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在民間廣為傳頌,“一合酥”也因此得名一合酥是什么意思,一合酥的文言文翻譯和原文,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此事在民間廣為傳頌,“一合酥”也因此得名一合酥問題,一人一口酥,把合拆分成:人,一,口在三國時期,西涼刺史馬騰進獻曹操一盒酥,曹操提筆在上面寫了“一合酥”三個字。
一人一口酥,把合拆分成:人,一,口在三國時期,西涼刺史馬騰進獻曹操一盒酥,曹操提筆在上面寫了“一合酥”三個字
一合酥相傳三國時,曹操有一日在書房思索天下一合大計,手下呈上來由塞北送來的一盒酥糖,曹操心有所想,隨手提筆在盒蓋上寫下“一合酥”三個字,就放在了桌子上。稍頃,揚修等人入內(nèi),看到了桌子上的酥,竟然直接打開分給眾人吃了。曹操目瞪口呆,問揚修為何如此大膽,未經(jīng)同意就食用了。揚修辯稱,盒上寫了一人一口酥,墨跡未干,丞相美意,怎敢違抗!曹操聽了,心中惱怒揚修自作聰明,想要怪罪。但見眾人吃的高興,只能暫時隱忍,任由揚修去了。此事在民間廣為傳頌,“一合酥”也因此得名
第七十二回。本回中講到曹操兵敗斜谷,以“雞肋”為軍中號令,楊修以妄度曹操有退兵之意,引起曹操大忌而被殺害。其中講到楊修為曹操所忌的事件中,有“一合酥”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曹)操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楊)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4、一合酥的文言文翻譯和原文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翻譯:又有一天,塞北有一人送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很高興,便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然后便走了,這時謀士楊修看見了,他耍小聰明,便把酥給大伙分了。曹操回來問怎么回事,楊修便把“合”給拆開讀了,變成“一人一口酥”,曹操心里生氣,后來找了個借口把楊修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