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前夕,深圳建設非常落后,其全市最大的經濟體就是捕魚,說深圳是個魚村一點都不委屈,其文化生活幾乎沒有,屬于徹底的沙漠文化,當年曾流行民謠。深圳的南山科技園,被稱為中國的“硅谷”,深圳的前海,被稱為中國的“曼哈頓”,深圳的福田CBD,是全國單位面積經濟效益和納稅最高的CBD,深圳每天誕生600多項科技專利,是全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城市,然而深圳每年有10多萬家企業倒閉,因為這里的競爭同樣很殘酷.所以,喜歡深圳,因為深圳成就了你,離開深圳,無非就是取其他地方繼續逐夢了。
1、深圳是文化沙漠還是文化綠洲?
追溯“深圳”地名的由來,我們可以想象1410年(明永樂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的“深圳”是個什么樣子?“深圳”因當地一條深溝的方言而得名。(水溝方言為“圳”或“涌”)墟:有人住過已荒廢的地方被稱為“墟”,建墟可以理解在荒涼的廢墟的上建起的“村墟”,改革開放前夕,深圳建設非常落后,其全市最大的經濟體就是捕魚,說深圳是個魚村一點都不委屈,其文化生活幾乎沒有,屬于徹底的沙漠文化,當年曾流行民謠:深圳只有三件寶,蒼蠅、蚊子、沙井蠔;十室九空人離去,村里只剩老和小.”老百姓饑飽無保,掙扎與貧窮與落后泥坑里,哪有資本及精神搞文化綠洲啊。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后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已華麗轉身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譽,深圳文化自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沙漠綠洲文化品牌了,目前深圳作為我國新興的移民城市,得到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的扶持,港深澳大橋的建成,將深圳、香港、澳門與內地更加緊密相連起來,深圳作為中國與世界的橋梁,深圳文化將代表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融合!。
2、什么事情是到了深圳才知道的?
我在深圳呆了4年了,雖然時間不長,此前基本都在佛山和四川,來了深圳之后才發現深圳的不同,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我在深圳的30條感受。1、深圳的東西雖然比較貴,有時候下樓吃個午飯能吃50塊,但是深圳也有兩塊錢的豆漿油條,8塊錢的面,12塊錢的快餐,2、深圳人整體素質比較高,司機主動讓行人,公共場合基本沒人抽煙,手扶電梯靠右站。
3、深圳特別愛排隊,等車排隊,坐地鐵排隊,出去吃飯要排隊,就連上班下樓也可能排幾十人的隊伍,反正就是一言不合就排隊,4、在深圳和廣佛地區不同,很少人說粵語,大部分人還是普通話,而且深圳的語言種類特別多。5、中國大陸第一家麥當勞就在深圳羅湖東門商業街,始于1990年10月8日,6、深圳商場一樓幾乎都沒有廁所。
7、如果你在廣州、佛山、湖南這些地方住過,你就會發現,深圳其實并不熱,而且晚上還非常舒服,8、深圳單身男的少,但是單身女性特別多。9、深圳點外賣特別便宜,優惠券也特別多,同樣類別,我在佛山點要30多甚至40,但是深圳20多就能解決,10、來深圳完全不需要擔心吃東西不習慣,巴西菜、越南菜、杭幫菜、川湘菜等等,應有盡有。
11、深圳有1090個公園,是全國公園最多的城市,12、深圳的公園基礎設施完備,真的是很多人跑步鍛煉的,單杠訓練區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進行鍛煉。13、坐地鐵就能去看海,只要你坐9號線到深圳灣公園站,然后從D2口出來,迎面而來的就是大海,這一點對于我這種內陸人來說還是蠻有意思的,14、有時候坐車還沒有走路快,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在科技園周圍堵車能堵到你懷疑人生。
15、住房有上萬的房租,也有幾百的,各個群體的人都能找到適合的房子,16、在一個地方住了幾個月,你可能連你的鄰居都沒見過。17、寫字樓里面上班的人,看似體面,實際上許多人的工資還沒有一些工廠上班的普通員工工資高,18、深圳實習崗可能只有2000的工資,一周上五天班,還要加班,還不包食宿。19、深圳是真的快,這一點從早上上班的人流就能看出來,
20、深圳的房價很貴,在深圳買100個方的房子,同樣價格,我在老家能買500個方。21、深圳的夜景很漂亮,但是無暇觀賞,22、深圳也不是到處都光鮮亮麗,不少地方也和四五線城市差不多,23、別以為來了深圳就人人都能拿過萬的收入,平均工資過萬真的是被有錢人給平均了,許多人只能拿到五六千,24、拋開工作,深圳其實并沒有那么壓抑,深圳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創意園、特色咖啡館、書店、livehous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