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湖南 > 邵陽市 > cpu介紹,CPU具體指什么東西

cpu介紹,CPU具體指什么東西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2-23 19:13:33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1,CPU具體指什么東西

CPU就是中央處理器 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塊芯片 重要程度就像人的大腦 負責計算用戶輸入的指令和其他指令 并交給其他東西(如顯卡---顯示器)輸出

CPU具體指什么東西

2,cpu是什么

1.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CPU自產生以來,在邏輯結構、運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發展。 2.中央處理器(CPU),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CPU是計算機中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譯碼并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3.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控制器、運算器,其中還包括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的總線。4.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就是CPU、內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中央處理器的功效主要為處理指令、執行操作、控制時間、處理數據。5.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CPU 是對計算機的所有硬件資源(如存儲器、輸入輸出單元) 進行控制調配、執行通用運算的核心硬件單元。CPU 是計算機的運算和控制核心。計算機系統中所有軟件層的操作,最終都將通過指令集映射為CPU的操作。 00:00 / 01:26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cpu是什么

3,CPU是什么東東

中央處理器啊
人的CPU就是大腦 中央處理器(英文CentralProcessingUnit,CPU)
電腦的處理器 等于人的大腦一樣
我也不清楚,聽說,CPU最主要的是幾個核心,多大頻率,節能與否,時代不同,其產品也不同,比如我的CPU會附帶顯卡等
簡單的說就是處理器,電腦的核心、心臟。電腦運行快慢大部分與他有關!!

CPU是什么東東

4,cpu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以下是便便完為大家整理的cpu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pu的基本介紹】   cpu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   cpu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三部分組成,運算器從字面意思看就是起著運算的作用,控制器就是負責發出cpu每條指令所需要的信息,寄存器就是保存運算或者指令的一些臨時文件,這樣可以保證更高的速度。   【cpu的主要功能】   1、處理指令   英文Processing instructions,這是指控制程序中指令的執行順序。程序中的各指令之間是有嚴格順序的,必須嚴格按程序規定的順序執行,才能保證計算機系統工作的正確性。   2、執行操作   英文Perform an action,一條指令的功能往往是由計算機中的部件執行一系列的.操作來實現的。CPU要根據指令的功能,產生相應的操作控制信號,發給相應的部件,從而控制這些部件按指令的要求進行動作。   3、控制時間   英文Control time,時間控制就是對各種操作實施時間上的定時。在一條指令的執行過程中,在什么時間做什么操作均應受到嚴格的控制。只有這樣,計算機才能有條不紊地工作。   4、處理數據   即對數據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或進行其他的信息處理。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 并執行指令。   【cpu的作用】   cpucpu的內部結構可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三大部分。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個工廠對產品的加工過程:進入工廠的原料(指令),經過物資分配部門(控制單元)的調度分配,被送往生產線(邏輯運算單元)。   生產出成品(處理后的數據)后,再存儲在倉庫(存儲器)中,最后等著拿到市場上去賣(交由應用程序使用)。cpu作為是整個微機系統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種檔次微機的代名詞,如往日的286、386、486,到如今的奔騰、奔騰四、K6等等,cpu的性能大致上也就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機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標十分重要。

5,CPU是什么

中央處理器簡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包括運算器和處理器兩部分。計算機所發生的全部動作都受CPU的控制。其中,運算器主要完成各種共=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是對信息加工和處理的部件,由進行運算的運算器件和用來暫時寄存數據的寄存器、累加器等組成。控制器是對計算機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用來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它本身不具有運算功能,而是通過讀取各種指令,并對其進行翻譯、分析,而后對各部件作出相應控制。它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譯碼器、程序計數器、操作控制器等組成。 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的心臟,CPU品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計算機系統的檔次。能夠處理數據位數是CPU的一個最重要的品質標志。人們通常所說的8位機、16位機、32位機即指CPU可同時處理8位、16位、32位的二進制數據。

