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城市人口(加上蓬萊設區)市區總人口己達三百萬人。建地鐵的標準早己達到,況且城市人口多少不是唯一達標要求,這個問題《第一財經》根據商業資源、城市樞紐型、城市活躍度、生活多樣性、未來可塑性等方面已經給出了非常綜合性的指導意見,煙臺是一座二線省市,但是為何有很多人一直說煙臺是三線城市呢,原因無非是薪資水平、城市建設、城區發展等幾個方面,不管是因為哪個方面,煙臺就是妥妥的二線城市。
1、煙臺算是三線城市嗎?
其實這個問題《第一財經》根據商業資源、城市樞紐型、城市活躍度、生活多樣性、未來可塑性等方面已經給出了非常綜合性的指導意見,煙臺是一座二線省市,但是為何有很多人一直說煙臺是三線城市呢,原因無非是薪資水平、城市建設、城區發展等幾個方面,不管是因為哪個方面,煙臺就是妥妥的二線城市。首先在商業資源方面,截止2018年山東上市企業有193家,這其中煙臺占38個名額,這里不提縣級市的上市企業,單純煙臺轄區的企業有艾迪精密、冰輪環境、渤海輪渡、東誠藥業、東方電子、東方海洋、恒邦股份、杰瑞股份、麗鵬股份、龍源技術、瑞康醫藥、泰和新材、萬華化學、萬潤股份、張裕、正海磁材、中寵股份等企業都是煙臺五區內的企業,另外像東岳、綠葉制藥等企業也都是煙臺市的企業,
很多人認為煙臺主要靠縣級市的經濟,其實煙臺開發區經濟優勢更加明顯。教育資源方面,煙臺是山東省內除了濟南、青島以為本科高校最多的地級市,煙臺大學、魯東大學、山東工商、濱州醫學院、海軍航空大學等,在省內其他城市或許連以地級市名稱命名的大學都沒有,高效的數量或許不能反映一個城市的綜合水平,但是高校的建設也是一個城市未來人才的支撐,
二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本來優勢就不大,如果市內高校數量少,可想而知未來的人才支撐格局會怎樣。城市建設方面,很多人吐槽煙臺的城市建設,尤其是芝罘老城區、幸福、福山老城一帶的城市建設比很多三線城市都不如,其實煙臺提出做大城市框架才十幾年。而且煙臺市區的地形限制使得城市綜合市政方面的投入更大,就最能體現城市交通的道路,煙臺的東西、南北主干道有很多的隧道,這在國內很少有二線城市會這般,
2、煙臺算幾線城市?月收入8000左右在煙臺是個什么水平?
謝邀請,煙臺這個城市是個神奇之城,說他是一線城市也行,二線也可,四線也不過分,他即有一線城市的繁華,也有四線城市落后的東西。總體來說用一四線來形容,算是恰當不過了吧,至于工資嗎?八千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它就是置頂的工資,無論交不交保險,它都算是很高的工資。目前來說普通百姓不加班加點來,很難達到這一水平,
3、濟南,青島和煙臺,哪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最強?
看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要從政治、經濟、文化、醫療、對周圍城市輻射程度等各方面來評價,看了幾個回答基本都是從經濟方面的,下面我從這幾個方面綜合分析一下1.政治方面濟南>青島>煙臺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濟南是山東省會,還是原濟南軍區司令部駐地,現在也是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肯定是省會濟南排第一,青島次之,煙臺第三。
2.經濟方面青島>煙臺>濟南當然這個排名是以GDP排的,綜合的化還要看發展潛力和政策支持等,這里姑且只說一下GDP,青島是山東省唯一GDP過萬億城市,也是國家計劃單列市,經濟的大哥,煙臺和濟南的差距僅僅100來億,所以在未來如果煙臺不努力很可能被濟南超越,并且濟南最近因為中原的鄭州發展極快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去杭州、鄭州等多地學習,種種跡象表明濟南二次崛起的雄心。
煙臺縣域經濟發達,2018年重點開始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如果順利經濟還能保持二哥位置,3.文化方面歷史文化方面:濟南>煙臺>青島4000年的濟南府,3000年的煙臺港,濟南歷史文化悠久毋庸置疑,煙臺的歷史文化也比青島悠久,開埠時間上煙臺早于青島30年。現代文化方面:濟南>青島>煙臺這里只說大學,濟南兩個大學城,山東省有三所“985”“211”工程大學,分別是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所以濟南和青島在大學數量和教育方面是比煙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