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燴面確實是好吃,但是光是有錢也不一定能吃上,因為都是要糧票的,四兩一大碗的燴面,4毛3分錢,4兩糧票。店內墻壁上掛有每種面的配料表,記得最清楚的是,每碗中羊肉是1兩3錢,以及面的重量,各種配料菜的重量當時的燴面館除了燴面,別的均沒有,即使如此,每到飯點仍是人頭攢動,而且還是需要自己去端飯的,后廚是一長溜的煤火灶,十幾口炒鍋冒著熱氣不停地下面、出鍋,忙得很呢。
1、在深圳的河南燴面館,除了丁記燴面,還有哪家好吃?
哈哈哈哈哈!做為一個游蕩二十年的游子,我來說兩句,在外奔波,辛苦的不是累,委屈的不是罪,最最難過的是:吃不到家鄉味!來深圳也有近十年了,一看到北方餐館、河南燴面,那是十足的親切感。但是,很遺憾,沒有遇到一家像樣的家鄉飯,這不前兩年去南山,偶遇南山醫院對面的丁記燴面,一頓飯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好吃啊。羅湖到南山,不近也不遠,但也不能天天去南山吃飯啊,怎么辦?聽說丁記又在1983開了一家店,那就趕緊的在附近找房子,往中絲園里搬,
2、在河南,你們吃過的最大分量的燴面有多大?
真實體驗,有一次去平頂山出差,火車是下午的,早上睡到9點實在無聊,感覺身體也特別緊,于是決定走到火車站,差不多10公里路程,走到一半實在太餓了,就看到旁邊搭的簡易棚賣燴面的,附近很荒,都是蓋房子的,好多農民工在這里吃,于是我也去吃了。結果上來的時候,你能想象么,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燴面碗,里面下了得有6.7片燴面,碗口得有15公分撐死了我,
3、你吃過正宗的河南燴面嗎?感覺味道如何?
三兩一碗的,3毛4分錢,3兩糧票,還有二兩一碗的面,是2毛3分錢,2兩糧票。而且店內墻壁上掛有每種面的配料表,記得最清楚的是,每碗中羊肉是1兩3錢,以及面的重量,各種配料菜的重量當時的燴面館除了燴面,別的均沒有,即使如此,每到飯點仍是人頭攢動,而且還是需要自己去端飯的,后廚是一長溜的煤火灶,十幾口炒鍋冒著熱氣不停地下面、出鍋,忙得很呢!到八十年代初,有附近辦事處為解決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在北邊不遠的民主路中段路西開了一家叫作\
七十年代前,鄭州的合記燴面館是在東河陽街南頭與西大街交叉口,也就是現在的天然商廈那塊地方。因為人民路從太康路一直向南開通到二七紀念塔,合記搬到了向西100多米,當時叫作解放路的路北邊,旁邊即是二七公安分局,即現在的華聯商廈的南邊,當時的燴面確實是好吃,但是光是有錢也不一定能吃上,因為都是要糧票的,四兩一大碗的燴面,4毛3分錢,4兩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