6,CPU的基礎知識大全

中央處理器(CPU)其實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用顯微鏡觀察一平方毫米的地方都有超密集的電路集成。是一臺電腦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各種軟件數據。下面就讓我帶你去看看關于 CPU 的基礎 知識大全 吧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CPU 的基礎知識 CPU是計算機的大腦。 1、程序的運行過程,實際上是程序涉及到的、未涉及到的一大堆的指令的執行過程。 當程序要執行的部分被裝載到內存后,CPU要從內存中取出指令,然后指令解碼(以便知道類型和操作數,簡單的理解為CPU要知道這是什么指令),然后執行該指令。再然后取下一個指令、解碼、執行,以此類推直到程序退出。 2、這個取指、解碼、執行三個過程構成一個CPU的基本周期。 3、每個CPU都有一套自己可以執行的專門的指令集(注意,這部分指令是CPU提供的,CPU-Z軟件可查看)。 正是因為不同CPU架構的指令集不同,使得x86處理器不能執行ARM程序,ARM程序也不能執行x86程序。(Intel和AMD都使用x86指令集,手機絕大多數使用ARM指令集)。 注:指令集的軟硬件層次之分:硬件指令集是硬件層次上由CPU自身提供的可執行的指令集合。軟件指令集是指語言程序庫所提供的指令,只要安裝了該語言的程序庫,指令就可以執行。 4、由于CPU訪問內存以得到指令或數據的時間要比執行指令花費的時間長很多,因此在CPU內部提供了一些用來保存關鍵變量、臨時數據等信息的通用寄存器。 所以,CPU需要提供 一些特定的指令,使得可以從內存中讀取數據存入寄存器以及可以將寄存器數據存入內存。 此外還需要提供加法、減、not/and/or等基本運算指令,而乘除法運算都是推算出來的(支持的基本運算指令參見ALU Functions),所以乘除法的速度要慢的多。這也是算法里在考慮時間復雜度時常常忽略加減法次數帶來的影響,而考慮乘除法的次數的原因。 5、除了通用寄存器,還有一些特殊的寄存器。典型的如: PC:program counter,表示程序計數器,它保存了將要取出的下一條指令的內存地址,指令取出后,就會更新該寄存器指向下一條指令。 堆棧指針:指向內存當前棧的頂端,包含了每個函數執行過程的棧幀,該棧幀中保存了該函數相關的輸入參數、局部變量、以及一些沒有保存在寄存器中的臨時變量。 PSW:program status word,表示程序狀態字,這個寄存器內保存了一些控制位,比如CPU的優先級、CPU的工作模式(用戶態還是內核態模式)等。 6、在CPU進行進程切換的時候,需要將寄存器中和當前進程有關的狀態數據寫入內存對應的位置(內核中該進程的棧空間)保存起來,當切換回該進程時,需要從內存中拷貝回寄存器中。即上下文切換時,需要保護現場和恢復現場。 7、為了改善性能,CPU已經不是單條取指-->解碼-->執行的路線,而是分別為這3個過程分別提供獨立的取值單元,解碼單元以及執行單元。這樣就形成了流水線模式。 例如,流水線的最后一個單元——執行單元正在執行第n條指令,而前一個單元可以對第n+1條指令進行解碼,再前一個單元即取指單元可以去讀取第n+2條指令。這是三階段的流水線,還可能會有更長的流水線模式。 8、更優化的CPU架構是superscalar架構(超標量架構)。這種架構將取指、解碼、執行單元分開,有大量的執行單元,然后每個取指+解碼的部分都以并行的方式運行。比如有2個取指+解碼的并行工作線路,每個工作線路都將解碼后的指令放入一個緩存緩沖區等待執行單元去取出執行。 9、除了嵌入式系統,多數CPU都有兩種工作模式:內核態和用戶態。這兩種工作模式是由PSW寄存器上的一個二進制位來控制的。 10、內核態的CPU,可以執行指令集中的所有指令,并使用硬件的所有功能。 11、用戶態的CPU,只允許執行指令集中的部分指令。一般而言,IO相關和把內存保護相關的所有執行在用戶態下都是被禁止的,此外 其它 一些特權指令也是被禁止的,比如用戶態下不能將PSW的模式設置控制位設置成內核態。 12、用戶態CPU想要執行特權操作,需要發起系統調用來請求內核幫忙完成對應的操作。其實是在發起系統調用后,CPU會執行trap指令陷入(trap)到內核。當特權操作完成后,需要執行一個指令讓CPU返回到用戶態。 13、除了系統調用會陷入內核,更多的是硬件會引起trap行為陷入內核,使得CPU控制權可以回到 操作系統 ,以便操作系統去決定如何處理硬件異常。 關于CPU的基本組成 1、CPU是用來運算的(加法運算+、乘法運算__、邏輯運算and not or等),例如c=a+b。 2、運算操作涉及到數據輸入(input)、處理、數據輸出(output),a和b是輸入數據,加法運算是處理,c是輸出數據。 3、CPU需要使用一個叫做存儲器(也就是各種寄存器)的東西保存輸入和輸出數據。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寄存器(前文也介紹了一些) 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保存將要被訪問數據在內存中哪個地址處,保存的是地址值 MDR: memory data register,保存從內存讀取進來的數據或將要寫入內存的數據,保存的是數據值 AC: Accumulator,保存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中間結果,保存的是數據值 PC: Program Counter,保存下一個將要被執行指令的地址,保存的是地址值 CIR: current instruction register,保存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 4、CPU還要將一些常用的基本運算工具(如加法器)放進CPU,這部分負責運算,稱為算術邏輯單元(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5、CPU中還有一個控制器(CU, Control Unit),負責將存儲器中的數據送到ALU中去做運算,并將運算后的結果存回到存儲器中。 控制器還包含了一些控制信號。 5、控制器之所以知道數據放哪里、做什么運算(比如是做加法還是邏輯運算?)都是由指令告訴控制器的,每個指令對應一個基本操作,比如加法運算對應一個指令。 