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一日三餐對多數人來說是正常的事情,但對火車司機來卻是一種“挑戰”,尤其是貨運火車司機?;疖囁緳C跨局調動不是不可能,需要接入方鐵路局接收,有具體單位接收你這個人,由對方發函過來,雙方人事部門互相協調,至于火車司機跨局調動后能不能在新單位直接上崗,仍然干火車司機,立既上崗,用舊證取代新證,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雖然鐵路技規全路是一致的,但鐵路行規各鐵路局由各鐵路局自己制定,而且各鐵路單位的站場設備不盡相同,機型不一樣,鐵路信號和牽引縱斷面也不一樣,這些必須要從頭開始學習,理論,規章,操縱,實作,故障處理和排除,都必須從頭考試,而且還要跟車看道三個月,及格后新的火車司機駕駛證到手了年審合格了才能正式上崗單獨牽引列車。
1、火車司機這一職業怎么樣?
怎么說呢?我曾經是一名火車司機,開過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那個時代,火車司機是很受人尊敬的職業,被稱作離地三尺活神仙,火車司機工作是很辛苦,需要燒煤,很臟很累,但心情很舒暢。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的蒸汽機車變為歷史,我們開上了內燃機車,工作條件和環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電力機車,高鐵司機工作環境在外人看來簡直是神仙般的待遇,但是愿意干這個工作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
我們這里甚至出現青黃不接,斷層的問題,司機嚴重缺乏,年輕人不愛開車,年紀大的勝任不了高強度的工作負荷和各種要求。什么原因呢?這和我國大環境不無關系,大學生開火車許多年輕人認為大材小用不愛干,認為屈才,而高科技的加入要求火車司機必須高文化,高素質,另外,火車司機屬于倒班職業,沒年沒節,24小時工作,規章制度多,要求嚴格,再加上很多家長不希望孩子工作辛苦,而孩子也不愿意吃辛苦,造成火車司機人員匱乏,我們這里甚至出現年輕人想方設法不開車,而上年紀的人去開車的情況。
我想,如果你能承受漫天飛雪,寒風刺骨在零下二、三十度,甚至更低的嚴寒下半夜一兩點鐘起床出乘;在萬家燈火,歡歌笑語,鞭炮齊鳴喜迎除夕的時刻踏上征程;在零上30多度高溫下檢查機車;在狂風暴雨中指揮機車出庫掛頭;在四五十度高溫的機械間里巡檢;在機車監控面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指導司機嚴肅認真,嚴格監督指導下工作;如果你能承受這些,火車司機這種職業還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2、男朋友是火車司機,父母不同意,火車司機真的沒前途嗎?
我出生在農村,當年我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進了鐵路的一所中專。報到的時候我兜里只有十一塊錢,連學費都交不起,校領導給我免了各種費用,還讓我去校食堂幫工,就這樣捱過了四年。畢業分配到了鐵路機務段,工作是司爐工,最初的日子里,我也一度產生了疑惑,天天造的灰頭土臉,累的精疲力盡,難道說這輩子注定要扛著鐵鍬走完一生嗎?我不甘心。
我是同期參加工作的人中最早一個熟練掌握“五五循環投煤法”的,別人休班或者逛街、下館子、玩臺球、看錄像,而我休班就直奔段教育室去練習投煤,整整兩載的寒暑春秋,揮汗如雨、寂寞如斯,直到我鍬下的煤塊在不停的滾動中被盤成圓圓的煤球,也就是那一年,我參加局級技術比武,自己抗著一把鐵鍬拿到了第一名,破格錄用為副司機。
和我媳婦的相識是在火車車廂,她那時是地方糧庫的一名會計,我穿著一身半新不舊的鐵路作業服便乘,我倆坐對面,走了一道也嘮了一道,當時她對我的職業還挺崇拜,覺得男人就應該干這種馳騁天地、鐵馬雷鳴的活。之后我們就開始戀愛了,她的父母知道后也是百般阻撓,因為當時社會流傳著“遠看要飯的,近看機務段的”“好女不嫁跑車郎,一年四季守空房”之類的言語,
確實,工作環境惡劣,休息時間少是實情,可生我養我的農村父母、我的弟弟、妹妹哪個月不是翹首期盼著我的匯款呢,當時的我除了這份工作外什么都沒有,我對她沒有隱瞞這些,也提出了分手。而我媳婦不管不顧的,在只有幾樣二手家具租來的小平房中,在我農村家里近乎寒酸的幾桌酒席中和我結婚了,我媳婦的付出,我這輩子都償還不了!那時候跑貨車,深更半夜到家是常有的事,我媳婦迷迷瞪瞪的爬起來給我熱飯熱菜,她上班走了也不忘給我裝上飯盒。
后來有了小孩,她更是忙里忙外,操持生活,我當時除了工作還要抓住任何空隙時間背各種規章、背機車構造,背畫機車電路圖,準備參加轉型提職考試。她的支持加上我的努力,我考上了司機,機務段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沒開過火車的人很難提職,我在司機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尤其在機車轉型期間,憑借自己過硬的技術業務素質,很快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