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城區人口規模劃分,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為特大城市,目前全國共有14座。再說了除了做生意和有正式工作的西安人會去鄭州外,往大了就是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應屆生們最傾向的就業城市,人口流向大的地方就是快速發展的終端,央視近日發布了一份關于2021屆應屆生首選就業城市報告,前15名當中的沈陽、杭州、青島、南京、長沙、西安、鄭州、武漢這八個城市都是城區人口500-1000萬的城市。
1、在西安的河南人多,還是在鄭州的陜西人多?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在西安的河南人包括河南裔保守估計也有一兩百萬。在鄭州的陜西人你恐怕想湊夠一二十萬都難,鄭州本身就是一個千萬級人口大市。更是一個近億人口的省份首府,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生存壓力巨大。本省人想融入鄭州都極為艱難更何況你個外地人,再說了除了做生意和有正式工作的西安人會去鄭州外。普通西安人誰是腦子壞了嗎?跑到鄭州去謀生?同樣是外出謀生去哪不比鄭州強,
2、在鄭州月入過萬的都是哪些人群?
只回答我身邊真實的案例1、房產中介經理我閨蜜老公,平平無奇本科生一枚,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以及吃苦耐勞精神,月收入穩在三萬以上;2、蒙牛大中華區經理我同學妥妥學霸,人帥身材好氣質佳,年薪已經30萬靠上了,曾經給過我曖昧的暗示,無奈那時腦子進水,給拒絕了,不然我就是年薪幾十萬人士的老婆了;3、少年軍校招生老師無意間了解到的一個職業底薪5000,招一個學生提成500,一個優秀的招生考試月入1萬 毫無壓力。
3、全國500萬-1000萬人口的城市有哪些?哪個城市最有潛力?
城區人口500-1000萬: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根據最新的城區人口規模劃分,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為特大城市,目前全國共有14座。這些城市除了濟南、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以外全都來自新一線城市序列,既然能成為特大城市,說明其人口吸引力是比較強勁的,發展自然也不會差。
即使經濟最薄弱的哈爾濱、沈陽、昆明,分別也都是各自省域的絕對中心,往大了說,就是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應屆生們最傾向的就業城市,人口流向大的地方就是快速發展的終端。由于過去幾年一線城市房價越發高不可攀,更多人把發展方向鎖定新一線城市,央視近日發布了一份關于2021屆應屆生首選就業城市報告,前15名當中的沈陽、杭州、青島、南京、長沙、西安、鄭州、武漢這八個城市都是城區人口500-1000萬的城市。
因此這八個城市也同時滿足你對城區人口規模和發展潛力兩點要求,根據目前的人口流向來看,東部沿海地區依然是制高點,雖然中西部隨著強省會戰略捧紅了成都、西安、武漢、鄭州、合肥、長沙等新人氣強市,但其所在的省份依然是處于人口長期凈流出的局面,也就是這些省會雖然發展迅猛,卻沒有城市群共振效應。而真正的發展極都是城市群模式,比如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福建沿海,全都是多個經濟強市所共同構建的協同發展模式,
所以在人口、經濟同時滿足要求的情況下,結合應屆生流向以及城市群整體競爭力,就可以輕松判斷出發展前景最好的以及潛力值最大的城市。個人拙見,這14個特大城市當中,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是武漢、西安、合肥,西安經濟不算很強但確實西北唯一的特大城市,區域核心地位極高;武漢則是華中的絕對龍頭;合肥不僅納入擴容版長三角規劃,而且科教和新能源兩項未來布局占得先機,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