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柳園路338號,南接柳園路,北接半邊街,東臨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西有繡花巷。它建于明朝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后來有許多被廢棄和易手。1953年,蘇州市人民政府決定修繕柳園,此后一直不斷修繕。留園與蘇州的拙政園、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亭臺樓閣,奇石畫廊,園林的綠意和一池碧水,讓景色非常精致。
留園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是“太仆寺邵青”徐太師的私家園林。當時叫“東園”。在清乾隆末年,它被劉舒收購。擴建后改名為“涵碧山莊”,取名“柳園”。清朝光緒初年,當官的盛康買下了這座園林,改名為“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一園四景,山水、田園、山林、園林。中部以水景(小池塘)見長,小池塘周圍有亭子、遠翠閣、曲溪樓等。東方,曲園回廊建筑勝。有十幾個建筑草圖,比如好晴好雨好雪的亭子,林泉的亭子,觀云樓。云頂峰(太湖石)、楠木寺和被稱為“留園三寶”的魚化石都在東面。
5、《留園》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四大名園之一!簡介柳園是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占地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這座花園以其精美的建筑藝術、宏偉的大廳和各種庭院而聞名。太湖石為云之峰,有“山林不出城墻”之趣,其建筑空間處理精巧,造園者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形成富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著名的建筑空間藝術處理典范。現在花園分為四個部分,東邊的建筑,中間的景觀花園,西邊的假山和北邊的田園風光。
園中的亭臺樓閣、奇形怪狀的畫廊,加上綠意盎然、清澈見底的水池,讓風景一步步變得更美。在這里,你可以體驗到一種介于風景和花園之間的平淡氛圍。留園,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是“太仆寺邵青”徐太師的私家園林。當時叫“東園”。在乾隆年間,它被劉舒收購。擴建后改名為“涵碧山莊”,取名“柳園”。清光緒初年,官紳康生買下此園,改名為“留園”。
6、蘇州留園好玩么蘇州留園玩多久合適景點介紹柳園位于蘇州長門外,原為明朝嘉靖年間太仆寺大臣徐太師的東園。公園里的假山是由著名的疊石藝術家周所造。清朝嘉慶年間,劉舒重修故里,取名涵碧樓,又名柳園。它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者的高超技藝和智慧,以及江南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和特點。景點建設: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一園可賞山水、田園、山林、園林四種不同景觀:中央水景;東方回廊;北方農業之光;西城怪山。
空間處置:留園以其獨具匠心的風格和集自然、放自然于一身的精湛建筑藝術而享有盛譽。建筑藝術獎:留在園內先看建筑。留園以其獨特精美的建筑藝術而聞名于世,層層建筑群,建筑空間變化無窮,相互隱露,疏密有致,虛實相間,開放舒適,令人嘆為觀止。主要景點:1。云頂峰留園中的云頂峰,是太湖中獨一無二的奇石,集“薄、皺、漏、透”四絕于一身。相傳這塊奇石還是宋末花石類的遺物。
7、留園前身東園有哪些特色?1593年,明朝太仆寺年輕官員徐太師歸田后,在蘇州金閶門外修建了一座園林,稱為東園,就是留園的前身。徐太師能夠修建東園,與他的為官經歷是分不開的。早在1580年,41歲的徐太師考中進士,被授予工部主事的職位。后來晉升為工業部博士。后來,明神宗修建了壽陵,徐太師被派到工地管理壽陵的建設。這一時期的修陵經歷,為徐太師日后修建東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徐太師退位回到家鄉蘇州后,對世事漠不關心。1593年,他開始專心建造東花園和西花園。西園是佛寺,后被稱為莊潔法寺,東園是花園,是留園的前身。因徐太師仰慕范仲淹,取岳陽樓之意,故將主題公園內的主體建筑命名為后樂廳。然而,后樂廳被破壞了,后來在劉舒是花園的主人時,它被擴建成了“傳經廳”。盛康為園主時,因文徵明收藏奇石,改名為“吳鳳先山堂”。吳鳳先山亭位于大門的北面,是留園中最大的建筑。因吳鳳先山亭的梁柱均為楠木,又稱楠木廳,故有“江南第一廳”的美譽。
8、留園——長留天地間劉珊園林,住在天堂和人間/周國華周國華中國觀賞石。3中國觀賞石。3留園即史明園,園主是萬歷太仆寺年輕官員徐太師。徐太師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卻被彈劾罷官。一氣之下,他從此“全是戶外事務,有益于花園”。他建了東園,接管了西園。東園是留園的前身,留園里至今還能看到“東園”的牌匾。
東園清嘉慶年間為吳縣東山人劉舒所有。因園內竹色清冷,波光明澈,多植白松,故改名涵碧莊,又名“花步小樓”。同治年間,常州盛康購置、擴建、翻新,比以前更美。因前園主人姓劉,故俗稱柳園,是康乃馨仿園的例子。取其聲而變其性,改名為“留世”。俞樾寫《留園》,稱之為“吳名園之冠”。留園在留園路上,留園得名。
9、蘇州園林中留園和拙政園哪個好玩?拙政園比較好玩,但不同的是留園面積比拙政園小,游客相對較少。拙政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明代四年(公元1509年),御史王因仕途失意回鄉,以大鴻寺舊址建拙政園。他邀請了當時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吳派代表人物參與布局設計,歷時16年,最終建成了這座天然寬敞的江南園林。
“原來的拙政園是宋元時期高古的園林風格。雖然歷經多次整修,但仍能依稀辨認出典雅古樸的氣息,這也是拙政園最珍貴的亮點,五百年間,拙政園的命運幾經變遷;園中景色隨其變化,卻優雅如初。亭臺樓閣、回廊、小橋流水、參天古樹;拙政園與頤和園齊名,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拙政園布局疏密自然。整個花園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園內主體建筑大多依水而建,高低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