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選什么科好,這是很多的高一學生都很糾結的問題。19年4月23日,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共8省市同時宣布2021年高考實行3 1 2的高考模式,這樣就“拯救”了物理,3 1 2的選科共12種,比3 3高考模式少了8種,有利于考生選科。
1、孩子在高一,各科都不突出該怎么選科?
新高考下,最難選擇的就是各科都不突出的中等生!優秀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隨意搭配;成績差的學生別無選擇,選擇政史地的“老文綜”組合也沒有問題。只有各科都不突出的中等生難選擇,選好了,可以逆襲;選不好,就會成為別人的炮灰!那么,對于各科都不突出的中等生,應該如果選科呢?“贏在高三”建議要進行“六看”:1、看自己的學習能力:各科都不突出,并不代表各科學的都差不多,文科和理科考察的能力和學習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要看看自己是擅長記憶還是擅長思維,
如果理解能力較強,可以考慮理科的組合,如果思維能力不好,就不要牽強,選擇文科的組合。比如物理,大家都覺著很難,但是對于喜歡動腦的同學來說,物理并不難學,只要理解透了就可以學好,反而是化學、生物和文科的學科,記憶的太多,顯得非常瑣碎,2、看自己的時間投入:高一階段,學生在各科的時間投入肯定都不足,但是時間投入還是有差異的,比如你每天課外用1個小時學物理,但是物理只能考60分,而用10分鐘學歷史,歷史也是考60多分,那么并不代表你物理和歷史都不好,只是時間投入不一樣,這個時候,選擇歷史可能更有利。
3、看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各科都不突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分班后就會有進步空間;相反,如果討厭某一學科,即便是這個學科很重要,也不能激發出你的興趣和熱情,4、看學校老師的實力:每個學校都會有優勢學科,老師的能力對于學生的成績還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你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選擇本校和本班教學能力強的那個老師的學科,
5、看未來職業規劃:這個不用多說,如果你對職業有很明確的要求,比如我就要當醫生,那么就要選擇和理化生相關的組合,理化生三科至少要選擇一兩科。6、看選課數據:本省、本市、本校、外省的選科數據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為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模式,所以你的競爭對手很重要,如果選擇的競爭對手實力比較弱,你就會“意外”獲得好成績;如果你進入“死亡小組”,那么出線都會很困難!成績中等的學生,可以選擇人數多的學科,因為這些學科中,有很多學習差的學生給你當“炮灰”,
2、高一新生該如何選科?
2018年高考改革,許多省份參與了改革,有的省份為3 1 2(語數英,加物理或歷史,加兩科自選)有的省份為3 3(語數英加任意三科自選),那么面對這樣的改革我們應該怎樣選科呢?選科我們應該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如以后的可選專業,就業情況,可選大學,自己興趣與高一各科學習情況。可選專業:選擇生物可選的專業有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普通生態學等學科;必修課程則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學、生物統計學、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概論、進化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積分等,
選擇物理可選的專業有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等工科專業;應用物理專業或者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或者應用數學,核物理等選擇化學可選的專業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金屬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寶石及材料工程學,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化工與制藥,地球化學,資源環境學,分子科學與工程,化學生物學等選擇歷史可選的專業有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民族學,世界歷史,法學,文物保護技術,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專業等選擇政治可選的專業有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外交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政治學、經濟學,哲學,法學,管理學,社會學選擇地理可選的專業有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城鄉規劃、城市規劃、植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水文學、自然資源學原理、測量與地圖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多媒體課件制作、地理教學論、遙感概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