6、例如,將兩個MDR寄存器(保存了來自內存的兩個數據)中的值拷貝到ALU中,然后根據指定的操作指令執行加法運算,將運算結果拷貝會一個MDR寄存器中,最后寫入到內存。 7、這就是馮諾依曼結構圖,也就是現在計算機的結構圖。 關于CPU的多核和多線程 1、CPU的物理個數由主板上的插槽數量決定,每個CPU可以有多核心,每核心可能會有多線程。 2、多核CPU的每核(每核都是一個小芯片),在OS看來都是一個獨立的CPU。 3、對于超線程CPU來說,每核CPU可以有多個線程(數量是兩個,比如1核雙線程,2核4線程,4核8線程),每個線程都是一個虛擬的邏輯CPU(比如windows下是以邏輯處理器的名稱稱呼的),而每個線程在OS看來也是獨立的CPU。 這是欺騙操作系統的行為,在物理上仍然只有1核,只不過在超線程CPU的角度上看,它認為它的超線程會加速程序的運行。 4、要發揮超線程優勢,需要操作系統對超線程有專門的優化。 5、多線程的CPU在能力上,比非多線程的CPU核心要更強,但每個線程不足以與獨立的CPU核心能力相比較。 6、每核上的多線程CPU都共享該核的CPU資源。 例如,假設每核CPU都只有一個"發動機"資源,那么線程1這個虛擬CPU使用了這個"發動機"后,線程2就沒法使用,只能等待。 所以,超線程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流水線(參見前文對流水線的解釋)上更多個獨立的指令,這樣線程1和線程2在流水線上就盡量不會爭搶該核CPU資源。所以,超線程技術利用了superscalar(超標量)架構的優點。 7、多線程意味著每核可以有多個線程的狀態。比如某核的線程1空閑,線程2運行。 8、多線程沒有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并行處理,每核CPU在某一時刻仍然只能運行一個進程,因為線程1和線程2是共享某核CPU資源的。可以簡單的認為每核CPU在獨立執行進程的能力上,有一個資源是唯一的,線程1獲取了該資源,線程2就沒法獲取。 但是,線程1和線程2在很多方面上是可以并行執行的。比如可以并行取指、并行解碼、并行執行指令等。所以雖然單核在同一時間只能執行一個進程,但線程1和線程2可以互相幫助,加速進程的執行。 并且,如果線程1在某一時刻獲取了該核執行進程的能力,假設此刻該進程發出了IO請求,于是線程1掌握的執行進程的能力,就可以被線程2獲取,即切換到線程2。這是在執行線程間的切換,是非常輕量級的。(WIKI: if resources for one process are not available, then another process can continue if its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9、多線程可能會出現一種現象:假如2核4線程CPU,有兩個進程要被調度,那么只有兩個線程會處于運行狀態,如果這兩個線程是在同一核上,則另一核完全空轉,處于浪費狀態。更期望的結果是每核上都有一個CPU分別調度這兩個進程。 關于CPU上的高速緩存 1、最高速的緩存是CPU的寄存器,它們和CPU的材料相同,最靠近CPU或最接近CPU,訪問它們沒有時延(<1ns)。但容量很小,小于1kb。 32bit:32__32比特=128字節 64bit:64__64比特=512字節 2、寄存器之下,是CPU的高速緩存。分為L1緩存、L2緩存、L3緩存,每層速度按數量級遞減、容量也越來越大。 3、每核心都有一個自己的L1緩存。L1緩存分兩種:L1指令緩存(L1-icache)和L1數據緩存(L1-dcache)。L1指令緩存用來存放已解碼指令,L1數據緩存用來放訪問非常頻繁的數據。 4、L2緩存用來存放近期使用過的內存數據。更嚴格地說,存放的是很可能將來會被CPU使用的數據。 5、多數多核CPU的各核都各自擁有一個L2緩存,但也有多核共享L2緩存的設計。無論如何,L1是各核私有的(但對某核內的多線程是共享的)。 史上最通俗易懂的CPU知識! cpu CPU知識科普 CPU有幾個重要的參數:主頻、核心、線程、緩存、架構。那么他們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有啥聯系呢?以下知識通俗易懂,看完秒懂。 一、主頻 我們常在CPU的參數里看到3.0GHz、3.7GHz等就是CPU的主頻,嚴謹的說他是CPU內核的時鐘頻率,但是我們也可以直接理解為運算速度。 舉個有趣的例子:CPU的主頻相當于我們胳膊的肌肉(力量),主頻越高,力量越大。 主頻 二、核心 我們更多聽到的是,這個CPU是幾核幾核的,如2核、4核、6核、8核、16核等等。 這個核心可以理解為我們人類的胳膊,2核就是兩條胳膊,4核就是4條胳膊,6核就是6條胳膊。 核心 三、線程 光有胳膊(核心)和肌肉(頻率)是干不了活的,還必須要有手(線程)才行。 一般來說,單核配單線程、雙核配雙線程或者雙核四線程、四核八線程等等,就相當于一條胳膊長一只手。后來由于技術越來越厲害,造出了一條胳膊長兩只手的情況,這樣干活的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四、架構 現在胳膊有了,肌肉有了,手也有了,就差一個工具就可以干活了,這個工具就是CPU的架構,架構對性能的影響巨大。 新老架構區別很大 所以說有句話叫“拋開架構看核心、頻率都是耍流氓!”這就是為啥以前AMD的CPU雖然核心數量和頻率都比同時期的英特爾高,但是依然流傳著“i3戰A8,i5秒全家、i7轟成渣”這樣的說法了。 這個時候可能有的人不理解了,怎么看架構呢?這個其實不用擔心,因為一般來說,每一代CPU的架構都是一樣的,比如i3-8100、i5-8500、i7-8700都是8代的CPU,使用的架構也是一樣的,現在官方店在售的也都是最新款,因此架構主要看最一代處理器就夠了。 五、緩存 緩存也是CPU里一項很重要的參數。由于CPU的運算速度特別快,在內存條的讀寫忙不過來的時候,CPU就可以把這部分數據存入緩存中,以此來緩解CPU的運算速度與內存條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所以緩存是越大越好。 參數就算是說完了。既然開頭就說了“CPU也跟人腦一樣,術業有專攻。”那接下來就分析一波,什么樣的U適合干什么樣的工作。 需求:游戲 由于游戲運行需要的是粗暴直接的計算工作,所以主頻高的CPU會更有優勢。 這就好比我的工作是要搬個磚,肌肉強點,力氣大才是硬性需求。