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匆匆趕來,也有多少人悄悄離開,他們的故事,平凡卻扎心。深圳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線城市,很多人的夢想在這里實現,也有很多人的夢想在這里破滅,深圳常住人口大概200多萬,就是那些已經是深戶的人群,流動人口1200多萬,就是沒戶口在深圳打工的,想想還有多少人沒有居住證不覆蓋的。
1、深圳月薪過萬的人有多少?
一說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萬元月薪在這里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水平。的確,深圳的薪資待遇在全國是一流水準,月薪萬元的占比居全國前三,但是這座萬元月薪滿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為深圳高端企業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現狀。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見,萬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約只有100:1,月薪3萬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雖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萬元級別的高達到近20%,月薪3萬以上的占比高達2%,這這意味萬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萬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現了斷崖式薪資差別的情況,就是說四五千的是基層,一萬的也是基層,一萬的都不相信我這薪資都基層了,怎么還會有這么多四五千的?那當然就是行業不同所導致的,就像軟件行業基層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層一個待遇?不論服不服,多個統計機構的統計結果也都是如此,月薪萬元占比2成已經是往多了說,別把高薪城市的現狀當成神話,更不要總拿“我身邊都XXX月薪”,每個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萬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這個水平,這是由你所處行業和所在環境所決定的,
2、問一下有多少人在深圳工作,過得怎么樣啊?
在深圳的朋友們現在都過得怎么樣?深圳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線城市,很多人的夢想在這里實現,也有很多人的夢想在這里破滅。有多少人匆匆趕來,也有多少人悄悄離開,他們的故事,平凡卻扎心!合租雖不開心,但卻是無奈之舉,雖租房不如意,但我還想待深圳,也是在這個屋子里,北方姑娘小醬第一次看到了會飛的蟑螂,嚇得直接從椅子躥下又蹦到床上,瑟瑟發抖。
3、今年深圳有1700多萬人,人口增加了不少,為什么有人說深圳人少了?
深圳長期以來實際居住人口是高于1700萬的,現在深戶好入,很多人只是在深圳掛了個名頭,在深圳高消費壓力下,以前那些所謂黑戶不交社保不找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也少了,要證據其實很簡單,工廠少了,消費人群也少,長期不出門那群人走了,剩下的企業都不包吃住,年紀大的八零后九零后現在沒辦法咯拖家帶口了,然后在高房價高租金壓力下大家都往遠了租房,特別是租坂田,觀瀾,大浪,石巖,龍崗甚至光明,每天幾百萬從南山福田羅湖回去,早上又通過地鐵,公交,擠回來,沿途人越來越多!不擠才怪!就跟呼吸一樣,關外是睡城,關內是加班城!看著人多其實就是深圳市內的人口大遷徙,小春運,白天把幾百萬人搬關內或附近,晚上再送回去,你說擠不擠?[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4、深圳為什么有這么多潮州人?
首先,想糾正一下題目的提法,“潮州人”改為“潮汕人”更l恰當些。因潮汕是對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三個地級市的統稱,潮汕人,是歷史上從中原南下,經福建后進入粵東地區的漢人后裔。潮汕人以善于經商而名揚海內外,被泰國國王稱為“東方猶太人”,那么,深圳為什么成了潮汕人聚集之地呢?我歸結為下面三個原因:(一)勇于闖蕩的海洋性格。
潮汕地區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到三分田,因此,在老家很難過上好日子,只能被迫往外闖,以求闖出一條生路,“凡有潮水處,必有潮人,”東南亞各國,港澳,澳大利亞,歐美成了紅頭船的目的地。八十年代初,鄧公南下廣東,唱響了春天的故事,開放改革的頭炮打響了,深圳要辦經濟特區!雖然那時的深圳還只是個小縣城,但頭腦靈活的潮汕人,卻從那一片草莽之中,預見到不久的將來,將出現一片高樓大廈!那時的市委書記吳南生也是個潮汕人,他給老家的縣市領導打招呼:每縣派出IO萬人的建筑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