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和河南老鄉在一塊,只會說普通話,老鄉都不會河南話嗎。我現在說的話帶點河南腔,也不是普通話,在三門峽市區的中年人基本上都說這種話,做為河南人,我不會說河南話,正常,我們信陽地理位置靠近湖北,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
1、為什么大部分信陽人不會說河南話?
根本就不懂歷史,為什么信陽人說的是江西南昌九江話?因為明末清初的時候,信阻這片的人經過戰亂都死絕啦,后來從江西、麻城這邊大量的遷徙人口到信陽這邊來,明末的時候信陽屬于汝南郡。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太平天國運動又把那個浙江湖州安微宣城這一片的人殺完掉了,又把信陽光山羅山這一片的人遷徙到長興、安吉、廣德等地,你現在到安吉、廣德這一片問問他們當地人,他們自己都說他們的先祖是從河南信陽這一片遷過來的,你聽他們的方言,就跟河南光山、羅山方言是一模一樣的,
2、商丘話是河南話嗎?
商丘雖然是河南的一個地區,但商丘話和傳統的被大家接受認可的河南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比如,商丘人的“管”這個字,其意義等同于“中”“可以”的意思,但河南就這一個地市說這個方言。倒是山東菏澤有這樣言語,商丘話和安徽北部、山東菏澤地區的方言,語調倒是很為接近。不知道語言學上怎么定義地方話的,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
3、河南信陽真的不講河南話嗎?
做為河南人,我不會說河南話,正常,我們信陽地理位置靠近湖北,記得我剛到鄭州也不怎么會普通話,到鄭州只會羅山話,別人都聽不懂。河南話我聽的懂,但不會說,現在在鄭州我不知道是說普通話,還是家鄉話,很尷尬。在外地和河南老鄉在一塊,只會說普通話,老鄉都說,不會河南話嗎?我說,我說家鄉話你們聽不懂,我們信陽這里的方言,河南人根本就聽不懂,搞的自己很難受。
4、45歲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海霞回鄭州老家過年,說河南話扭秧歌平易近人,你怎么看?
對海霞的印象一直不錯,主播臺上端莊大氣,待人處事平易和藹,這次回老家的表現就是海霞一貫的姿態,海霞是河南鄭州人,2007年起主持《新聞聯播》被觀眾熟知。還主持過《早間新聞》《晚間新聞》《現在播報》等節目,海霞的主持風格沉穩且不失激情,音色十分動聽。相比央視其他主持人,海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語速快,據說一分鐘最多能讀360個字,而且播報得清清楚楚,干干凈凈,
近日,有網友曬出一段海霞回鄭州老家錄節目的視頻。畫面中,海霞一身喜氣紅,和鄉親們打成一片,不僅親切聊天,還扎在人堆里大跳廣場舞,并用河南話問鄉親們:“我們再排一遍,中不中啊?”要說公眾人物在鏡頭前擺擺造型,打造一個積極正面的人設,也不是啥新鮮事,但骨子里還是得有,否則裝也裝不像。何況還有連裝都不愿意裝的呢,
5、三門峽是河南省里唯一不說河南話的嗎?為什么?
我出生在三門峽,長在三門峽,對三門峽人的說話口音非常關注,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不當之處,敬請指正。三門峽市是上世紀50年代末期隨著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而建立的城市,一開始就被定為地級市,領導干部高一個級別配置,當時,中國舉全國之力支援三門峽大壩建設,三門峽這三個字非常風光,經常出現在《人民日報》上,全國人民都在關注。
大壩建成后,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水電11局的建設者們大都定居在三門峽,他們大都講普通話,生活在黃河路兩側,后來國家從上海等地遷來器材廠、量儀廠、儀表原件廠,三門峽人的口音中又增加了上海普通話。再后來隨著黃金開采的興起,又在三門峽車站南邊建設了黃金礦建井巷修造廠,在六峰路南端建設了礦山機械廠、北端建設了水工機械廠,技術人員大部分從東北調來,三門峽人的說話口音里又增加了東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