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經濟越來越好,有些家庭有了喜事也不收紅包啦。有的土豪更出手厲害,只要肯來賞臉的紅包一律不收,還在送來的紅包再套個大的紅包,還多加幾百塊呢,如果是娶親,親戚的,多少是有收的,如果是我,我就主張不要收紅包,讓大家高興,現在年輕人給紅包,一般都比較有意義的數字,比如520,666,888,999,1888,這些數字比較吉利。
1、農村做喜事,一般封多少紅包合適?
農村雖然地區不一樣,導致一點差別,但現在這個差別和城市之間在縮小。其實份子錢怎么給這個有講究的,各地各有不同,現在年輕人給紅包,一般都比較有意義的數字,比如520,666,888,999,1888,這些數字比較吉利。老年人不特別在意,親戚是根據關系來定,但是我們那已經都是透明的,如果太高調的話,會給別人壓抑感,大眾化的就行,
2、辦喜事紅包錢收多少合適呢?
我的看法就是要看當地的風俗為主,再兼顧當事人的意見吧。1、先說說我們當地的風俗,如果是娶親,親戚的,多少是有收的。朋友之間的一般都是相互往來,紅包都是大幾百的居多,但隨著經濟越來越好,有些家庭有了喜事也不收紅包啦。有的土豪更出手厲害,只要肯來賞臉的紅包一律不收,還在送來的紅包再套個大的紅包,還多加幾百塊呢!這是真歡喜啦,也是有些身家的才會這樣出手,
不過我是支持那種不收紅包的啦,歡喜嘛,請人就要雙方歡歡喜喜的,何必還要人家來吃飯還得掏腰包?說是紅包,可是有些人就認為是“出血”啦,說是沒明說,就是暗地里說,唉,又沒了幾百啦!哈哈,你要請人,就得讓你請的人高高興興的來歡歡喜喜的走,一頓普通的飯菜幾桌說多了也就幾萬塊吧,我請的起!我是真高興,讓大家也來為我高興!2、去年我去海南參加我堂弟他們的婚禮,就覺得好奇怪的。
他們出了收紅包,來者不拒,而且,還要自己在簽名冊上寫自己的名字和禮金!我就很奇怪了,這送紅包的還得寫出來給大家看,某人幾百,某人一千?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看不懂,送少了,還真不好意思的,因為大家都看到了!他們說,當地都這樣,3、還有很多不同的風俗習慣的。如果是我,我就主張不要收紅包,讓大家高興,如果沒錢請客了,那就不要請客了。
3、奶奶應該給剛出生的孫子多少紅包?
添丁進口是一件全家人都高興的事,尤其是作為爺爺奶奶的表現最為明顯,為了獎勵兒媳婦的懷孕之苦和慶祝孫子的到來,很多奶奶都會包個大大的紅包作為“見面禮”,最近我的閨蜜就向我“吐槽”到她的婆婆,在得知懷孕以后什么也沒表現就算了,孫子出生以后一點表示都沒有,這讓閨蜜很生氣,也很鬧心不同地方,習俗不同:有的地方禮比較重,講究也比較多,孫子出生當奶奶的必須給包個大紅包,那當婆婆就按照習俗來就行。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沒有這個習俗就不要和網友攀比,只要婆婆對你和孩子都挺好的就行?彼此尊重,不攀比:孩子是自己的,做父母的當然有義務和責任扶養孩子成人,作為爺爺奶奶的給孫子紅包是情份,當晚輩的應該心存感激,而不是覺得理所當然;如果沒給,也不要心存怪罪,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和顧慮,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而不是盲目跟風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