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十三朝古都”更多是地方一種宣傳政策,古代只有南京“六朝古都”的說法。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研究一下,看看這兩所城市,到底哪一所才是實至名歸的13朝古都,提起13朝古都,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西安(長安),因為這所城市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都是這個。
1、我國古代十三朝古都是在哪里?
洛陽位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唯一的正史13朝古都,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和興盛之地,建都朝代涵蓋了夏商周漢魏晉隋唐宋,是國內(nèi)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建都史最長,發(fā)源文化最多的古都,古跡遺址星羅棋布,大遺址和考古大發(fā)現(xiàn)數(shù)量均位居中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數(shù)量僅次于北京,一座洛陽城,半部華夏史,因此,世界古都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洛陽,行洛陽,方知中國。
2、西安被譽為十三朝古都,是哪十三朝古都?
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朝代眾多,但是作為每個朝代都城的城市卻為數(shù)不多,最出名的就數(shù)八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這些都城的選擇大都有山川河流作為屏障,保障都城的防御安全。八大古都中,最為耀眼的古都非西安莫屬,西安古稱鎬京、長安,地處關(guān)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
歷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如今還有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第一個在西安建都的是西周。周人興起于今陜甘一帶,慢慢走下高原,都城也不斷遷移,從豳到岐陽周原,周文王又遷都到豐京(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qū)灃西新城),周武王姬發(fā)又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
豐京、鎬京合稱豐鎬,為西周都城,位置就在今西安市長安區(qū)。第二個在西安建都的是秦國,秦人早期與戎人雜居錯處,遠離中原。周王室東遷洛陽之后,秦人才逐步東進關(guān)中,秦國開始實力弱小,差點被滅掉。商鞅變法后秦國國力日強,最終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秦有約250年以雍(今寶雞鳳翔)為都,之后遷都涇陽、櫟陽(今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qū))、咸陽。
第三個在西安建都的是西漢,秦一統(tǒng)天下,但二世而亡,埋葬秦朝的項羽、劉邦最終也走向爭霸之路。西漢最初都城并非長安(西安),劉邦在定陶(今山東菏澤定陶區(qū))稱帝,楚漢爭霸取得勝利后,建都洛陽(僅3個月),而后遷都長安,第四個在西安建都的是新朝。西漢末年,外戚王氏專權(quán),野心的王莽廢除劉氏皇帝,自立為帝,建立新朝,史稱新莽,以西漢都城長安為都,
長安被王莽改名為常安,不過,新莽僅存在了15年就被推翻。圖-俯瞰西安古城第五個在西安建都的是東漢,推翻王莽后,光武帝劉秀以洛陽為都建立東漢。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造成天下大亂,公元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第六個在西安建都的是西晉。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魏國占據(jù)中原,實力最強,先后滅蜀、吳統(tǒng)一天下。
司馬氏篡奪曹氏皇位,以洛陽為都建立西晉,永嘉之亂,前趙軍攻陷洛陽,晉懷帝被俘,晉愍帝司馬鄴313年于長安即位。圖-俯瞰西安古城鐘樓第七個在西安建都的是前趙,316年,前趙攻破長安,晉愍帝被俘殺,西晉滅亡,長安變成前趙的都城。第八個在西安建都的是前秦,東晉十六國時,南北方處于割裂狀態(tài),南方東晉相對統(tǒng)一穩(wěn)定,而北方則處于五胡十六國割據(jù)的混亂中,氐族人苻健在長安建立前秦。
苻健死后,其子苻生繼位,淫殺無度,被苻堅殺而代之,苻堅知人善任,任用王猛,最終統(tǒng)一北方,不過在淝水之戰(zhàn)中敗于東晉,前秦隨后崩潰。第九個在西安建都的是后秦,淝水之戰(zhàn)后,北方重歸混亂。前秦叛將姚萇在渭北建立后秦,前秦大帝苻堅被姚萇圍困,并縊殺之,是為新平之禍,公元386年,后秦遷都長安,直至公元417年被東晉滅亡。
第十個在西安建都的是西魏,前秦崩潰后,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后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而后又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西魏都城長安,第十一個在西安建都的是北周,西魏建立后,實際朝政大權(quán)被權(quán)臣宇文泰把持,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擁立下篡奪西魏皇位,在長安建立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