就算我有8條胳膊16只手,看起來張牙舞爪的很厲害,但是我搬磚的時候根本用不到,而且這些胳膊大多力氣又小,所以效果并不會很好。 所以,有游戲需求的玩家可以選擇主頻高點的CPU,核心和線程數少一點無所謂。(當然不能太少,至少雙核四線程起步吧,如今主流都是4核4線程就差不多了) 適合游戲的高主頻CPU 整體來說,英特爾i3、i5、i7和銳龍2代的CPU主頻都挺高的,很適合玩游戲。英特爾后面帶“K”的CPU不僅主頻更高,而且是支持超頻的(需要用Z系或X系主板)。新出的AMD銳龍2代CPU主頻也很高,而且性價比也還不錯。 需求:圖形渲染等專業工作需求 對于需要進行大量并行運算的圖形渲染來說,多核心多線程同時工作能比單核心高主頻的傻大粗節省大量的時間。 綠巨人雖然搬磚能力出眾,但是如果讓他去完成一幅復雜的拼圖,速度自然是比那種有多條胳膊和多只手同時工作的小機靈慢了不少。 綠巨人有力使不出啊 適合圖形渲染和視頻制作的CPU(多核、大緩存、性能強): 圖形渲染 多核多線程CPU 此外,還有AMD二代銳龍R5 2600X、R7 2700/2700X以及Intel八代酷睿i7 8700/K等都很適合。 需求:日常家用,偶爾玩LOL、DNF等 這一類的用戶平時就是看看網頁,看看視頻、看文檔、玩玩LOL、DNF等游戲。 這類用戶可以選擇自帶核顯的CPU,如英特爾600塊的奔騰G5500,或者800元的i3-8100。這類CPU的自帶的HD630核顯完全可以輕松解碼4K視頻以及流暢運行LOL、DNF這類游戲,省下的錢買塊固態硬盤,加條內存豈不是美滋滋。 注:使用核顯請盡量組雙通道內存條,以提升核顯性能。預算有限可以上2條4GB組建8GB雙通道,預算充裕直接上2條8GB組16GB雙通道大內存。 總結 : 1.游戲用戶選擇高主頻的CPU,4核4線程差不多就夠用了。如i3 8100/i5 8400等,此外英特爾i3-8350K、i5-8600K(這種帶K的CPU還可以通過超頻來達到更高的頻率,不過要搭配較貴的Z370系主板使用);AMD銳龍二代CPU也很不錯,建議購買后綴帶X的如,銳龍R5 2600X,雖然本身性價比并不突出,但是好在可以搭配AMD平臺較便宜的B350主板進行超頻。 2.對于需要做圖形渲染工作的用戶來說,多核心多線程的CPU是最優的選擇。AMD多核心多線程的銳龍系列性價比非常的高。 3.普通用戶,如果沒有大型游戲需求,英特爾的i3-8100絕對是最有性價比的選擇。首先是4核4線程3.6GHz,性能足夠用,而且自帶的核顯性能也不俗,還能省下買顯卡的錢。 4.選擇CPU的時候,一定要詢問店家是不是支持自己的主板。有時候雖然接口針腳數量是一樣的,但是可能并不兼容。(英特爾,別左右瞎看了,說的就是你) 那些關于CPU的知識,你真的懂了嗎? 關于cpu和程序的執行 CPU是計算機的大腦。 1、程序的運行過程,實際上是程序涉及到的、未涉及到的一大堆的指令的執行過程。 當程序要執行的部分被裝載到內存后,CPU要從內存中取出指令,然后指令解碼(以便知道類型和操作數,簡單的理解為CPU要知道這是什么指令),然后執行該指令。再然后取下一個指令、解碼、執行,以此類推直到程序退出。 2、這個取指、解碼、執行三個過程構成一個CPU的基本周期。 3、每個CPU都有一套自己可以執行的專門的指令集(注意,這部分指令是CPU提供的,CPU-Z軟件可查看)。 正是因為不同CPU架構的指令集不同,使得x86處理器不能執行ARM程序,ARM程序也不能執行x86程序。(Intel和AMD都使用x86指令集,手機絕大多數使用ARM指令集)。 注:指令集的軟硬件層次之分:硬件指令集是硬件層次上由CPU自身提供的可執行的指令集合。軟件指令集是指語言程序庫所提供的指令,只要安裝了該語言的程序庫,指令就可以執行。 4、由于CPU訪問內存以得到指令或數據的時間要比執行指令花費的時間長很多,因此在CPU內部提供了一些用來保存關鍵變量、臨時數據等信息的通用寄存器。 所以,CPU需要提供 一些特定的指令,使得可以從內存中讀取數據存入寄存器以及可以將寄存器數據存入內存。 此外還需要提供加法、減、not/and/or等基本運算指令,而乘除法運算都是推算出來的(支持的基本運算指令參見ALU Functions),所以乘除法的速度要慢的多。這也是算法里在考慮時間復雜度時常常忽略加減法次數帶來的影響,而考慮乘除法的次數的原因。 5、除了通用寄存器,還有一些特殊的寄存器。典型的如: PC:program counter,表示程序計數器,它保存了將要取出的下一條指令的內存地址,指令取出后,就會更新該寄存器指向下一條指令。 堆棧指針:指向內存當前棧的頂端,包含了每個函數執行過程的棧幀,該棧幀中保存了該函數相關的輸入參數、局部變量、以及一些沒有保存在寄存器中的臨時變量。 PSW:program status word,表示程序狀態字,這個寄存器內保存了一些控制位,比如CPU的優先級、CPU的工作模式(用戶態還是內核態模式)等。 6、在CPU進行進程切換的時候,需要將寄存器中和當前進程有關的狀態數據寫入內存對應的位置(內核中該進程的棧空間)保存起來,當切換回該進程時,需要從內存中拷貝回寄存器中。即上下文切換時,需要保護現場和恢復現場。 7、為了改善性能,CPU已經不是單條取指-->解碼-->執行的路線,而是分別為這3個過程分別提供獨立的取值單元,解碼單元以及執行單元。這樣就形成了流水線模式。 例如,流水線的最后一個單元——執行單元正在執行第n條指令,而前一個單元可以對第n+1條指令進行解碼,再前一個單元即取指單元可以去讀取第n+2條指令。這是三階段的流水線,還可能會有更長的流水線模式。 8、更優化的CPU架構是superscalar架構(超標量架構)。這種架構將取指、解碼、執行單元分開,有大量的執行單元,然后每個取指+解碼的部分都以并行的方式運行。比如有2個取指+解碼的并行工作線路,每個工作線路都將解碼后的指令放入一個緩存緩沖區等待執行單元去取出執行。 9、除了嵌入式系統,多數CPU都有兩種工作模式:內核態和用戶態。這兩種工作模式是由PSW寄存器上的一個二進制位來控制的。 10、內核態的CPU,可以執行指令集中的所有指令,并使用硬件的所有功能。 11、用戶態的CPU,只允許執行指令集中的部分指令。一般而言,IO相關和把內存保護相關的所有執行在用戶態下都是被禁止的,此外其它一些特權指令也是被禁止的,比如用戶態下不能將PSW的模式設置控制位設置成內核態。 12、用戶態CPU想要執行特權操作,需要發起系統調用來請求內核幫忙完成對應的操作。其實是在發起系統調用后,CPU會執行trap指令陷入(trap)到內核。當特權操作完成后,需要執行一個指令讓CPU返回到用戶態。 