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清平樂》中的懷吉被放逐西京,從東京到西京好像很遠,其實不然,東京汴梁(開封)距西京洛陽就三四百里。東京汴梁,南京應天府,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歷史上漢代建都長安(今西安),東漢時期遷都于洛陽,因其地理位置,長安在西;稱西京,稱洛陽為東京。
1、宋仁宗時的西京在哪里?
熱播劇《清平樂》中的懷吉被放逐西京,從東京到西京好像很遠,其實不然,東京汴梁(開封)距西京洛陽就三四百里。北宋四京:東京汴梁,南京應天府,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除了北京大名府在河北,其他三京都在河南。說說北宋這四京的來歷,東京:北宋建立初,沿五代舊制定都開封,為東京。東京為什么又叫汴梁呢?戰國時期魏都大梁,隋唐改置汴州,簡稱汴,金元時期一直稱汴梁,
南京:北宋時的南京可不是現在的南京哦!乃河南商丘。趙匡胤曾任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后陳橋兵變,趙匡胤發跡于宋州,國號為“宋”,宋州古為商丘,火正閼伯居商丘,所以宋朝也叫火宋、炎宋,宋真宗時議帝業肇基之地升宋州為應天府,賜為南京。北宋時應天府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重鎮,設有全國最高學府:南京國子監(應天府書院)。
2、歷史上的“西京”指的是哪里?
“西京”一詞原為中國古代京都城市的名稱,歷史上漢代建都長安(今西安),東漢時期遷都于洛陽,因其地理位置,長安在西;稱西京,稱洛陽為東京。有文選著錄《張衡西京賦》佐證,后來即以西京作為西漢王朝的代稱。至唐代,又建都于長安,據新唐書《地理志》一載,天寶二年稱西京,至德二載叫中京,上元二年復稱西京。西京既是漢唐時代我國對外貿易、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壯舉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四海商貿,賓客云集的漢文化都會中心,
在古代歷史上國都以外別設陪都,以于京都以西,有“西京”之稱的地名還有,如:唐代(至德二年~上元二年)的鳳翔(今屬陜西寶雞域),據舊唐書《地理志》之一載。五代后唐的太原,據五代史《唐莊宗紀》之四載,五代晉漢周的洛陽,據五代史《晉高祖紀》之三載。宋代的洛陽,據宋史《地理志》之一載,遼代的大同,據遼史《地理志》之五載。
3、中國古代北京、南京、東京、西京都是現代的哪個城市?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有著悠久而延綿不絕的歷史,在中國的漫長歷史中,許多朝代興起、衰落,直至覆滅,而許許多多的城市也就因此被賦予過首都的職責。為了表示都城的地位,許多首都城市都曾被命名為“京”,如周朝首都鎬京、遼國都城上京等等,不過,大部分被命名為“京”的城市都因為后來的朝代更迭等因素而失去了首都地位,從而被改成了其它的名稱。
如曾經短暫作為后金首都的盛京,就因為清朝遷都北京而成為“留都”,并改名奉天,此外,隨著朝代領土、統治者想法和發展條件差異,不同時期的北京、南京、東京、西京也有不同,那么,不同時代的它們是現代的哪些城市呢?我國從西周開始,便實行一種名為“復都制”的首都制度,所謂復都,其實和成語“狡兔三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各王朝通過設立和營建多個首都,在出現變故時能夠有兩手準備,在我國歷史上,多次存在“兩京”、“五京”等情況,筆者姑且按照時間順序說一說,首先是周朝,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后,便以鎬京為都,也就是今陜西省西安市的長安區一帶。不過,新生的政權對東方控制力較弱,于是武王便謀劃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營建東都,周公東征后,建立起了東都,并將之命名為“成周”。
這樣,周朝便有西京鎬京和東京成周,漢朝建立后,位于今西安市的長安成為首都,但東漢建立后,光武帝劉秀遷都洛陽,此后東漢的人們便將首都洛陽稱東京,而舊都長安則成為了西京。漢朝滅亡,曹丕建立魏國,并“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于是長安依舊是西京、洛陽變為中都、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的鄴城成為北京,位于今河南省許昌市的許昌成為南京、位于今安徽省亳州市的譙則成為了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