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那邊稱一種花椒為“川花椒”,就與四川這個花椒產地有關。李時珍所言“秦椒”,指的就是關中的一個花椒品種,這是中國花椒的一個源頭,四川漢源貢椒這是兩個花椒的重要源頭與產地,除此之外,貴州等地,都是花椒的重要食用區和種植區,陜西寶雞鳳縣“大紅袍”花椒陜西作為花椒的一個發源地,主要是因為其開發歷史悠久,關中本來就時周秦漢唐諸代之都,花椒作為重要傳統調味品,在本地也有長時間的培育史,故能馴化出優良品種。
1、河南省哪里種植的花椒最好?
秦安花椒,甘肅省秦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甘肅秦安是中國花椒的原產地和主產區之一,秦安花椒的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北魏(386年~534年)時期,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神農本草經》中就有“秦椒”、“蜀椒”的記載,北魏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里有“秦椒出成紀(今秦安縣),蜀椒出武都”的描述,這說明至少1800多年前秦安縣就出產花椒。
秦安花椒果實色澤艷,果皮鮮紅,粒大,皮厚,梗短,香氣濃郁,風味獨特;秦安花椒已成為甘肅乃至西北地區優質花椒生產第一縣,秦安縣林果產業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的表彰獎勵。先后被評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花椒之鄉、中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該省林果支柱產業建設十強縣,秦安果椒產品也多次獲國家、省、市名特優農產品稱號。
秦安花椒產區屬隴中南部溫和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產區年平均氣溫10.4℃,夏季(6~9月)平均氣溫20.7~21.5℃,為花椒果實生長的最適溫度。平均最高氣溫27.7~28.8℃,極端最高氣溫37.8℃,影響花椒光合作用的高溫日數明顯少于其他地區,冬季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5.6~-3.3℃,極端最低氣溫-18.9℃。
≥10℃的積溫為3382.8℃;無霜期為141~230天,秦安花椒開花和幼果期(4月下旬至6月中旬)平均氣溫6.1~12.1℃,較適宜授粉和坐果。花椒果實成熟期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著色和營養成分積累,秦安花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甘肅省秦安縣興國鎮、西川鎮、蓮花鎮、隴城鎮、郭嘉鎮、云山鄉、劉坪鄉、葉堡鄉、安伏鄉、魏店鄉、王鋪鄉、王窯鄉、千戶鄉、王尹鄉、興豐鄉、中山鄉、五營鄉等17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去年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暨論壇會上發布的2016年品牌價值評價結果榜單,秦安花椒榜區域品牌價值達75.91億元,位居初級農產品類地理標志產品前列,秦安縣先后被評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花椒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省林果支柱產業建設十強縣。1997年秦安1號花椒被列為全國林木良種;2003年獲第十五屆中國西部技術交易會新技術、新產品金獎;2006年秦安花椒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2007年在甘肅省第二屆林果產品交易會上,秦安一號花椒、大紅袍花椒分別獲銅獎;2008年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國花椒之鄉”稱號;2009年秦安花椒通過了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2011年地理標志產品秦安花椒榮獲2011年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名縣,
2、花椒哪里發源最早?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本文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如今,“辣”已經成為川菜味道中的王牌,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麻”是川味必不可少的小王,“麻”的味道,主要來源于“花椒”。這是一種和“辣椒”只差一個字,但是卻歷史相當久遠的中國本土食材,西安的漢長安城遺址中,有一個宮殿,名叫“椒房殿”,用花椒和泥涂宮殿之墻壁,取其芳香,這個宮殿,專門給西漢的皇后居住。
而在更早的先秦時期名著《詩經》、《楚辭》中,也有關于“椒”的記載,“椒聊之實”,“雜申椒與菌桂兮”,說明“椒”這個植物,在我國有悠久的種植培育歷史。明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秦椒,花椒也,始產于秦,今處處可種,最易蕃衍,”花椒確實是很容易種植并成活,小時候在老家河南的農家小院里,自己就長出一棵花椒樹,一年過去竟然長有一人多高,再長還開花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