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一直走在中國武器制造的最前沿,帶領眾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引領中國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他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學習的先驅,他一生熱愛自己的祖國,想為它做一輩子的事,百年中國容閎在美國哈德福德西郊的杉山公墓,那里長眠著一位來自中國的老人。
雜交水稻解決了世界人口和糧食短缺的問題,緩解了人口和糧食之間的矛盾,造福了世界人民。青藏鐵路,把護城河變成通途;把火車放在世界屋脊上。三峽工程為世界水電站建設樹立了榜樣。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奧運夢,舉國歡騰,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六年前,“神五”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夢;四年前,“神六”巡天,望千河;2008年,“神舟七號”邁出太空新步伐,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空行走的航天員。同樣在2008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前往月球探訪嫦娥和玉兔。
百年中國容閎在美國哈德福德西郊的杉山公墓,那里長眠著一位來自中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洪榕。他是第一個從美國大學畢業的國際學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學習的先驅。他一生熱愛自己的祖國,想為它做一輩子的事。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他失敗了,處處碰壁。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改變決心。可惜他不得不死在異鄉,這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中國歷史的悲劇。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究和發展的先驅和奠基人,為中國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發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鄧稼先一直走在中國武器制造的最前沿,帶領眾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引領中國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兩項,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87年和1989年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他為我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兩彈之父”。在一次實驗中,鄧稼先受到核輻射,患上了直腸癌。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