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起來也許會讓很多人難受,這是我們的特色,在醫院市場化之前普通病人住院是不用陪護的,只有危重病人住院才可以讓病人家屬陪護,普通的病人家屬每天只能探視兩次,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市場化特殊特色就是隨便陪護,甚至說你住院沒有家屬陪護還要被醫院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現在的醫院病人住院都要要求家屬陪護呢。
1、為什么患者住院需要家屬陪護?而國外許多國家是不允許家屬陪護的?
這個說起來也許會讓很多人難受,這是我們的特色,在醫院市場化之前普通病人住院是不用陪護的,只有危重病人住院才可以讓病人家屬陪護,普通的病人家屬每天只能探視兩次,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市場化特殊特色就是隨便陪護,甚至說你住院沒有家屬陪護還要被醫院說,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現在的醫院病人住院都要要求家屬陪護呢。
市場化就是醫療市場經營,減少財政撥款維持,市場化的道路由醫院自己經營,從過去國有管理變成現在的半自主經營,醫院方面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減輕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把原有的服務模式改變為經營模式,能減少工作上面的負擔當然最好,以前的照顧病人的職責是醫生護士的責任,現在改變成為了家屬的責任,減少了護士醫生的工作量,增加了家屬在這里面的許多事情,
有意思的是陪護情況下,醫院還要加收家屬陪護的床費,也就是那些折疊床的使用費用,這又是一個經營的方式,更有意思的是在家屬的陪護下醫院還要收護理費,其實很多時候基本上都是家屬在負責病人的各種護理,護士只是換藥打針,其他護理方面的事情一樣沒做,醫院就加收了護理費,可以說只要能撈的方面一樣都不會放過,市場化的結果是這樣。
的確最正規的醫院管理是不允許陪護的,因為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并不是賓館旅店,照顧病人是應該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的,并不是家屬進行,家屬只能在家里面照顧,但是在醫院就是醫院的責任而不應該由家屬去參與,我們的醫院需要家屬去分擔,這個就好比現在滿大街的藥店的情況一樣,醫院想減輕工作壓力,又害怕病人在住院期間出事,所以要求家屬陪護,其實真正苦的是病人家屬,
2、怎么對待和照顧抑郁癥?
你好,我是醫生,說一下我遇到的抑郁癥患者家屬是如何照顧患者的。抑郁癥近年診斷和治療,還有普通人對于抑郁癥的認知,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受益于此,我們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了很多發病年齡比較早的抑郁癥患者,尤其心境障礙病房里常常有一群不到20歲的小患者。但是我發現很多家長對疾病的了解不夠,或者說還是老思想、錯誤認知占主導地位,
其實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就會影響或者說干預到日常的治療當中去。很多家長在醫院陪護孩子時候,看到孩子還是少語少動,缺乏主動性接觸,總是忍不住對孩子指手畫腳的說教,比方說查房時經常聽到家長說“你能不能堅強點,別一天天總躺著,這人不都完了嗎?”,有的家長還說“孩子,快起來吧,你看醫生都來看你了,你也跟醫生聊聊啊(此處省略500字)”,
上面家長的兩種做法,都是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恢復,但其實沒有任何幫助,只會家長患者的焦慮情緒,尤其喋喋不休的說教,很可能讓患者更煩躁,甚至產生不可預知的行為,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棵稻草。抑郁癥患者需要的是正確的疾病知識,合理的情緒管控方法,良好的藥物依從性、與抑郁癥做斗爭的決心以及今后生活的信心!這些都是醫生平時的工作內容是認知行為治療(CBT)的方向,通過改變患者對疾病錯誤的認知,從而糾正患者的抑郁情緒,最終影響患者的行為,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心理治療的特點就是緩慢起效,家屬當然可以參與,但最好溝通醫生,了解什么方便說,什么不方便說,應該怎么說,何種的關心讓患者覺得恰到好處,既得到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又不會產生煩躁和抵觸情緒。抗抑郁藥物治療是對抑郁癥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一般目前國內抑郁癥治療指南推薦的一線用藥為SSRI類藥物,但是由于藥物會阻斷神經突觸間隙游離的5-TH的再攝取,從而加大神經細胞間隙的5-TH濃度。