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塊一桌,22個菜平均每個菜13.636元。在我的記憶里從85年到99年,那時候的老百姓為了辦一次宴席要準備半年,宴席的菜品還是以素菜為主,那時候一般是16個菜到18個菜,加兩個湯,不管16還是18個菜,素菜都要占10至12個,但賓朋們會把飯菜差不多吃完,讓主家心里有一種滿意的笑容。
1、河南結婚酒席上,有哪些特色菜?
1、冷菜,全國各地宴席冷菜是必不可少的,在河南冷菜中有兩道是雷打不動的,垛子牛肉和垛子羊肉,河南那邊的牛羊肉一般是將肉拆散鹵制好之后再壓成塊,這樣肉就比較入味。2、整只雞、整條魚,河南素有無雞魚不成宴之說,雞、魚而且一定要完整,寓意完美,而且雞還要擺個造型才好,3、豬蹄膀,河南人習慣稱肘子,這個是到硬菜,不管吃的人多不多但不可或缺4、紅燒肉,紅燒肉一定要用碗來盛,不能使用盤子,這個是個吃飯菜,河南的飯就是指饅頭,把饅頭掰開把肉片夾在里面別提多香了。
??5、肉蛋卷,這個是個特色菜,河南人成為卷心,就是講剁好的肉餡包上蛋皮上鍋蒸制而成,不僅宴席必備過年也必備,這個也是吃飯菜,上過這個菜意味著宴席就接近尾聲了,?7、在河南宴席中最后一道菜絕對會是湯,這倒湯的名字也很有趣叫滾蛋湯,意思很明顯喝完湯大家就可以散伙了。這道湯是酸口的,很好喝而且解膩,大家吃了一桌子大魚大肉喝口酸湯解解膩還是很有必要的,我最喜歡的也就是這個菜了,很饞這一口,
2、我打算回農村結婚辦酒席,預算300一桌,22個菜,可以配幾個葷菜?
不知道樓主是什么地方的,究竟窮到什么程度。更不了解樓主那里是不是難民區,準備吃潲水,300塊一桌,22個菜平均每個菜13.636元。然后除掉人工成本和柴米油鹽醬醋,最多不到10塊錢一個菜,我不知道這種酒席會不會收份子錢,如果是收份子錢的話,我不知道應該給多少!如果一不小心按我們這邊的習慣是300塊的話,如果我是樓主的朋友,恐怕我會在上菜后馬上去找樓主要回紅包從此絕交!而且是永生不再聯系!如果是有親戚關系的話,我會永遠跟你斷絕親戚關系,等到百年歸老后在地府也不會相見!說一千道一萬,窮就別裝B!窮就要老老實實過日子!努力工作賺錢改變生活條件!300塊一桌的酒席不丟人!你可以來個八菜一湯,菜不多,但絕不會丟人!一個排骨燉湯,然后一邊雞一邊鴨一條魚一斤蝦一份紅燒肉再來兩個小炒外加一個青菜,最后再上個果盤都可以!這樣的菜可能在農村自己準備材料300都不用!而你TM的要22個菜!你干脆每桌上22坨屎的了!還TM的22個菜!。
3、河南商丘結婚要求彩禮25萬,多不多,你們那邊彩禮都是多少?
謝謝邀請!所謂的彩禮,本是一種禮意、禮節、或禮儀的表現形式,通過這種形式,表達某種意義、意思、或心意。換句話說,見人如見心,見意如見情…,但不知何時將“彩禮”變成了抄作“婚姻”的熱門話題。結婚彩禮的多少,并沒有成文的法定、或地方的規定、或族群約定,而是社會人際往來中,產生的某些攀比、形成了某種欲望,或某種許諾。
當然也不排除某些有經濟承受能力的個人、或少數人,彰顯出家庭的某些大方、體面或實力,或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例,成為了某些人的借口,或對照的一面“鏡子”,與之對照、效仿,變異,致彩禮一路“走好”、“升高”,真正意義上的婚姻,是不在于彩禮的多少,禮物的輕重。而是在于對人格、人品的相互尊重;在于愛有多真、情有多深,海枯石爛不變心;還在于同甘共苦,同舟共濟之情,亦夫妻恩愛終身,同生死共患難,
男女雙方并非是初戀、初婚甜如蜜,婚后數日似仇敵;更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喜新厭舊學“陳世美”,或“沾花惹草”夜不歸;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秦香蓮”、“武大郎”的這些“遭遇”或其他負面因素,影響著彩禮“攀高”、“變味”,這也許是不得而知的…,俗話說:“十根指頭不一樣長”,筆者認為:彩禮應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意思表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