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就越要增加“疏”和“導”的分量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我們做家長的,培養孩子習慣,要把握一個原則: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4.及時恰當的評價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每一個階段就像一次小小測驗,需要得到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才能增強孩子習慣培養的參與程度,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平時,我們應該如何幫孩子在最好的時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呢。
我們做家長的,培養孩子習慣,要把握一個原則: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要讓孩子從小到大要養成各種各樣的習慣,我們在孩子還沒形成習慣前,就要注意糾正和引導孩子多形成好習慣。這就是多“塑造”。因為這樣容易。但有時一留神孩子形成了許多不良習慣,等家長意識到時,要想改,這就難了許多,這就是“改造”。小學階段除了要繼續管、教以外,也要重視疏和導,做到管、教、疏、導同時并用;孩子越是長大,管和教就應該逐漸減少,而疏和導就越來越處于重要地位。孩子越大,就越要增加“疏”和“導”的分量
在家庭里面可以考慮從以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1.日常生活的洗手、洗臉、收拾整理房間,這個可以定期進行;2.孩子的閱讀能力,父母需要一起參與;3.父母在做有趣的事時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與,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4.家庭里面的事,特別是吃飯、菜類上選擇,可以適當引入孩子的意見;5.服裝搭配,對于孩子的衣服穿著,在出行不同的場合時,父母可以分析場合的特點,需要注意事項,再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之后讓他們自己選擇
3、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平時,我們應該如何幫孩子在最好的時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呢?1.立規矩所謂無規則不成方圓。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之前,一定要跟孩子立下規矩,哪些事情必須做,哪些事情不能做,2.堅持不懈,嚴格要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作為父母應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父母先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這樣對于善于模仿的孩子來說必然受益匪淺,3.施教者言行一致這個主要是各家長要跟家里的長輩們溝通清楚。一般家長對孩子還是比較受得住孩子的撒嬌跟小任性的,但是長輩們對于孫輩就很容易遷就了,變得沒那么有原則,4.及時恰當的評價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每一個階段就像一次小小測驗,需要得到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才能增強孩子習慣培養的參與程度。建議家長對孩子的肯定和鼓勵選用口頭鼓勵,而不應當都選擇物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