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正大,廣東惠州惠陽人,葉挺之子,中將軍銜。惠州給人窮的感覺,是因為惠州的各個地區發展非常不均衡,貧富分化較嚴重,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之所以人們認為惠州窮,而中山富,其實是有原因的,惠州最有名的人,應該是葉挺將軍,他是惠陽人,北伐名將,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還擔任過新四軍軍長,毛主席曾對他說。
1、惠州人口多少?
惠州市人口規模與分布情況怎樣?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報,全市普查登記人口321.6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75.67萬人。居住在城市、城鎮的人口166.15萬人,占51.66%,居住在農村的人口155.48萬人,占48.34%。人口分布如下:惠城區59.17萬人,博羅縣78.05萬人,惠東縣71.31萬人,龍門縣26.81萬人,惠陽市79.20萬人,大亞灣7.09萬人,
2、惠州有哪些名人?
惠州最有名的人,應該是葉挺將軍,他是惠陽人,北伐名將,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還擔任過新四軍軍長,毛主席曾對他說:人民軍隊的歷史是從你寫起的。這是對葉挺將軍的最高評價,今天介紹幾位1988年以后授銜的惠州籍將軍,他們是:△葉正大,廣東惠州惠陽人,葉挺之子,中將軍銜。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航空專家,俄羅斯齊奧可夫斯基宇航學院國際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高級工程師,曾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3、為什么惠州的人越來越少了?
別說高端產業高端收入,即使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在惠州也奇缺,月工資3000元比比皆是,能留住人嗎?惠州所謂的就業無非就是低端的服務業餐飲、家政、小商小販、拉貨搬運、麻將館等等,除了能做到千分一的公務員事業編,稍有出息的年輕人早早就跑去廣深發展了,其他的留下來的,要么學歷不高,要么技能不強,活著也是混吃等死,
4、惠州各項經濟指標幾乎全面超越中山,為什么還有很多人認為惠州窮,遠不如中山呢?
兩市2017年的經濟數據:惠州(廣東5)383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476萬)中山(廣東6)350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356萬)惠州生產總量已超中山,但人均略低。之所以人們認為惠州窮,而中山富,其實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山,過去十多年輕工業發展不錯,以前有廣東四小龍之稱,在人們習慣意識里,這個地方就是很不錯的,但近年發展有所放慢。
而惠州因為靠近深圳,受到深圳東進發展策略的輻射,不少深圳人到惠州購房和旅游消費,近幾年發展速度才加快,這一慢一快,并沒有讓人即時感受得到。其次,惠州給人窮的感覺,是因為惠州的各個地區發展非常不均衡,貧富分化較嚴重,在惠州,惠城,陳江,惠陽,大亞灣,惠東的吉隆,黃埠,博羅的園州,石灣,羅陽都算不錯。但其它地方,很多其實還真的算窮,
如博羅的橫河,惠東的白花,梁化等,還有南昆山,龍門等地。而中山勝在夠平均,盡管也有些好的和差點的,但基本都發展得不錯,較均衡,而且每個鎮都有些特色產業支撐,如古鎮、阜沙、港口的燈飾業;坦洲、小欖、黃圃、南頭、東鳳的電器,五金,電子業;沙溪、三角、三鄉和大涌的制衣,制鞋,家私業等。但中山也有星星多,月亮少的顧慮,
5、惠州市為什么叫惠州?
惠州是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先秦時期有“縛婁”古國。西漢前期近百年間,處于趙氏南越國治理之下,隋開皇十年(590年),設循州總管府,那時候惠州叫循州。管轄歸善、博羅、河源、海豐四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循州改稱龍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循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改置禎州。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之諱,把州名改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1949年12月設東江專區,1950年1月撤銷,1958年4月,惠陽縣析惠州鎮置惠州市(縣級),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惠陽地區建制,分設惠州、東莞、汕尾、河源4個地級市,惠州市管轄惠城區、惠陽縣、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