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誤會廣東人喜歡吃福建人。廣東人并不是什么都吃的,只有新鮮和美味的才會吃,敢吃這方面也不對,比如我家,正宗廣州人,毛雞蛋就只有我媽吃,血唵就只有我爸吃,醉蟹就只有我弟媳婦吃,臭豆腐就只有我弟吃,榴蓮就只有我老婆吃,五星級別的麻辣就只有我吃。
1、為什么廣東人什么東西都吃,還敢吃?
廣東人并不是什么都吃的,只有新鮮和美味的才會吃,敢吃這方面也不對,比如我家,正宗廣州人,毛雞蛋就只有我媽吃,血唵就只有我爸吃,醉蟹就只有我弟媳婦吃,臭豆腐就只有我弟吃,榴蓮就只有我老婆吃,五星級別的麻辣就只有我吃。至于網上流傳的三叫老鼠仔,燙猴腦等等,我只聽說過,卻從沒見識過,外省人為何對廣東人有如此偏見?個人覺得完全是央視春晚強大的輿論導向造成的,改開的時候,粵式飲食文化和省港粵語歌以及粵式管理和服務意識迅速走向全國,引領潮流,引起內地某些文化人內心的不自在,當時我記得引發了一場全國大討論,就是廣東究竟是不是文化沙漠,當然道理是越辯越明的,這場討論終究在如果粵人沒文化,如何取得如此經濟成就的反詰下漸漸消聲,但這種影響至今仍然存在。
大討論的過程當中,有某些酸腐的文化人所編的段子已然大行其道,甚至被兩個小品演員搬上了春晚舞臺,廣東人地上爬的除了四個腳的凳子不吃,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其他全都吃由此而來!除了吃這方面,能夠盡情嘲諷廣東人的還有粵式普通話,幾乎所有的央視節目欄目的主持人都如此,全國各地的演員或嘉賓都多多少少帶口音,比如趙本山一口東北普通話話,朱之文一口山東普通話,還有其他嘉賓一口河南普通話,四川普通話,湖南普通話,等等,主持和觀眾沒覺得可笑的,也不會糾正嘉賓的口音,唯獨廣東人上臺了,稍微有點口音,主持人就會立馬糾正糾正再糾正,引起臺下觀眾爆笑,我常常覺得奇怪,就算有口音,不至于聽不懂吧?需要這么較真的逢讀錯必糾正?這方面做到極致的應該是郭德綱和孟非這對主持搭檔,
2、為什么廣東人吃的是福建人?為什么不吃南京人、北京人、東北人、廣西人、湖南人呢?
只不過當時剛好是碰上了我們廣東人和福建人在一起吃飯,突然被朋友問起,人家才回應了那一句話,我吃福建人的。(即是福建人會結這個帳的)例如你們外省人又說廣東人紅包什么的,我們說紅包是“利市\
簡直址談的話題,我們廣東人誰也不吃,更從來沒有這樣的口頭習慣,那些只不過是人家無意中說的一句口頭話,例如今天你請客吃飯,我不用掏腰包,偶爾間會說一句這樣的風趣話,我吃你的。可是,偏偏這樣的話,被一些網絡有心人,發到網絡上去鬧笑,讓人誤會說,廣東人喜歡吃福建人,事實上誰吃誰,只是一些風趣的逗笑話,(即代表著要你請客,你埋單的意思,而不是什么風俗,更不是什么欺負人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