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南位于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人口大省數河南,全國第一超億員,河南省居中原處,河南縣居青黃南,黃河九彎第一彎,河南蒙古自治縣,河南小縣人口少,只有區區四五萬,中國有個河南省,青海有個河南縣,莫要小看河南縣,青藏最美大草原。
1、知道有“河南省”,據說還有個“河南縣”,河南縣在哪里?
中國有個河南省,青海有個河南縣。河南省居中原處,河南縣居青黃南,黃河九彎第一彎,河南蒙古自治縣。黃河中游河南省,小浪大壩此處建,人口大省數河南,全國第一超億員。河南小縣人口少,只有區區四五萬,莫要小看河南縣,青藏最美大草原。風光雄奇又壯美,大河湖泊山水連,險峻黃河大峽谷,適宜旅游加探險。省縣皆居黃河南,黃河哺育恩無邊,
2、河南的十七個地級市是如何取名的?
河南---河南位于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大禹降伏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設九州,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稱,河南文化歷史悠久,17個地級市的歷史也相當厚重,很多地名都來源于史書或歷史典故,到底都有啥由頭,咱們來看一看。開封:簡稱汴,古稱東京、汴京,
開封名字的由來,要從春秋說起,春秋初霸鄭莊公于夏都城老丘的遺址上筑城,取“啟拓封疆”之意故命名為“啟封”。漢景帝劉啟諱“啟”因改“啟封”為“開封”,洛陽古稱雒陽、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秦時,因奉五德,以周為火德,秦代周應為水德,故改雒陽為洛陽,此“洛陽”名始,平頂山也叫鷹城,位于河南省中部。
,1953年國家大規模開發平頂山煤田,1957年設立平頂山市。安陽簡稱殷、鄴,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國寧新中,更名為安陽。古時以水北山南為陽,因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陽,鶴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中國周朝最大的諸侯國衛國的首都建在此,衛國第18代國君衛懿公嗜好養鶴,在宮廷朝歌西北等處大養鶴,鶴壁因“鶴棲南山峭壁”而得名,
新鄉新鄉源于西漢為獲嘉縣的新中鄉,東晉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在今新鄉市建新樂城?!端彘_皇六年置新鄉縣,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煤興市,1945年,因明代有9戶焦姓在此經營煤礦作坊得名。濮陽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冀、魯、豫3省交界處,濮陽之名始于戰國時期,因位于濮水(黃河與濟水的支流,后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
許昌又稱蓮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堯時,許由牧耕此地,故稱許地。戰國設許縣,三國魏文帝曹丕以“漢亡于許,魏基昌于許”,改許縣為許昌縣。漯河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元代,因沙澧河相匯處,河灣狀似海螺,將上口鎮更名為螺灣河鎮。明嘉靖三年,改“螺”為“漯”,商丘位于河南省東部。商丘曾是商朝都邑所在地,意指商朝的廢墟,
信陽古稱義陽、申州、光州、申城,被譽為茶都,位于河南省最南部。北宋改義陽為信陽,一直延用至今,周口位于中國河南省東南部。明朝初年,隨著沙潁河漕運的開通而開始發展,最初的集鎮也逐漸由沙河北岸擴展到南岸,為了滿足兩岸商賈往來的需要,一戶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匯區老街)開辟了第一個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1965年設周口專區,專署駐商水縣周口鎮,因鎮得名,駐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一說是因古時驛城東有苧麻村,故諧名駐馬店;二是“舊為遂平至明港間驛馬駐所”,常駐過往的牛馬大車,故名駐馬店,濟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傳說中愚公的故鄉,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古時濟水與長江、黃河、淮河并稱“四瀆”,隨著黃河多次改道,濟水下游河道被黃河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