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菜,從狹義上講,是地方菜,或者說是江淮菜系的一個流派,它的基本定義是地理意義上的信陽菜;從宏觀上講,她是個立體、綜合的概念,包括物質層面上的信陽菜、文化層面上的信陽菜和技術層面上的信陽菜?;旧相嵵萁诸^的信陽菜館,味道普遍在水準以上,對任何人而言,美食都是一種生理需要,更是一種生活情趣,是養生之道,亦是一門藝術。
1、南陽菜和信陽菜有什么不同?
對任何人而言,美食都是一種生理需要,更是一種生活情趣,是養生之道,亦是一門藝術。各地因為地理環境不一樣,文化底蘊也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口味的差異,談起南陽的特色小吃,就不得不提以下幾道菜,這可是南陽當地人都經常吃的特色小吃,例如:紅廟路西頭的“東來順”飯店的唐河涼粉,魚香茄脯。而信陽菜,從狹義上講,是地方菜,或者說是江淮菜系的一個流派,它的基本定義是地理意義上的信陽菜;從宏觀上講,她是個立體、綜合的概念,包括物質層面上的信陽菜、文化層面上的信陽菜和技術層面上的信陽菜,
信陽菜的主要原料有:山珍、水產、野蔬、傳統加工食材和畜禽。口味清鮮平和,咸甜濃淡適中,信陽菜以咸、香、微辣、醇厚為主味,菜色微重、口感滑爽。與川菜相比較,信陽菜微辣而不麻,似香辣范疇;與湘菜臘味相比,信陽菜咸香而不含煙熏味兒;與鄂菜相比,胡椒的用量輕于鄂菜;與豫菜相比,口味偏重、偏辣,在烹飪技法上,信陽菜的民間烹飪方法以炒、燜為主,燉煮次之,還有蒸、煎、炸、熘、鹵等方法。
原料保管上多采用腌、臘、風干等方法,信陽菜以咸,爛,香,微辣,醇厚,味濃,色微重,滑爽為主味。與川菜相比較,微辣而不麻,似香辣范疇,與湘菜臘味相比,咸香而不含煙熏,與鄂菜相比胡椒的用量輕與鄂菜,與豫菜相比,口味稍咸偏重,偏辣,這大約與信陽人飯后飲茶的習慣有關,飯后飲茶,及時的調整了口味,又能提神開胃,這可以看做是茶菜相輔相成的一個明顯例證。
信陽菜里還有一些特色菜,像干燒小黃魚、韭菜炒河蝦、青菜炒豆筋、千張炒土芹、砂鍋燜罐肉、豆腐渣、臭豆腐巻、臘肉、鹵肉等,都別有風味,信陽菜尤其善做河鮮,在參與評選選報的58道菜中,有30多道菜與河鮮有關。華夏五千年,造就了數不清美食,我為自已是華夏兒女倍感榮光!在此提前祝頭條的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心想事成!,
2、信陽在河南的地位是怎樣的?
首先是信陽是河南18個地市當中之一,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地處淮河上游,為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的交界處,自古就是戰略要地,也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要說信陽之于河南,就要綜合評價了,當然首先也繞不開經濟發展的指標,2017年的GDP總量顯示,鄭州GDP為9310億,排名第一,占全省GDP的20%,而再看信陽,GDP總量為2226億,與鄭州差之甚遠,全省排名第九,
所以在經濟發展上,信陽的發展實力僅為全省水平的中間位置,總體水平一般,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地處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陽,距離鄭州約350KM,而距離武漢僅200余公里,想要享受省會鄭州的發展紅利已是遠水接不了近渴,而想夸省份享受武漢的發展輻射也是望梅止渴,所以信陽的發展確實有自己的瓶頸障礙,而看看稍近的駐馬店和平頂山還排在信陽之后,可以想象信陽取得現在的成就已經實屬不易。
除此之外,信陽在環境、旅游、氣候等方面,可是省內其他地市望塵莫及的,信陽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信陽水資源豐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全市河流水面面積共計3.7萬公頃,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位居全河南第一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
信陽旅游景點眾多:雞公山、南灣湖、湯泉池、靈山寺、金剛臺、大別山革命紀念館。在特產方面:信陽毛尖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還有信陽板栗、羅山麒麟西瓜,中華狝猴桃、枇杷、銀杏等,所以,信陽雖然經濟總量不靠前,但是作為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頭銜的信陽,還是值得您去游玩、考察、居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