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人員需要時刻備用醫用口罩,在校園內,學生和授課老師不需要戴口罩。廣州一些學校發布了通知,學生和老師在校內不需要戴口罩,學生要不要戴口罩,需要看這個地區的疫情風險等級,中高風險地區需要戴口罩,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于等于1米)時戴口罩。
1、國內口罩產能提升,從個人角度,我們現在是否還需要購買口罩備用呢?
應該肯定地說需要自己儲備口罩,原因有三:1、疫情是不是有反復?現在還看不清,我國疫情控制持續向好,但疫情在全球還在蔓延,輸入型病例還在增加。2、口罩已成為公共衛生安全的戰略物資,不能光靠國家儲備,自己也要有所儲備,3、戴口罩應成為一個習慣,不但在發生疫情的時候要戴,平時如遇到霧霾天氣或者流感高發季節,也要戴。
2、家中還需要備用口罩嗎?說說緣由?
我自己的想法家中還是備些口罩為好雖然現在國內對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不會再像前幾個月采取措施那么嚴格但是國外疫情還是相當嚴重每天看到飆升的確診數字觸目驚心的死亡人數更是不容忽視那可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祈盼疫情早日得到有效控制每天看著輸入病例心里還是會對歸國人員的健康擔憂咱們國家現在可以說是世外桃源即使是這樣咱們也不能掉以輕心保護好自己不給國家添亂家里還是常備些口罩以防不時之需,
3、廣州什么時候可以徹底摘掉口罩?
廣州暫時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什么時候可以摘掉口罩。廣州目前為三級響應,口罩還需要戴從2020年5月9日零時起,將廣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在按照相關技術指南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游景點、運動場所和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以及各類會議、會展活動;分期分批安排學生返校復學等。
那該如何科學的戴口罩呢?一、普通公眾(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防護建議:不戴口罩。(二)處于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于等于1米)時戴口罩。
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三)對于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癥狀者。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四)對于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二、特定場所人員(一)處于人員密集的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超市、餐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區和單位進出口等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二)在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學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日常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員聚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于等于1米)時戴口罩。
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其他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三、重點人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從入境開始到隔離結束)。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氣閥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四、職業暴露人員(一)普通門診、病房等醫務人員;低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醫務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保潔等。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員;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中、高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環境消毒人員;轉運確診和疑似病例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