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電瓶車也多,小而靈活快捷的電瓶車也緩解了地鐵壓力,減少了交通擁堵。蘇州目前只開通了1/2/4三條地鐵站,如果2019年12月3號線開通運營,2021年及以后年度5/6/7/8號線和S1線(經過昆山對接上海地鐵)陸續開通,蘇州的地鐵運輸功能會進一步提升,出行會更加方便,但整體不會像北上廣深那么擁擠。
1、蘇州地鐵四期規劃方案?
近日一份《蘇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建設線路方案(征求意見稿)》在網絡中爆出。根據《蘇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35)》初步成果,新一輪建設規劃擬申報實施4條軌道交通線路,分別為9號線、11號線、12號線、14號線,總長161.4km,干貨多多,重點內容如下,研究背景為:蘇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35)按照網絡中流傳的征求意見稿,第四期規劃建設規劃建設線路分別為9號線一期、11號線一期、12號線一期、14號線一期,共91個站點,總建設里程長度為161.4km。
9號線一期(新區繡品街-園區勝浦路)9號線一期為東西向快線,覆蓋新區科技城、南大校區以及園區勝浦、滿足新區強烈需求,分流一號線客流,9號線一期全場61km,共設26站,其中16站為換乘站。我們之前也發過一篇文章,講到科技城會有地鐵經過,這么一看應該是屬實了,而且9號線的終點是勝浦,科技城人民和勝浦人民盼地鐵久矣,若這份網曝資料屬實,終于要圓夢了!擬建設路線如下:11號線一期(新區玉山路站—吳江蘆蕩湖濕地公園站)本次擬推薦建設11號線一期為新區玉山路站—吳江蘆蕩湖濕地公園站。
串聯新區生態城、科技城、楓橋片區、獅山片區、古城區、吳中城市副中心、吳江松陵片區、吳江南部新城等城市功能片區,覆蓋沿線南大校區、市政府及體育中心等大量客流,填補吳江松陵南北向軌道交通服務空白,擬建設路線如下:12號線一期(相城盛北街—園區獨墅湖)本次擬推薦建設12號線一期走向為相城盛北街—園區獨墅湖,長約37.3km,設16座車站,設一段一場。
串聯北橋、蘇相合作區、高鐵新城、城鐵綜合商務區、湖東CWD、月亮灣及車坊等城市功能片區,覆蓋國際會展中心等重要城市功能中心的客流,彌補蘇相合作片區及北橋片區軌道交通服務空白;串聯蘇州北站、園區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服務于沿線客流快速對外交通出行需求,促進了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擬建設路線如下:14號線一期(黃埭站—同里東站)本次擬推薦建設14號線一期路線為黃埭站—同里東站,南北方向,長約45.5km,設29座車站,設一段一場,
串聯了望亭片區、黃埭片區、黃橋片區、姑蘇核心區、石湖景區、太湖新城及吳江經濟開發區等城市功能片區,強化核心區至相城、吳中、吳江的直接聯系,覆蓋了市政府、同里古鎮等重要城市功能中心的客流,彌補望亭及同里古鎮的軌道交通服務空白;兼顧蘇州市區與碩放機場的聯系需求,促進蘇州無錫一體化發展;擬建設路線如下:從網曝的第四期規劃建設來看,這次規劃引入東西向快線,促進市域一體化發展,支持重點戰略地區的發展,完善中心區骨干網絡,加強對樞紐的銜接,鞏固和強化蘇州市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地位。
2、蘇州號稱千萬人大城市,為什么感覺地鐵人流量少?
到過東南沿海所有地級市(因工作關系,北京上海都有長時間呆過),也到過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所有省會城市和大部分地級市,從1998年到2008年,在深圳(關內4年多,關外5年多)呆了10年,2008年舉家來到蘇州,到蘇州也有11年了,本人根據個人經歷,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純屬個人觀點,如有出入,敬請諒解):1/蘇州一城四核(吳中吳江只算一核) 4個縣級市,經濟發展均衡,美景到處分布,宜居環境都很優,工作和居住地相對較近,這樣減少了市民出行的概率,也減輕了上下班交通造成的擁堵。
2/蘇州經濟發達,居民比較富裕,家庭轎車已經普及,很多家庭擁有2部或以上,上班開私家車非常普及,出行也首選開私家車。因為道路規劃建設比較超前,非高峰期基本不存在堵車,這樣減少了地鐵出行,3/公交系統特別發達方便,一方面表現是全:包括公交,有軌,地鐵,城際列車,高鐵,動車,公共自行車,出租車,滴滴網約車等,構成了一個立體流動的交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