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和山東人口大致相當,可人均經濟數據卻相差甚遠,就以去年兩省人均GDP來山東7.29萬,河南4.72萬,人均GDP值僅有不到山東的65%。河南境內有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交匯,可以借此組織物流北上南下,但現在鐵路和信息早已經“并網”,山東則可以航運和鐵路“雙管齊下”“雙輪驅動”。
1、河南和山東哪里經濟發展更好?
河南雖說經濟發展不錯,但是比山東還有明顯差距。河南屬于省會獨大的省份,優質資源全都集中在鄭州,省會在省內的發展優先級獨一無二,于是就這樣打造出了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但是河南除了鄭州以外,再沒有其他經濟強市可以拿得出手。河南和山東人口大致相當,可人均經濟數據卻相差甚遠,就以去年兩省人均GDP來說,山東7.29萬,河南4.72萬,人均GDP值僅有不到山東的65%,
全國百強市名單當中,河南只有7城入圍,其中5城還都是50名開外。而山東17地市當中有15個入圍全國百強,數量全國第一,此外還是全國百強縣入圍數量第二多的省份,山東省內除了經濟龍頭青島這個萬億俱樂部成員以外,還有煙臺、濟南兩個經濟強市,另外淄博、濰坊、濟寧也都是排名洛陽之前的經濟排名全國前50的城市,除此之外,還有東營這樣人均gdp吊打北上廣的城市,而威海這樣二百多萬人口的小城,人均經濟數據比青島還高,更別說鄭州。
所以相比于河南的省會獨大模式而言,山東的多點開花顯然才是經濟大省的風范,說完GDP再說說收入情況,全國330城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當中,河南省名次最高的是鄭州,全國第58位,在中部六省省會當中排名第5,鄭州也是整個河南省唯一一個進入人均收入百強的城市,排名省內第二第三位的焦作和洛陽近位列第135和第137位。
山東全省人均收入排名在鄭州之前的城市一共有6個,分別是青島26、濟南32、東營36、威海38、煙臺46、淄博49,全省共有9城入圍百強,位居河南第二位焦作之前的城市一共有13個,在全國城市公共預算收入排名50強當中,山東共有青島、濟南、煙臺、濰坊、濟寧、淄博六城入圍,河南則依然只有鄭州孤軍奮戰。兩省經濟規模相差甚遠,人均GDP相差甚遠,人均收入相差甚遠,經濟強市數量相差甚遠,城市財力相差甚遠,如此數據對比之下,除了省會鄭州可以和山東強市正面PK以外,其他城市跟山東諸強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那么兩省之間的對比也就高低立見,
2、山東河南兩省,哪個地理位置相對好一些?
山東肯定要“高出一籌”。地理位置并不是越“偏中”越好,往往是“金角銀邊草皮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河南位于中原,只有大山,沒有海岸線,只能“吃山”,山東雖然“偏居”齊魯。但既有大山又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優良的港口,可以“山海通吃”。河南境內有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交匯,可以借此組織物流北上南下,但現在鐵路和信息早已經“并網”,山東則可以航運和鐵路“雙管齊下”“雙輪驅動”,
3、我是南方人,特別向往鄉村生活,一望無際的麥田和農作物,山東河南哪些地方更合居住呢?
本人覺得山東更適合居住,一個南方人北方天氣那么冷你會習慣嗎?其實我覺得南方也不錯阿,南方也有一望無際的稻田吧就是沒有小麥,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好處!要說一個城市是否宜居,應該是從多方面來考量的,當然除了其他的因素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個人的情感歸屬,河南人可能更多的傾向于鄭州,而山東人則喜歡濟南多一點。
同是作為省會城市,濟南和鄭州的定位是一樣的,當然在發展上個人認為鄭州略勝一籌,近年來,鄭州不僅升級為國家中心城市,還在新區建設,自貿區規劃領事館設立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還有作為鐵路樞紐城市,鄭州的“米”字型高鐵樞紐地位是領先于濟南的。在說說城市綜合實力上,鄭州的GDP總量已經超過了9000億,而濟南是在鄭州之后約為7000億,但是在全省綜合實力上,山東是在河南之上的,因為山東的發展是比河南均衡的,不僅有濟南,還有青島煙臺等城市,都可比擬濟南,而在河南,鄭州市一城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