13、除了系統調用會陷入內核,更多的是硬件會引起trap行為陷入內核,使得CPU控制權可以回到操作系統,以便操作系統去決定如何處理硬件異常。 關于CPU的基本組成 1、CPU是用來運算的(加法運算+、乘法運算__、邏輯運算and not or等),例如c=a+b。 2、運算操作涉及到數據輸入(input)、處理、數據輸出(output),a和b是輸入數據,加法運算是處理,c是輸出數據。 3、CPU需要使用一個叫做存儲器(也就是各種寄存器)的東西保存輸入和輸出數據。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寄存器(前文也介紹了一些) 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保存將要被訪問數據在內存中哪個地址處,保存的是地址值 MDR: memory data register,保存從內存讀取進來的數據或將要寫入內存的數據,保存的是數據值 AC: Accumulator,保存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中間結果,保存的是數據值 PC: Program Counter,保存下一個將要被執行指令的地址,保存的是地址值 CIR: current instruction register,保存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 4、CPU還要將一些常用的基本運算工具(如加法器)放進CPU,這部分負責運算,稱為算術邏輯單元(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5、CPU中還有一個控制器(CU, Control Unit),負責將存儲器中的數據送到ALU中去做運算,并將運算后的結果存回到存儲器中。 控制器還包含了一些控制信號。 5、控制器之所以知道數據放哪里、做什么運算(比如是做加法還是邏輯運算?)都是由指令告訴控制器的,每個指令對應一個基本操作,比如加法運算對應一個指令。 6、例如,將兩個MDR寄存器(保存了來自內存的兩個數據)中的值拷貝到ALU中,然后根據指定的操作指令執行加法運算,將運算結果拷貝會一個MDR寄存器中,最后寫入到內存。 7、這就是馮諾依曼結構圖,也就是現在計算機的結構圖。 關于CPU的多線和多進程 1、CPU的物理個數由主板上的插槽數量決定,每個CPU可以有多核心,每核心可能會有多線程。 2、多核CPU的每核(每核都是一個小芯片),在OS看來都是一個獨立的CPU。 3、對于超線程CPU來說,每核CPU可以有多個線程(數量是兩個,比如1核雙線程,2核4線程,4核8線程),每個線程都是一個虛擬的邏輯CPU(比如windows下是以邏輯處理器的名稱稱呼的),而每個線程在OS看來也是獨立的CPU。 這是欺騙操作系統的行為,在物理上仍然只有1核,只不過在超線程CPU的角度上看,它認為它的超線程會加速程序的運行。 4、要發揮超線程優勢,需要操作系統對超線程有專門的優化。 5、多線程的CPU在能力上,比非多線程的CPU核心要更強,但每個線程不足以與獨立的CPU核心能力相比較。 6、每核上的多線程CPU都共享該核的CPU資源。 例如,假設每核CPU都只有一個"發動機"資源,那么線程1這個虛擬CPU使用了這個"發動機"后,線程2就沒法使用,只能等待。 所以,超線程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流水線(參見前文對流水線的解釋)上更多個獨立的指令,這樣線程1和線程2在流水線上就盡量不會爭搶該核CPU資源。所以,超線程技術利用了superscalar(超標量)架構的優點。 7、多線程意味著每核可以有多個線程的狀態。比如某核的線程1空閑,線程2運行。 8、多線程沒有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并行處理,每核CPU在某一時刻仍然只能運行一個進程,因為線程1和線程2是共享某核CPU資源的。可以簡單的認為每核CPU在獨立執行進程的能力上,有一個資源是唯一的,線程1獲取了該資源,線程2就沒法獲取。 但是,線程1和線程2在很多方面上是可以并行執行的。比如可以并行取指、并行解碼、并行執行指令等。所以雖然單核在同一時間只能執行一個進程,但線程1和線程2可以互相幫助,加速進程的執行。 并且,如果線程1在某一時刻獲取了該核執行進程的能力,假設此刻該進程發出了IO請求,于是線程1掌握的執行進程的能力,就可以被線程2獲取,即切換到線程2。這是在執行線程間的切換,是非常輕量級的。(WIKI: if resources for one process are not available, then another process can continue if its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9、多線程可能會出現一種現象:假如2核4線程CPU,有兩個進程要被調度,那么只有兩個線程會處于運行狀態,如果這兩個線程是在同一核上,則另一核完全空轉,處于浪費狀態。更期望的結果是每核上都有一個CPU分別調度這兩個進程。 關于CPU上的高速緩存 1、最高速的緩存是CPU的寄存器,它們和CPU的材料相同,最靠近CPU或最接近CPU,訪問它們沒有時延(<1ns)。但容量很小,小于1kb。 32bit:32__32比特=128字節 64bit:64__64比特=512字節 2、寄存器之下,是CPU的高速緩存。分為L1緩存、L2緩存、L3緩存,每層速度按數量級遞減、容量也越來越大。 3、每核心都有一個自己的L1緩存。L1緩存分兩種:L1指令緩存(L1-icache)和L1數據緩存(L1-dcache)。L1指令緩存用來存放已解碼指令,L1數據緩存用來放訪問非常頻繁的數據。 4、L2緩存用來存放近期使用過的內存數據。更嚴格地說,存放的是很可能將來會被CPU使用的數據。 5、多數多核CPU的各核都各自擁有一個L2緩存,但也有多核共享L2緩存的設計。無論如何,L1是各核私有的(但對某核內的多線程是共享的)。 CPU 的基礎知識大全相關 文章 : ★ cpu基礎知識詳解 ★ 2019超詳細電腦硬件及電腦配置知識大全講解 ★ 電腦知識大全菜鳥必備 ★ 計算機硬件基礎知識學習 ★ 電腦入門基本知識大全 ★ 電腦硬件入門學習 ★ 電腦入門基本知識有哪些 ★ 計算機網絡基礎技能大全 ★ 計算機網絡知識大全 ★ 常識科普知識大全

