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武漢的醫療水平要高得多。與其說湖北的教育厲害,不如說是武漢的教育厲害,不管是中學還是高校,基本上知名的都在武漢,武漢墨水湖,秋天到了武漢的小生活,飲食購物,居住,交通我在武漢一般去學校吃,大學太多了,隨處都可以找食堂,或者是各產業園,設計院的食堂,全都是年輕人。
1、為什么有人說武漢的教育、科技、經濟和醫療比周邊強大?
武漢市的武昌區在清朝末年就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執政政府規劃的一個復興新區(集教育,工業制造,醫療,交通物流,農貿產品,時政咨文,國防軍工),那時候是為了重振興國,壯大滿清政府的一個重要決定,可見那個時候武漢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這也是民國時期孫中山為了推翻滿清王朝為什么選擇在武昌的一個重要原因,與北京一北一南的對持有一曲同工之妙,進可攻退可撤之,
2、深圳、武漢、長沙這三個城市,教育和醫療各自有哪些優勢呢?
深圳的醫療不斷沒有優勢,反而差到極點。看病難已經嚴重的困擾著人們,僅僅就是北大醫院略為要強一點,也只有我們武漢一般三甲醫院的水平,但是掛號非常的難。相比之下武漢的醫療水平要高得多,象同濟,協和醫院和中心醫院等等這些在國內也算頂級醫院,看病非常的容易。還有很多三甲醫院,二級醫院都能很好地方便的為病人治療服務,
3、武漢這個城市怎么樣?適合居住嗎?
在武漢2度寒暑,一直住武昌,其實我也喜歡漢口江灘一帶,但是我就懶在了武昌沒動窩。武漢三鎮,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平的,見不到什么山,武漢有座長江大橋,比較出名的,但實際上現在有好幾條的了,以前的叫長江一橋,之后的叫,叫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長江上有七八座橋。你到漢口可以坐船,可以坐車,你也可以從橋上走過去,橋墩上有電梯,你如果上電梯,可以下去,下去哪呢?下到長江,
長江一片江灘,是灰黑色的,江水有時黃得像黃河,但江面很寬。坐船呢,往江對岸大約20多分鐘,從江灘上沿著大鐵橋走下去,再上船,上船再到對岸,武漢江灘,長江水位上漲夏冬兩季并不長,春秋有春有秋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這個比較二字是相對于重慶來說的,反正沒啥風,武漢都是湖,大湖小湖,天氣熱就蒸騰,走到街上就想光膀子,公交車上特別多的人,居然有不帶空調的,為啥不帶空調,因為便宜1塊錢。
冬天的時候,象在冬天里,用冰箱里凍2小時的濕布,貼在身上那種感覺,但你卻看不到冰,冬天的公交車也特別多的人,不用空調也特別熱,本來1個人的地方能擠3個人,擠時間長了都瘦了,感覺。后來,我在武漢乘公交都盡量到起點站去坐,不過那也得搶,有一次被兩個大爺從左右搶上來,把我給擠掉了!夏冬兩季并不長,一轉眼就過去了,
湖邊都是嫩綠的時候,冬天就過去了,春天來了;當湖水平的時候,秋天就來了。武漢墨水湖,秋天到了武漢的小生活,飲食購物,居住,交通我在武漢一般去學校吃,大學太多了,隨處都可以找食堂,或者是各產業園,設計院的食堂,全都是年輕人,在食堂里吃飯有的是打飯稱重的那種,有的是按份算,武漢的經濟感覺非常的有活力且發達,去產業園或寫字樓吃飯時,每天都是滿滿的。
武漢也特別多的大商場,為什么這么多?武漢的人多,千萬級人口的大城市,武漢的早餐品種很多,但我更喜歡蛋酒,湖北魚米之鄉,盛產米酒,早餐用孝感米酒煮蛋(說是米酒沒度數),很舒服。平常買菜吃飯來說,武漢的物價很平易,讓人感覺有性價比,挺舒服的,武漢的房價我在那時6000左右,現在好像也不高,因為武漢地方特別大,全是平的,除了湖里不能蓋之外,到處都能蓋房子。
武漢是我見過的交通最為方便的地方,高鐵通達,省內各城市都通高鐵,想玩的時候可以去宜昌,從宜昌那看,隔著江,就是四川了,可以坐這里坐船進入四川了,居住在武漢,你若閑逛,武漢總有可以玩的地方,有歷史,有古巷有人文,不用列出123來,因為太多了。年輕的不愁戀愛的城市,包容的城市武漢是個年輕而又有活力的城市,這當然不是指公園里,當然,公園里的年輕人也多,武漢有好多大學生,頗有躍動的氣息,每年在武漢就業的年輕人以百萬計,所以武漢的夜市酒吧小吃街咖啡廳特別的多,也特別的潮,是的,武漢即土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