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深圳工資高,第二深圳社會更推崇公平競爭,第三深圳消費很高。主要問那點請標明,經濟有,城市建設有,文化根源有,人文素質思維都有不一樣,綜合講深圳新城,外地人挺多,廣州外地人也多,但是有本地人,廣州能聽到粵語一般是老廣本地,外地聽說話就區分的了,深圳普通話多一些,工資深圳高,壓力深圳高,兩個城市那個接地氣,告訴你,廣州。
我幫助過幾位女生在深圳發展,直觀的感覺是:第一深圳工資高,第二深圳社會更推崇公平競爭,第三深圳消費很高。首先,以公立學校老師舉例,深圳的公立小學老師薪資也有22萬起,還有各種福利,這個比內陸地區的重慶、成都城市要高很多了,但是我輔導的女生和我說:出來吃頓飯幾乎要60元,所以消費是真的高,對應的房租、房價都很高。
高收入背后,還有一個規范行業的規定:所有公立老師,絕對不可以辦輔導班,跨區擔任輔導老師掙外快也不行,一旦發現直接處罰,而在內陸地區,雖然明面上工資沒有深圳高,但是教育部門對于學校老師在輔導班授課,或者辦課外輔導,算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老師們就可以有外快收入了。與教師行業相同,社會工作者的工資,也是深圳全國最高,
這兩點讓我對深圳這個城市,充滿敬意,它尊重專業人才,鼓勵民生發展(教育和社會服務),同時也遏制行業內的不良風氣。而深圳的高收入搭配高消費,讓我相信,整個社會更趨于商業文明,即在深圳做藍領工作、餐飲業,也會有相對體面的收入,最后,頂級企業的制造工廠在深圳較多,商業社會而不是體制內為人們提供了廣闊的職業空間,也會促進工資的水漲船高,被市場調控。
2、深圳和廣州的公務員待遇,哪個更高一些?
同樣級別的話,深圳略高一些,但考慮到房價、醫療、教育等各方面因素,廣州的公務員性價比會高一些,坐標深圳,基層科員每月的基本工資是9000元左右,外加2400的住房補貼,3000左右的維修補貼(抱歉我從來不看工資條的,所以具體記得不是很清楚),外加600元的車補。在原關外的區工作還有偏遠地區補貼,具體是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基本工資定級其實每個單位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區一級單位還是市一級單位,只要你的級別相同,月收入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但是每年中期的績效考核獎每個單位就差異很大了,具體要看考核系數,我現在的單位幾乎是全市考核獎最低的單位,大概能發7萬多。但是以前我在街道辦可以發到9萬多,以上全部是扣去所有的社保、個人所得稅和公積金以后實發的薪酬,不包含6000元/月的住房公積金。
坐標深圳,普通政府部門,一級科員,月工資到手差不多8500,車補通訊補貼這些加起來差不多是7500左右,每一個月的公積金大約是5000,還有就是每年的年終績效,每年的年終績效這一塊深圳都是大手筆的,我們單位一般都會有7到8萬元這樣,還有其他的一些生育津貼啊休假補貼啊等等,這些加起來有1到2萬元,所以深圳的公務員稅前加起來全部有35萬元左右,除開公積金的話差不多也能拿到28萬左右的,
公檢法會比我們多個5、6萬。深圳某單位四級主任科員,研究生學歷,幾年工齡,試用期每個月到手工資8400,各項房補車補住房維修金區補兩貼等補貼共7500,公積金5300,年終績效分4次發放,大概8-9萬,年終各種考核精神文明獎計劃生育獎工會卡雜七雜八的等2萬左右,深圳基層警察,正科,工齡29年,稅后全年包括公積金總收入46W(已分房沒房補,有房補的一年加3W)。
單位本科新警,滿一年轉正后,全包約30W ,坐標廣東廣州,公務員,級別四級主任科員,月到手14000,公積金5100,年底獎金九萬,其他福利一萬左右。廣州市區局公務員,2018年市考上岸,2019年年底轉正,目前一級科員,收入分為三部分:工資,每個月5000 ;補貼每個月5000 ;績效(獎金)每年分好幾次發總共70000 ,加起來到手現金20W出頭,公積金剛調整,每個月一共4000 ,這樣子全部加起來25W左右,然而沒啥用,依然買不起房子,住城中村,吃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