,
(影響我國臺風的三種路徑)接下來我們來看幾個例子:下圖是2018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的路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典型的在華東沿海登陸,然后一路向我國內陸地區深入,并且影響河南省的臺風。(2018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實時路徑)下圖是2018年第14號臺風摩羯的實時路徑,可以看到,摩羯在浙江沿海登陸后一路向西北方向深入,跨過江蘇和安徽之后直奔河南而去,
(2018年第14號臺風摩羯實時路徑)河南省氣候中心:2020年汛期需防臺風雨災害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臺風抵達河南時雖然強度通常不會太強,但是由于河南位于我國南北交界處,減弱后的臺風低氣壓容易和北方的冷空氣較勁,長時間滯留帶來連續的強降雨。根據河南省氣候中心的研判分析:2020年汛期,影響我國的臺風將偏多偏強,臺風登陸后可能會深入我國內陸產生強降雨,可能給河南東部及南部地區帶來洪水威脅,需要特別注意防范!臺風雨的慘痛記憶:75·8大洪水對于河南來說,臺風雨曾給這里帶去過慘痛記憶,
1975年8月,臺風尼娜在華東沿海登陸后一路深入河南,在北方冷空氣的助力之下給河南駐馬店等地帶去罕見的強降雨!當時,暴雨中心最大過程雨量高達1631毫米,24小時最大降雨量更是達到驚人的1060毫米,這兩個數字仍然保持了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極值紀錄。罕見的強降雨導致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發生大洪水,60多座水庫潰壩,29個縣市1100萬人受災,超過23萬人死亡,這也是全球最大的潰壩災難!當然,時過境遷,如今河南的防洪能力已經今非昔比,我國的氣象預測預報水平上也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也很難再出現當年那樣極端的強降雨,但是歷史的教訓不可忘卻,對于河南來說,臺風雨仍然需要時刻警惕!(點擊關注,歡迎留言討論!),
2、討論為什么臺風對河南、浙江、上海分別會造成不一樣的災害損失?
這主要是熟能生巧的問題,浙江上海常年要受到臺風的沖擊,所以有了防范意識和長期的經驗積累,各級領導干部責任非常的清晰,過去有很多的經驗教訓都可以借鑒。反之河南長期缺水,偶然有一次下暴雨,很少有機會遇到的,所以防范的措施哪怕是有的話,操作起來也很不熟練,束手無策,從而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失,因此我們需要干部之間相互的調配。
3、臺風最后會去哪里?
謝謝邀請,臺風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在夏秋季節非常常見的“氣象災害”,從天氣系統的角度來說,臺風屬于“低壓系統”的范疇,從空氣運動的角度來說,臺風屬于“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而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則被稱為“颶風”,實際上是同一種地理事物。超強臺風“利奇馬”任何地理事物我們都可以用“生命”來理解,比如像太陽這樣的恒星,也有誕生、成長、壯大、衰老和死亡的過程,地球上的“臺風”也一樣,同樣可以理解為從小到大,最后衰老死亡的過程,也就是說臺風也有它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