7,CPU的詳細介紹

首先要看是什么牌子的,牌子有:INTER , AMD 再就要看它是屬于哪一級別的;如INTER的入門級的雙核奔騰E系列,中端級別的酷睿E系列,再高一級的四核的酷睿Q系列.AMD的速龍雙核,羿龍三核,四核. 還要看主頻的大小,二級緩存的大小,INTER的還要看前端總路線的大小. 還有一個不太起眼的功耗大小.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 1.內部結構:  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存儲單元,相互協調,可以進行分析、判斷、運算并控制計算機各種部分協調工作 ●運算器:  算術運算:加、減、乘、除  邏輯運算:邏輯加、邏輯乘、非運算 ●控制器:  讀取各種指令,并對指令進行分析,作出相應的控制 ●寄存器:  直接參與運算并存放運算的中間結果 CPU主頻率標志著它的性能。

8,關于CPU的描述

FMB 05B/05A/06B電源標準 core 是FMB 06b 電源標準即TDP功耗表現不超過65W。05a 是95W 05b是130W有pda805 830等產品.支持LGA 775接口處理器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很明顯的支持core的話需要支持新的電源標準,明顯的后者描述全面的多,范圍大.
x6的好,推薦配置如下: 主板 映泰890fx ¥800今年最好的芯片組,開核簡單 處理器 amd 羿龍 ii x6 ¥1180 內存 金士頓 2gb ddr3 1333 ¥315一根建議最少買兩根組雙通 硬盤 希捷 500gb ¥290 顯卡 七彩虹460 ¥1399 電源 長城四核王 ¥320 光驅 先鋒 ¥200 機箱 冷酷至尊 ¥220(款式要看你自己喜歡什么來選) 顯示器 明基gl2231 ¥1280 主板為今年最好的芯片組,開核簡單(f3三核f4四核)你用6核我就不知道開成什么樣了,價錢公道。cpu這款你自己所選6核的,內存建議滿載(4根)。硬盤市場上最好賣的,500g很夠用了,價格公道。顯卡460乃一款專門用來燒的卡,超頻效果更好。 如上一套,帶4跟2g內存。合計:6940 也就7000左右。 待采納,有疑問請繼續!!

