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河南人民從古至今有著勤勉奮斗的好傳統,河南人民對國家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近十幾年的發展動力強勁,鄭州也有幸擠入一線城市。河南每年有百萬高考學子,能有機會對985,211的比例非常低,河南僅鄭大一所211,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匱乏。
1、洛陽發展怎么樣,能發展成新一線城市嗎?
洛陽想要發展成為新一線城市,個人認為可能性比較低,不過發展成二線城市的可能性較大。由第一財經公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來自河南的新一線城市只有鄭州一個,而洛陽與省內的商丘、信陽、南陽、許昌、新鄉以及駐馬店被歸為三線城市,從15個新一線城市來看,它們都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城市,經濟實力強大,而且很多也是直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省會等級別比較高的城市,它們的整體綜合實力也是非常強的。
洛陽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當中GDP最高的城市,但其2018年GDP也只有4640.7億元,排名全國第48,并不算突出,而且它的發展水平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洛陽想要成為新一線城市確實比較難,除非河南像發展鄭州那樣舉全省之力發展洛陽,否則希望比較渺茫,洛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洛陽曾經也是多個王朝的都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如今洛陽則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中原經濟區的副中心城市,GDP僅次于鄭州穩居全省第二,主要支柱產業有文化產業、旅游業、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產業等。這些年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河南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而作為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洛陽經濟發展也十分迅速,相信未來洛陽經濟依然會保持較快發展,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
2、中國古代南方與北方的戰爭怎么總盯著徐州,而不走河南安徽一線?
徐州從歷史上就是進行決戰的古戰場。——朱德徐州民諺曰:九里山下古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以上都是蒼白的語言,力量不夠直白,不夠大!說戰爭應該怎樣進行,用地圖來說話最有說服力了,請看地圖:黑線是南京到北京走徐州的最短路線。紅線是南京到北京走河南安徽的最短路線,綠色線是京杭大運河的大概路線。那么請問了,題主你是指揮官,你走那一條進軍路線?好,再專上一張京杭大運河的地圖:打仗歸根結底打的是什么?自古至今,打仗打的從來也是后勤,將來也是打后勤!高科技戰爭也打后勤!在古代,沒有鐵路,沒有公路,百萬之軍的衣食住行,武器糧秣,戰利品賞賜物用什么“運輸方式”運的最快,最多?當然是水運了,
所以說,中國古代南方到北方的戰爭不是僅僅盯著徐州走,也是跟著后勤走,也是盯著運河走!還有,徐州南邊是淮河,淮河也很重要。淮河從東西方向橫貫中國,南北中國的分界線,沿淮河可以運來從陜西,四川,河南,安徽等地征集來的戰爭物資與戰斗人員,徐州從水運來說,也是一個十字河口!還是看地圖吧!人類的活動是要受制于地理的。
3、鄭州會成為一線城市嗎?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對于鄭州我一直感覺未來希望是很大的,今天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鄭州未來成為一線城市(達到今天的北上廣深水平)是大概率今天來看鄭州的實力,2017年生產總值達到了9130.2億,2018年生產總值達到萬億是大概率事件。隨著鄭州公布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可以清晰的看到了鄭州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一、經濟發展水平上。綱要制定了預計在2035年,鄭州GDP總量達到3.0萬億元、人均GDP達到22.0萬元,人口規模達到1350萬人左右,這個數據跟如今北上廣深差不多,以上海為例:截止2017年上海生產總值達到30133.86億元,人口規模達到2418.33萬,人均GDP達到124606元;可以說鄭州未來達到如今北上廣深的程度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