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茂名的地名以及以下歷史資料所說的1958年前的茂名,實際大致相當于現在的高州管轄地區。潘茂名與的茂名則有著深刻的歷史緣由,一個地方命名是最能反映這個地方的歷史底蘊和追求,茂名水東的濱海公園就真是以“中國第一灘”這個名來命名過的。
1、廣東惠州、江門、中山和茂名的城市GDP排名如何?你怎么看待它們未來的發展?
這幾座城市里面,惠州的條件最好,發展前景也最好。中山其次,江門再次,茂名最后,惠州的GDP今年突破4000億,排廣東第五,得益于惠州的各種優勢,惠州的排名應該會持續上升,超越東莞佛山也不是不可能。中山的GDP接近4000億排廣東第六,中山的劣勢比較明顯,土地面積小,產業層次低,人口素質低,房價高昂,不過中山的區位是相當好的。
不過中山的GDP從長遠看必然后落后于珠海湛江汕頭等地,畢竟發展空間小,并入珠海是最好的出路,茂名的GDP號稱今年可以突破三千億,排廣東第七,但是最假水分最大。茂名銀行存款才兩千來億,況且茂名人口最多,八百多萬。珠海人口160來萬GDP兩千多億銀行存款就七千三百億了,惠州銀行存款突破六千億,中山五千多億,江門也接近五千億,
所以,茂名經濟最假,發展前途也最暗淡。江門呢,GDP2500億左右,排廣東第十左右,不過江門是一座很神奇的城市。江門改革開放前歷來都是廣東的最富裕的地方之一,1992年的百強縣下轄五縣全部入選,江門又是一座靠近廣深港澳珠海等中心城市的城市,又沿海沿江,近一萬平方公里,幾乎是六個中山,而且全部是平地丘陵!可是就是發展不起來,還連年倒退!江門已經從廣東經濟第三城淪落到第13城,按照這樣的趨勢,江門居廣東倒數前列也不足為奇。
2、茂名的名片是什么?
8月13日,歷時三個月評審的“茂名十大文化名片”正式揭曉,與此同時,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茂名市委宣傳部、茂名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廣東省文化學會承辦的“省社科專家話茂名文化名片”也閃亮登場。活動現場,專家們對好心湖、冼夫人、茂名石化、電白沉香、信宜玉雕、古荔貢園、化橘紅、茂名年例、潘茂名、浪漫海岸“茂名十大文化名片”逐一點評,并為如何擦亮茂名文化名片把脈支招,
冼夫人傳遞好心潘茂名懸壺濟世茂名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在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中,先后提煉出了冼夫人文化、石油文化、荔枝文化等地方特色鮮明的城市文化品牌。“茂名十大文化名片”評選活動僅僅十多天的網絡投票,就吸引了140多萬人投票,訪問量超過200萬人次,彰顯其鄉土文化魅力,周華在致辭中表示,茂名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既是“嶺南圣母”冼夫人的故鄉、冼夫人“好心精神”的發祥地,又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全國十大水果生產基地之一,還有眾多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地方民俗文化以及代表茂名城市形象的標志、品牌,對其蘊含的文化內涵都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和宣傳推廣。
茂名史上曾稱潘州,得名于原籍高州市根子鎮的晉朝道家名士潘茂名,以歷史名人命名的地級市,為國內孤例,千余年前,潘茂名便以中國古代煉丹術煉制藥物,贈施黎民,消除瘟疫,事跡傳開后,朝廷以潘茂名姓名設高州為潘州建茂名縣。上世紀70年代,茂名成為國家石化戰略基地后,升格為地級市,“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茂名另一名人冼夫人的影響力已超越國界。
冼夫人又稱冼太夫人,出身百越大族,與梁朝的高涼太守馮寶和親后,歷經梁、陳、隋三朝,一生致力于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冼夫人生前身后歷朝俱被封謚,民間尊稱她為“嶺南圣母”。周恩來總理稱贊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在海南民間及東南亞等地,均建有冼夫人廟,其中茂名地區的冼太廟超過200座,高州的冼夫人廟被視為嶺南百越祖廟。
2014年“冼夫人信俗”正式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好心湖”若西湖“古荔貢園”開新花以冼夫人名言“唯用一好心”命名的茂名好心湖景區,是茂名石油文化的典型印記。1958年,在此地開采南方最大的油頁巖露天礦,提煉石油,茂名的石化城文化由此開始,在承載茂名輝煌的石化產業歷史的同時,所遺留的絕大礦坑也亟待生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