9,cpu指的是什么

cpu是什么?CPU是一個縮寫,全稱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之中負責處理數據和計算的元件。你做的每一個操作都需要經過它的運算才能展示給你結果。
中央處理器簡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中心主要組成部份.
CPU一般指中央處理器。CPU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CPU是計算機中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譯碼并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控制器、運算器,其中還包括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的總線。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就是CPU、內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中央處理器的功效主要為處理指令、執行操作、控制時間、處理數據。擴展資料CPU未來發展通用中央處理器(CPU)芯片是信息產業的基礎部件,也是武器裝備的核心器件。我國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PU技術和產業,不僅造成信息 產業受制于人,而且國家安全也難以得到全面保障。 “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開始支持自主研發 CPU。“十一五”期間,“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核高基”)重大專項將“863計 劃”中的CPU成果引入產業。從“十二五”開始,我國在多個領域進行自主研發CPU的應用和試點,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自主技術和產業體系,可滿足武器裝備、信息化等領域的應用需求。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央處理器
CPU是英語“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的縮寫,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其實我們在買CPU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構造,只要知道它的性能就可以了。CPU主要的性能指標有:主頻即CPU的時鐘頻率(CPUClockSpeed)。這是我們最關心的,我們所說的233、300等就是指它,一般說來,主頻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機的就越高。時鐘頻率即CPU的外部時鐘頻率,由電腦主板提供,以前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持75各83MHz,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芯片組BX以使用100MHz的時鐘頻率。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等一些非Intel的芯片組也開始支持100MHz的外頻。精英公司的BX主板甚至可以支持133MHz的外頻,這對于超頻者來是首選的。內部緩存(L1Cache):封閉在CPU芯片內部的高速緩存,用于暫時存儲CPU運算時的部分指令和數據,存取速度與CPU主頻一致,L1緩存的容量單位一般為KB。L1緩存越大,CPU工作時與存取速度較慢的L2緩存和內存間交換數據的次數越少,相對電腦的運算速度可以提高。外部緩存(L2Cache):CPU外部的高速緩存,PentiumPro處理器的L2和CPU運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所以PentiumII運行在相當于CPU頻率一半下的,容量為512K。為降低成本Inter公司生產了一種不帶L2的CPU命為賽揚,性能也不錯,是超頻的理想。MMX技術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的縮寫。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PentiumCPU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術。為CPU增加57條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還將CPU芯片內的L1緩存由原來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數據),因此MMXCPU比普通CPU在運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時,處理多媒體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目前CPU基本都具備MMX技術,除P55C和PentiumⅡCPU還有K6、K63D、MII等。制造工藝:現在CPU的制造工藝是0.35微米,最新的PII可以達到0.28微米,在將來的CPU制造工藝可以達到0.18微米。CPU的廠商1.Intel公司Intel是生產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場份額,Intel生產的CPU就成了事實上的x86CPU技術規范和標準。最新的PII成為CPU的首選。2.AMD公司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幾家公司的產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戰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K6和K6-2具有很好性價比,尤其是K6-2采用了3DNOW技術,使其在3D上有很好的表現。3.IBM和Cyrix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終于擁有了自己的芯片生產線,其成品將會日益完善和完備。現在的MII性能也不錯,尤其是它的價格很低。4.IDT公司IDT是處理器廠商的后起之秀,但現在還不太成熟。
【答案】B【答案解析】中央處理器(CPU)是計算機主機的核心部件,主要功能室按照程序給出的指令序列,分析并執行指令。

10,CPU的概念是什么

CPU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 Uint.
CPU的英文全稱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處理器。CPU從雛形出現到發展壯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術的越來越先進,其集成度越來越高,內部的晶體管數達到幾百萬個。雖然從最初的CPU發展到現在其晶體管數增加了幾十倍,但是CPU的內部結構仍然可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機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標十分重要。 CPU主要的性能指標有以下幾點: 第一:主頻,也就是CPU的時鐘頻率,簡單地說也就是CPU的工作頻率。一般說來,一個時鐘周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于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頻就是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而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頻=外頻×倍頻。(笨笨熊注:我們購買計算機主要看CPU的主頻) 第二:內存總線速度或者叫系統總路線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頻。內存總線的速度對整個系統性能來說很重要,由于內存速度的發展滯后于CPU的發展速度,為了緩解內存帶來的瓶頸,所以出現了二級緩存,來協調兩者之間的差異,而內存總線速度就是指CPU與二級(L2)高速緩存和內存之間的工作頻率。 第三:工作電壓。工作電壓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壓。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藝落后,它們的工作電壓一般為5V(奔騰等是3.5V/3.3V/2.8V等),隨著CPU的制造工藝與主頻的提高,CPU的工作電壓有逐步下降的趨勢,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經采用1.6V的工作電壓了。低電壓能解決耗電過大和發熱過高的問題。這對于筆記本電腦尤其重要。(笨笨熊注:新賽揚是1.5V) 第四:協處理器或者叫數學協處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沒有內置協處理器的。由于協處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負責浮點運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機CPU的浮點運算性能都相當落后,自從486以后,CPU一般都內置了協處理器,協處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強浮點運算。現在CPU的浮點單元(協處理器)往往對多媒體指令進行了優化。比如Intel的MMX技術,MMX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的縮寫。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Pentium CPU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術。為CPU新增加57條MMX指令,把處理多媒體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笨笨熊注:現在“銅礦”PⅢ還有MMX2技術,將來還會有三代、四代MMX技術,名稱可能不同,意思是一樣的) 第五:流水線技術、超標量。流水線(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開始使用的。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就象工業生產上的裝配流水線。在CPU中由5~6個不同功能的電路單元組成一條指令處理流水線,然后將一條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這些電路單元分別執行,這樣就能實現在一個CPU時鐘周期完成一條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運算速度。超流水線是指某型 CPU內部的流水線超過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 pro的流水線就長達14步。將流水線設計的步(級)數越多,其完成一條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適應工作主頻更高的CPU。超標量是指在一個時鐘周期內CPU可以執行一條以上的指令。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難想象的,只有Pentium級以上CPU才具有這種超標量結構;這是因為現代的CPU越來越多的采用了RISC技術,所以才會超標量的CPU。 第六:亂序執行和分枝預測,亂序執行是指CPU采用了允許將多條指令不按程序規定的順序分開發送給各相應電路單元處理的技術。分枝是指程序運行時需要改變的節點。分枝有無條件分枝和有條件分枝,其中無條件分枝只需要CPU按指令順序執行,而條件分枝則必須根據處理結果再決定程序運行方向是否改變,因此需要“分枝預測”技術處理的是條件分枝。第七:L1高速緩存,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級高速緩存。在CPU里面內置了高速緩存可以提高CPU的運行效率。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采用回寫(Write Back)結構的高速緩存。它對讀和寫操作均有可提供緩存。而采用寫通(Write-through)結構的高速緩存,僅對讀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計算機中基本采用了回寫式高速緩存。 第八:L2高速緩存,指CPU外部的高速緩存。Pentium Pro處理器的L2和CPU運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所以Pentium II運行在相當于CPU頻率一半下的,容量為512K。為降低成本Intel公司曾生產了一種不帶L2的CPU名為賽揚。(笨笨熊注:現在銅礦及新賽揚的L2緩存與CPU同頻,所以高端1G以上的芯片大戰中Intel暫時領先于L2只有主頻一半或三分之一的AMD的K7) 第九:制造工藝, Pentium CPU的制造工藝是0.35微米, PII和賽揚可以達到0.25微米,最新的CPU制造工藝可以達到0.18微米,并且將采用銅配線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頻率。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寫為CPU)的結構,CPU是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CPU即中央處理單元,是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縮寫,是整個系統的核心,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位。它負責整個系統指令的執行,數學與邏輯的運算,數據的存儲與傳送,以及對內對外輸入與輸出的控制。
CPU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
文章TAG:cpu介紹cpu介紹具體

