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人是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我覺得這樣理解會更合適,首先,深圳的學位極度短缺,一邊是政府天天建,一邊是市民天天缺,至少從小學生學生數量看,深圳人越來越少的結論是有待商榷的,但是是否就能據此說深圳人越來越多呢。在香港工作,深圳居住,是否現實。
主要看行業如果是普通制造業,大多數人在4-10k,普通工人可能大多數在4-7k。即使大廠部門經理,可能也很難超過20k,如果是互聯網行業,技術這塊,15-50k的居多。初級15k,高級50k,運營打七折。非互聯網軟件技術這塊,差異就大了,10k的很多,20k也不少,30k以上比較少了。如果是普通硬件研發傳統行業,8-20k為主吧,
2、都說深圳月薪一萬的工作一大把,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每逢春節在外打工的人回村,當問他們工資的時候,都是模糊地回答:“一萬多”,作為在老家每個月只有4000多元的人,甚是羨慕,為了賺更多的錢,也選擇了去北上廣深種的深圳來打工,想著每月工資超過1萬。結果在深圳待了8年,月工資也只有6000元,反而身邊認識的一些人當中,的確有很多月工資超過1萬,其中有的非常辛苦,有的相對輕松,
那么深圳月薪一萬的工作真的是一大把嗎?現實是怎么樣的呢?其實,在深圳待的這8年,接觸了很多行業的人,雖然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已經超過1萬了。但如果按照人數占比來算,月入過萬的人不會超過一半,而且只會更低,在深圳市,月工資高的人,會高出我們的想象,別說月薪過萬,很多都是月薪2萬、3萬、5萬甚至更高的也有!但是月工資低的人,也會低出我們的想象,月薪3000的人也有很多,比老家的收入還低!在深圳市要想月入過萬,基本上分為這三個類型!第一,有學歷的人,這類人月薪過萬的機會最大;第二、有技術的人,這類人月薪過萬也很容易;第三種、沒學歷沒技術,但是能吃苦、頭腦靈活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月薪過萬也很多!不過,這里的吃苦和努力,并不是指在工廠每天工作10小時甚至12小時就叫吃苦努力,這種吃苦屬于沒價值的吃苦,是重復勞作,和工具沒什么區別,唯一的價值就是每個月有穩定的工資。
而有價值的吃苦和努力,是能夠提升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的,具體我們逐一來看,在一線城市真實的月工資的分布主要分為以下這幾種,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要看自身條件和屬于哪一種類型,不要天真的認為只要去了一線城市就一定能拿到月薪過萬!第一種、學歷低沒技術,工廠做普工,基本無緣月薪過萬!說實話,在深圳市絕大多數人是初中畢業、高中或中專畢業的,畢竟深圳的勞動密集型工廠很多。
當然,學歷低到不是最主要的,主要這些人也沒有手藝和技術,因此大多是在生產一線做普工操作員,而在深圳市工廠的生產一線做普工,一般每個月工資有多少呢?可以這樣說,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是2360元,每天加班到2-3個小時不等,一周上6天,加上補貼獎金之類的,目前工資在5000-5500元左右,如果是更好一點的工廠,可能有6000多元,當然也有低于5000元的。
總之,一年平均下來每個月有5500元工資,距離月薪過萬,還差一半的距離,而目前深圳市這部分人是占大多數,不過這種工作相對比較穩定,還會有社保,所以很多人會這樣選擇!第二種、學歷低但是有技術,在月薪過萬附近波動!還有一群人,學歷也是初中、高中或中專,但是他們有手藝或技術,比如木匠、泥瓦工、水電工、模具數控等等,
這些人的月收入在7000元到1萬多之間波動,一年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能月薪多萬,但也有一部分時間收入比較低。這些技術崗,如果折算到每天,能有300元-400元一天的工資,但對于有一類水電工,工資不一定有這么高,那就是在工廠里做事的水電工,離月薪過萬也很難,不過相比其他類型的水電工要穩定,第三種、學歷低沒技術,但是頭腦靈活能吃苦,也是在月薪過萬附近波動!像送外賣、跑代駕、跑網約車等等,有全職做的,也有在工作之余兼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