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胎較少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幾點。導致人們對生育二胎、三胎就沒有多少興趣,這樣既能使貧困家庭脫貧,又能解決有錢人生三胎不足的心病,人在深圳,身邊已經有兩個朋友生了三胎,其中一個正在備戰四胎,真是讓我佩服得不行,首先,生三胎在我們這個地方有,但是比較少,兩個孩子的居多,一個孩子的最少。
1、有人生三胎嗎?
剛聊完與親家聯手,動員兒子兒媳生二胎的故事,馬上又看到了新聞:5月31日,中央政治局開會,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我兒子兒媳定居國外,是不受生育限制的,與國內年輕人一樣,不愿意吃養兒育女的苦。兒子家的左鄰右舍都是美國年輕人,一位是飛行員,一位是大提琴演奏家,每家都是三個孩子,并沒有丁克不育,
生育二胎三胎對國家對民族對個人的重大意義,我不再贅述了。現在生二胎的熱度,尚未達到沸點,又號召生三胎,完全出乎預料,從消息公布之時起,輿情持續高漲,眾說紛紜。老人與年輕人,有錢人與貧困人,一線城市與小城鎮,對于生育三胎看法是截然不同的,我看到一個高人提出:把生育三胎的指標,分配到育齡家庭。如果因為貧窮不想生,可以把三胎名額轉手給有錢人的家庭,
一線城市家庭100萬,小城鎮50萬。這樣既能使貧困家庭脫貧,又能解決有錢人生三胎不足的心病,那些大老板高干高資,錢很多,條件好,請保姆照顧孩子,生三胎是不夠的。大導演張藝謀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已有獨生子女,不惜罰重金,又連續生了兩男一女,也許,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至少說明,人們已經積極參與生三胎的熱議中。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數字“三”,是個神秘吉祥的數字,“三”的本義是數目之名稱,是二和四之間的整數,又表示序數“第三”,經常引申表示“多次”或“多數”的意思,如“舉一反三,接二連三”等等。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生,《周易》有“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之說,要落實下去,在宇宙生成論上,古人提出了兩種模式,一種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種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變成了多,與“三生萬物”的說法有巨大關聯,哲學家龐樸說過:“三之為數,在中外古代哲學里,都被認為是第一個圓滿者。”一分為三的最神奇,最理想狀態是三者構成的動態平衡,由此說來,一個家庭能有三個子女,是最最圓滿的。據說女人生育三個孩子后,身體最好,壽命最長,父母老了,有三個子女關照,兒孫繞膝,享盡天倫;重要的是,為國家為民族,培養棟梁,造福人類,豈不是功德圓滿嗎?想到這些,你內心生育三胎的熱情之火,是否已經開始點燃?。
2、三胎放開有一段時間了,你身邊有多少人生了三胎?
人在深圳,身邊已經有兩個朋友生了三胎,其中一個正在備戰四胎,真是讓我佩服得不行!其中一個是我閨蜜,80后女生,老公廣西人,據說家里三代單傳,傳宗接代的重任全部壓在了我閨蜜肚皮上,她公婆重男輕女的傾向簡直毫不掩飾,閨蜜前兩胎生的都是女兒,公婆在她坐月子期間直接找借口就跑回老家了。生完二胎后,閨蜜實在不想再生了,
一是家里的經濟壓力太大,每個月光還房貸,車貸都要2萬多,再加上一家四口的生活支出,小孩上各種興趣班的費用,她老公每個月三萬的工資根本就不夠花。另外就是小孩沒人照顧,閨蜜在家全職帶兩個女兒,公婆又指望不上,但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壓力,閨蜜還兼職接了一些設計的單子,一天下來累的不行,但她老公卻堅持要生三胎,一副不拼個兒子出來不罷休的架勢,公婆也在旁邊不斷示好,如果她同意生三胎就過來幫忙帶小孩。
后來閨蜜經不住軟磨硬泡,終于還是生了三胎,如愿以償拼了個兒子,真是謝天謝地,我閨蜜生完三胎后長舒了一口氣。現在公婆過來幫忙帶小孩了,閨蜜也出去找了份全職的工作,兩口子加起來每個月4萬左右的收入,日子過得緊巴巴,但她老公每天干勁十足,聽說最近還打算換個大點的房子,另外一個朋友家里情況倒是很奇葩,80后的男生,他是深二代,老婆是潮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