最近更新

  • 買英語怎么說,買用英語怎么說

    買用英語怎么說buy祝你學習進步O(∩_∩)O哈!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還望采納O(∩_∩)O哈!如還有不懂的,還可以繼續追問哦(^o^)/~2,買東西的英文怎么說買東西Buythin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6

  • 蘑菇做法大全,秘制五花肉和蘑菇的做法

    1.準備材料,五花肉切片,洋蔥切段,辣椒切段,蘑菇撕成小塊,柿子切小塊,5、柿子汁,倒蘑菇,加一勺(平時在家煲湯用)生抽,一勺生抽,適量鹽,5.油溫七成熱后,放入蘑菇,然后轉小火慢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6

  • 復查申請書范文,中考成績復查申請怎么寫請告訴我急謝謝

    中考成績復查申請怎么寫請告訴我急謝謝不太清楚應該是去學校教務處問吧2,關于考試成績復查的申請怎么寫此事要學校開證明上交所在地招生辦有招生辦上交省辦3,單位需要的計量設備到期了需要填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6

  • css透明度,Css透明度如何實現

    Css透明度如何實現CSS透明度設置方法filter:alpha(opacity=50);/*IE,透明度50%*/-moz-opacity:0.5;/*Firefox,透明度50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6

  • 練字的字帖,練字用什么字帖好呢

    練字用什么字帖好呢初學者寫正楷用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的帖行書用王羲之的帖2,用什么字帖練字效果比較好求介紹啊找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字帖..我自己用的是“好字通”字帖,里面有書法教程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6

  • 大蒜的種植,大蒜怎么種植

    大蒜怎么種植大蒜頭扒開,把蒜瓣尖的一頭朝上直接按在土中,注一定要尖頭朝上,蒜瓣外表皮不能扒不然沒用,施一點植物用肥,尿素什么的都行,不要多,澆水,澆水,澆水看情況施肥記得加水一般有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5

  • 花的懶人料理,簡單省時快餐食譜推薦

    準備200克肥牛片,半個洋蔥切塊,米飯提前蒸熟;2.調一勺醬,1勺醬油,1勺燒紙,1勺米酒;3.準備一個小砂鍋,倒入半鍋水,放入洋蔥煮至變色,放入肥牛片,煮1分鐘,撇去浮沫;4.倒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5

  • 企業字號,67漲知識企業字號與企業名稱有什么區別

    67漲知識企業字號與企業名稱有什么區別企業名稱包括四部分:行政區劃+字號+行業特點+組織形式。例如:XX省+百斯特+酒類+經銷部也就是說,字號是企業名稱的一部分。PS:::不懂還可 ......

    邵陽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遂昌县| 梁山县| 荔浦县| 利津县| 寿宁县| 滨海县| 巍山| 南陵县| 麦盖提县| 钟山县| 阿克| 温宿县| 河池市| 漯河市| 左权县| 仲巴县| 边坝县| 崇州市| 曲阜市| 大姚县| 灵璧县| 瑞金市| 福鼎市| 威远县| 揭阳市| 武强县| 应用必备| 南溪县| 修水县| 沐川县| 松溪县| 莱西市| 景泰县| 民勤县| 江山市| 古蔺县| 色达县| 长岭县| 亚东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