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83年的,畢業到深圳2007年,結果2012年,工作5年。本科畢業生,如果是你理工信息類崗位,其實不一定省會的工資比深圳要低,現在很多高科技行業以及互聯網行業,二線城市的工資已經可以與深圳相媲美,如果僅僅是為了工資,你就不應該去深圳,幸運的是,我老婆11年畢業,研究生,深大的,工作還可以。
1、月薪8000坐標深圳,本科畢業工作七年,孩子1歲,深圳無房是繼續深飄還是回老家?
出題人情況和我差不多稍微時間短點,哭,我算苦盡甘來,稍微好點了。本人83年的,畢業到深圳2007年,結果2012年,工作5年,無房無車,租房,當初還被別人騙了14萬現金,其中7萬借我同學的,必須得還。后面我換工作,積累,幸運的是,我老婆11年畢業,研究生,深大的,工作還可以。2019了,我算混得一般,我現在畢業12年了,年薪加副業,到手60萬左右,老婆也有20多萬,沒買房,
打算買了,小孩19年下半年上小學,學位通知出來了,上課了南山外語濱海小學(早兩天的錄取結果),放心了。題主換個思維,純打工,隨時都被踢掉,好好考慮,然后,創業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最好抓到好機會,與有緣的公司老板做合伙人,二把手,這個還真看運氣。備注下我的學習背景和工作經歷:一般二本畢業英語系畢業,專業八級(母校早幾年升一本了),
第一年工作國企,后面換了幾家日企,最近換了美資公司,貿易戰原因,又不靠譜了,36了,危機感暴增,去了一家老鄉的民企(緣分),二把手。然后還有一份工,新應聘的美資企業(中國沒有公司,沒有人員,我第一批),在家辦公,所以我兩份工作一起,因為美資企業的產品,可以給我老鄉老板公司代理,所以兩份收入,年薪加起來說60萬算保守,初期階段嘛,不過應該可以100萬以上的。
最好的建議是:不要讓自己一直呆在舒適圈(一年前我還是這樣),一定要把現有的,以前的資源把握,深耕(整合資源),然后,記住,要充實自己,不斷讀書學習,進步,關心社會時事和科技發展和趨勢,不讓自己被時代拋棄,有機會借一把風口。然后,一定要擴大自己的實體社交資源,不要一天到晚宅,活在自己的世界,加油吧,,我說得有點散亂,能理解就理解吧,看不過的當我放屁,這就是我的現實狀況[大笑]。
2、本科,想去深圳工作,但也好糾結啊,要不是省會工資低,真的不想出去,該去嗎?
如果僅僅是為了工資,你就不應該去深圳,本科畢業生,如果是你理工信息類崗位,其實不一定省會的工資比深圳要低,現在很多高科技行業以及互聯網行業,二線城市的工資已經可以與深圳相媲美。你看重深圳的工資,說明你可能只是一些職能類的工作崗位,這類崗位在深圳起薪點可能是要比二線省會城市要高,但高也高不到讓你的生活質量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甚至可以說,你去了深圳,你工資的性價比更低,因為在深圳看似工資比省會城市高那么一丟丟,但是去除房租,去除生活成本,去除交通費這些無形的成本會讓你更更加感嘆生活不易。這還不算買房成本,在深圳你想要達到買房的狀態,僅僅依靠自己的奮斗10年都難,但是在省會城市大多數人不超過5年都可以買到房,這是我身邊在深圳與在二線城市朋友的真實寫照,當然這是普遍的情況,個例就不要參考了,
很多在深圳光鮮的朋友,其實很累,很多在二線城市的朋友,雖然有些不甘,但還是更享受在二線的城市。你既然不想出去,說明你不是有足夠的野心,想要闖出一番事業,所以在二線城市找個工資地點的工作,好好努力,爭取早日買房,這個路徑更加適合你,何必為了一點工資跑去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呢?說是為了錢,最終還是沒有錢,別糾結了,放過自己吧。
3、本科畢業,在深圳月薪8000是什么水平?
根據媒體公布的2017年深圳市平均薪資是稅前8892元/月,全國排名第三名,由此可見,在深圳月薪8000就是平均線。當然,稅前8000到手只有6000左右,而稅后8000則意味著你的稅前月薪是12000左右,稅前稅后差別還是很大的,理論經上講,8000的稅前月薪,只能在深圳過上普通的生活吧,外地人在深圳即便住在關外龍華、西鄉、西麗這些地方,房租水電每月也要1500左右,飲食差一點也得2000元/月,交通費每月500左右,其他開銷如買衣服、交友、唱K看電影,娛樂交際每個月差不多花銷1000左右,這樣算下來6000-1500-2000-500-1000=1000,每個月也就只能剩下千把塊錢,萬一再要出個份子錢、生個病,可能月收入就成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