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戰斗力很強,清朝八旗的野戰是強項,明軍的野戰是弱項,名稱:晉松戰役地點:錦州嵩山時間:1639年2月-1642年4月,第二,明軍士兵普遍厭戰怕戰,明朝其他將領:楊、唐統、祖大壽、吳三桂清朝其他將領:吉爾二郎神、多爾袞、多多等晉松戰爭,又稱松錦之戰,是皇太極發動的。
名稱:晉松戰役地點:錦州嵩山時間:1639年2月-1642年4月。參與者:明清兩代。結果:明軍大敗。參與者兵力:明軍約23萬,清軍約13萬傷亡:明軍53783,清軍約1.4萬。主要指揮官:明軍洪承疇,清朝皇太極的結果:明朝遼東防線只剩下山海關和寧遠。明朝其他將領:楊、唐統、祖大壽、吳三桂清朝其他將領:吉爾二郎神、多爾袞、多多等晉松戰爭,又稱松錦之戰,是皇太極發動的。明清雙方從崇禎十二年各投入十萬以上兵力。
明朝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明清兩代的實力換位。如果明朝足夠強大,即使軍隊戰斗力下降,也會采取堅守的方式,然后伺機侵占清朝,從而掃清國家的墻角,時間久了損失慘重。那崇禎為什么要催促洪承疇行軍呢?還是因為錢。而此時的清朝卻從未停止過戰爭的車輪,平了朝鮮,滅了察哈爾,數次入關,表現出了強大的戰爭后勤能力,這是明朝所不具備的。有些人經常稱滿族為漁獵民族。事實上,滿清已經在東北開墾了大量土地。東北土地肥沃,待開墾面積廣闊,只要人力資源到位,惠農政策得當,國家一定會富強起來。
3、 松錦之戰中,明朝關寧軍主力為何會慘敗清軍呢?有兩個原因。一是指揮失誤,清朝八旗的野戰是強項,明軍的野戰是弱項。崇禎皇帝和兵部尚書陳新甲讓洪承疇主動出擊,無異于以卵擊石,第二,明軍士兵普遍厭戰怕戰。清朝的八旗戰斗力很強,洪承疇的明軍部隊是陜西人,他們在陜西打仗是為了保衛家鄉。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去遼東打仗,但是他們沒有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