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隨袋收費”是按量計費的方式之一,也是深圳今后可能探索的方向,但是目前也沒明確要求購買專用的垃圾袋不過因垃圾圍城越來越嚴峻,與其等著垃圾收費的來臨,還不如現在就開始學習和習慣分類,前幾天,我們小區物業還每家送了個垃圾桶,小區下面也開始有志愿者在一旁監督(幫助)。
1、垃圾分類“深圳卷”擬出爐:須購買指定垃圾袋。你怎么看?
垃圾會污染土地,污染空氣,污染水源,危害人類的健康,垃圾分類是實現減量、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能不能做到垃圾分類,直接反映一個人,乃至一座城市的生態素養和文明程度,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應該從娃娃抓起,各個年齡段的學生設計程度各異的教育計劃。
2、垃圾分類“深圳卷”擬出爐:探索生活垃圾費“隨袋收費”,你怎么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深圳啟動“垃圾分類”勢在必行,同時也是越來越近了,目前已處在立法審議階段,“處罰額度”“樓層撤桶”“廚余垃圾拆袋投放”等都是需要廣泛的討論與驗證。其中“隨袋收費”是按量計費的方式之一,也是深圳今后可能探索的方向,但是目前也沒明確要求購買專用的垃圾袋不過因垃圾圍城越來越嚴峻,與其等著垃圾收費的來臨,還不如現在就開始學習和習慣分類,前幾天,我們小區物業還每家送了個垃圾桶,小區下面也開始有志愿者在一旁監督(幫助)!,
3、垃圾處理費怎么交?
2018年7月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鼓勵各地創新垃圾處理收費模式,提高收繳率,目前深圳、東莞等城市已實行垃圾處理費隨水費一并收取的制度,短期內可以彌補垃圾處理費收繳率較低的問題。目前垃圾焚燒行業中垃圾處理部分收入主要來自政府補貼,加上電價補貼,二者合計收入占比約60%,
因此除提高發電效率外,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也將為補貼電價下調奠定基礎。我國自2002年《關于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的通知》下發以來就全面開征垃圾處理費,十幾年來,國內城市的垃圾收費,基本上都是費用固定、按戶計征。從實際執行效果來看并不理想,雖然部分城市建立了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但存在征收標準低、收繳率低等問題,
根據《國內外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評述及其對上海的借鑒》內容顯示,日本根據垃圾產生量計算費用,香港按照垃圾重量或垃圾袋種類向市民收取費用,德國垃圾費由基本費和按量費用來組成,基本費主要用于日常公共清潔、資源回收站的運作(包括有毒、大件垃圾),按量的費用根據垃圾的種類、垃圾桶的大小以及運輸頻率來核算,各地區的收費方式均不相同。
在引入補貼政策后,垃圾焚燒運營的收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由當地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理服務費收入,以及垃圾焚燒發電上網帶來的上網電費收入,上網電費收入:電量方面,垃圾焚燒項目的上網電量由焚燒垃圾的發電量減去自用電量(包含輸電損耗)后得出,而發電量等于垃圾處理量乘以噸垃圾發電量,噸垃圾發電量和自用電量則是影響上網電量的兩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